科举榜上的南北之争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司马光到朱元璋
  1397年(洪武三十年)春天,南京。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来京参加科举的北方考生中传播开来。在刚刚公布的会试结果中,北方士子全军覆没,入选的51名进士均为南方人,这在数百年以来的科举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
  对于这一结果,愤怒的北方考生们出于本能认为是“黑幕”,向朝廷联名上疏状告主考官刘三吾等人偏私南方人, “三吾等南人,私其乡”。部分北方考生更是通过串联走上南京街头沿路喊冤,甚至当街拦下官员轿子告状。
  朱元璋闻讯后派人复查试卷,希望以增补北方考生名额来息事宁人。谁料主考刘三吾声言“江南本多俊才”,其中绝无舞弊之事,以致复查结果维持原榜不变。此后几经博弈,虽然还是未找到舞弊的确实证据,但朱元璋还是下令将刘三吾发配充军,其他数十名考官则悉数处决。
  最终,朱元璋亲自阅卷增补了61人为进士,全部为北方人,为这场史称“南北榜之争”的明初科场大案结案,也为大明王朝此后的科举改革定下了基调。
  到仁宗、宣宗之时,明王朝最终确立了“南北卷”的制度,十名之中南方人取六人,北方人取四人,北方的“进士”名额从此有了制度性的保障。不久之后,明宣宗又下令增加了一个“中卷”,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还有包括太祖老家凤阳一带的几个府一并纳入,南、北、中三个地区的录取比例为55%、35%、10%。
  科举的“地区分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的孝廉制度。汉和帝时代,东汉政府决定地方推举孝廉的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20万以上人口的地区每年可举孝廉一名,例如大郡百万人口每年可举五名,不满20万的小郡则每两年举一名。
  在唐代,科举虽已创立,但由于南方还未崛起,科举的“南北之争”还不是一个问题,事实上,以福建为例,直到中唐韩愈时代才出现第一个进士。此时唐朝也不是没有地域之争,只是没有体现到科举中来而已,此时的地域之争主要体现为“关中与山东之争”,而唐太宗则明显暴露出对关中人士的偏爱。到了北宋,随着南方特别是东南一带的兴盛,“西北之士”与“东南之士”在科举制度中的严重失衡便成为当时一最大争论。
  早在欧阳修与司马光之争前,北宋已有政治谣言称太祖赵匡胤是个典型的地域歧视者,曾有“南人不得坐吾此堂”的政治嘱托,这虽然很可能是则谣言,但借皇帝之口广为散分省状况仍然延续了明代的做法。在整个清代,江苏、浙江与明代一样高居前两位,只是江苏变成第一罢了,但在晚明开始也就如此了。
  相对江苏、浙江的风光,一些西北省份在清初的表现简直是灾难性的。以甘肃为例,从1644年到1712年,竟然没有出过一个进士。如甘肃这样的落后省份,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从这一年开始,大清朝开始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分省定额录取”制度,这可以作为司马光“逐路取人”原则的充分实现。
  “分省录取”对落后省份有多大帮助?改革之后,曾经打零蛋的甘肃有清一代竟出了255名进士。不出意外的,江苏在此次改革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考虑到整体基本面过于强大,在清代还是保住了第一的位置,尽管已经相当勉强。总体上看,在整个清代,北方省份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河北、山东分列三四名,河南、山东则为六七名。
  作为总榜第一名,江苏在清代取得的成绩也是要打引号的,一旦引入了人均数据,就会发现,江苏仅列全国第十,每百万人口的进士数为93人,一万人都轮不上一个名额,这一数据甚至要低于贵州,以116人位列全国第五。
  终极诉求
  用我们当下的逻辑来看,高考的“分省录取”无非也是一种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教育公平,所谓的“补偿性正义原则”。如果采取“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性正义原则,可以想见的是,来自教育不发达省份的考生将被置于何种尴尬的境地。如果教育本身就担负着突破阶层固化,实现阶层流动的功能,那么,分地域录取本身也在这一大逻辑之中。但基于科举时代的逻辑,如果教育公平的确是“分地域录取”的一大考量的话,那也仅仅是考量之一,甚至未必是最重要的考量。
  再回到本文一开始朱元璋“南北榜之争”的历史情境。朱元璋为何要对考官们开刀?当然你可以说他是出于考试地域公平的考量,但背后一大原因可能依然是“大一统”。在明初的政治环境中,朱元璋所忧虑的北方,历经金元异族王朝两百余年的统治,对所谓的民族情感相较南方人要淡漠得多,对元王朝很难说没有“故国之思”与“黍离之悲”。朱元璋定都南京,本身已容易让北方人产生新朝是一个“南方政权”的猜疑,再考虑到元朝时代的科举政策相对偏向于“北人”,如果再如刘三吾们不讲政治地搞出一个北方考生全军覆没的考试结果,很难不让北方士人产生“离心力”,一旦南北殊途,对明王朝统治巩固的北方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朱元璋的重手整治不仅仅可以看作一桩“科举大案”,更可以看作是一桩离间南北感情的“分裂国家大案”。在此种政治考量面前, “南方人考试成绩好”的话语显得像政治白痴一样。
  这是第一点,大一统考量。
  再说第二点,“间接的代议功能”。“科举制自始便兼涵一种地方代表性,各地‘孝廉’或‘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的代议功能”,“在统一王朝的所谓‘盛世’,中央与地方之间隔阂较少而予人以‘政通人和’的印象,科举制至少在其间发挥过一定程度的沟通和调节作用”。
  以“孝廉”制度为例,在政治上,“孝廉”每年从各地走进政府,一方面可以使朝廷在重大决策方面不致过于偏向某些地区的利益,另一方面每一地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也可由此直接反映于朝廷之上。
  柯睿格《中国考试制度里的区域、家族与个人》一文认为分地域录取“使得各区域在政府中都有喉舌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且“鼓励地方发展出个智识领导团体来协助中央派往地方的官吏”。如果不是置于科舉制的语境,柯睿格的说法很容易会让人觉得他其实说的是代议制初期的英国。
  从广义上来说,所谓“间接的代议功能”仍然是服务于第一点大一统政治的。中央政府对地方利益的种种平衡与顾虑,自然可以置于央地关系的角度来看。
  从以上的意义上来看,欧阳修“凭才取人”最终一定会败给司马光的“逐路取人”。
  不过,从历史上看,明清“分地域录取”的科举国策在总体上也并未损害江浙的核心竞争力,江浙两省在进士总榜上不仅长期占据了前两名,更重要的是,在清代的一些科举“高阶”指标上,如状元人数、三甲人数上,江浙尤其是江苏相对其他省份可以说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中央政府可以用“地域指标”限制江浙的举人乃至进士的名额,但却从未极端地在三甲和状元这个最高端领域搞区域平衡,这或许也可以看作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补偿性正义”。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代“分地域录取”的保护对象的确是老少边穷地区,对于京城这样的特殊地域并未做过分偏袒。比如,朱元璋时的京城是南京,他的“南北榜之争”直接就损害了京城人民的利益,但朱元璋肯定是不太在乎,因为他应该很明确地知道,“大一统”才是这一切背后的终极诉求。
  朱元璋知道的事,可能太多了。
  (摘自《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其他文献
必须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的保障轨外,发展出一条竞争轨,两轨竞争融合。  近日,一名麻醉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自杀身亡,在朋友圈留下“来生誓不学医”的遗言,引人震惊。这一悲剧事件反映了医生群体长期超负荷工作、责权利不匹配、多轨人事体制等多重问题。  仅从医生工作负担角度看,从2002年到2015年,全国医疗系统总诊疗量从20多亿人次提高到近80亿人次。而背后的图景是,经过3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中
期刊
从政准则的设计理念  以防止利益冲突原则为核心,形成预防性规定多于、优先于惩罚性规定的制度导向。两国公职人员行为准则基本是围绕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建立,如认为公职人员参与的哪怕是1元钱交易,只要存在利益冲突都属腐败。从政准则(或称廉政准则)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预防利益冲突理念促使公职人员遵规守矩,着力进行事前阻遏和动机抑制,切实提高对利益冲突和廉政风险的警惕性。其关键在于有效发现并妥善解决潜在的利益冲
期刊
当英国脱欧进程全面推进,围绕一系列的事宜,人力不足的公务员队伍简直疲于奔命。  在英国,公务员的工作可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因为工作时间稳定,可以享受弹性工作制或者在家办公,周末也不用加班或倒班,一般来说工作强度不大,工资水平维持在中等,退休金也还算体面,福利也不错,比如孩子入托和看护,甚至孩子假期活动,都有一定的保障。英国人也称公务员一职为“Job for life”(终生职业)。  我的朋友罗
期刊
明末人朱大典,幼时勤勉敦厚,因家贫,常到私塾边倚窗听课,后中进士。不承想,他为官后却性情大变,成为巨贪,史载其“性奇贪,多行暴虐”“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然而,在清军入侵时,他又變为英雄,散尽家财,率军坚守,城破,全家慷慨赴死。其身上所现人性之渊深与混沌,让人惊叹。  我们的许多所谓经典作品展现的人性,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历史人物的品性,却是非锅底黑,即唯美白。经典与现实之间,仍差了一个
期刊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進一步整合反腐败工作力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三地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探索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
期刊
刘进是国内一家跨国公司的副总,前不久他被派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差。下了飞机后,他乘坐出租车去了提前预订好的宾馆。把住宿安排好后,看看时间尚早,他就信步去了街上,打算一睹国外城市的风情。  布鲁塞尔的风景确实美丽,城市绿化得很好,街道干净整洁,到处都是鲜花盛开,虽然有汽车飞逝而过,但依然遮挡不住随风而至的花香。正往前面走着,他突然觉得肚子里有些不舒服,急需寻找一座厕所解决问题。目视之下,他发现了路旁有
期刊
罢工“如約而至”。来自巴黎、雷恩、南特、波尔多等市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教师、警察、医务工作者等法国公务系统人员走上街头,以抵制马克龙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削减公务系统福利的改革。高税收、高福利极大损害经济效率,新上位的年轻总统必须直面老问题。毕竟“欧洲病”的福利根子不去,次次扬汤止沸终究意义有限。  “铁饭碗”朝不保夕  不久前,全法国公务系统共9个工会联合号召540万公务员举行大罢工,抗议马克龙政
期刊
疾病来临时,身体会报警。美国“MSN生活网”最新载文,刊出《好管家》杂志最新总结出的“身体报警信号”,一些让人变丑的症状可能是疾病信号。  1. 40岁前头发花白。白发早生可能有其医学原因。《身体信号》一书作者瓊·里布曼·史密斯博士表示,40岁之前头发白了一半,可能是患了糖尿病。应上医院查查血糖。  2. 皮肤起疹子。角化病(疹子)通常是良性的。黑色疹子可能有家族遗传性,但往往无害。然而,因为暴晒
期刊
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有一套自己别致的“小桌子理论”:他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张小桌子,1平方米大小,学生桌模样。一盏台灯足以照亮桌面,上面摆放着稿纸或者电脑,再无其他,一切OK。  在笑傲美国图书排行榜多年之后,他也曾尝试过给自己换一张大如单人床的书桌,胡桃木材质,看上去让自己“更成功”。但是不久之后,即宣告放弃,因为在这张桌子上他灵感全无,注意力随时被桌子上的小玩意儿吸引走。自此之后,他只用小桌
期刊
电话通知是机关工作中的日常,看似简单,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注重的细节和关键地方。  细节:一字之差闯了祸  本世纪初,我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在乡镇当文书。工作交接的时候,前任文书反复交代一定要注意细节,不放过每一个来电和去电。  有一次,晚上11点多上级来了一个紧急通知,要求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紧急会议。忙乱中我四处找笔,好不容易找到笔后只顾记录通知内容,没有记下对方的联系号码,当时的老电话机没有来电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