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则表明,每个学生秉承的遗传因素、天赋素质、生理条件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特征、物质生活基础、生存发展环境也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与个性特点。因此,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中采取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较为自主的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
一、作业设计分层次
1、学生差异分层和混合分组
首先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学情进行依梯次分类。参照的方面有学习的能力、习惯、水平等方面,将全体学生分为A类、B类、C类。A类学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水平高。C类学生则为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弱,无良好的学习习惯。余下为B类。
然后进行分组,每一组中三类学生均占相同的比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平衡的语文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家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方便的交流帮助。当然这样的分组还可以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的学情,以使本组同学间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兼顾到同学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让孩子们能够在紧张的学习同时感受到同学间的纯真深厚的友情。
同时实行流动,即随时根据学生的学生成绩、作业、小组内成员对其评价等,实行升层和降层。例如C类的学生进步了,经小组同意,升为B类或A类;A层的学生退步了,为了鞭策他,降为B类。如此,尽管A类学生可能面对更多,更难的作业挑战,但他们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肯定的成就感后,大多很乐意去接受进一步的挑战。同样,B类和C类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也获得了一定满足与自信。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作业难度分层
一般来说,笔者将作业确定为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如教学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布置课外阅读时,笔者设计三个层面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完成。C层作业:由学生只读课本中的段落,识记一些文学常识和重点人物;B层:掌握名著中大概的人物、事情,并自主选读原著中部分章节;A层:除了掌握名著中的主人公性格外,还要知道主人公成长的具体过程,并能掌握全书的大概情节和主题思想,且能写一些有见解的读后感。
3、作业题型分层
语文作业的设计针对三类学生从语知题,阅读题等方面进行区别布置。A类学生多提高题,C类学生重基础题,B类学生则可以依照自己的学情交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要参照A类学生来制定)。如课后作业布置,A类学生语知题较少,多布置阅读方面的提高题,加上适当的课外练笔练习以提高;C类学生则多做语知题,少阅读。B类学生则在参照A类学生作业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选择一定量的阅读题去完成。
4、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在作业分层布置的同时,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同样分层要求。例如有些要求在课堂上背诵的段落,而有些在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可让他们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而对那些C类学生,就让他们在隔天背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这样,A类学生当堂完成,B类、C类学生延后完成。既达成目标,又让全体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了同学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评价层次化,辅导方式层次化
当然这样分层之后,每一层次的学生会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只要达成既定的目标就可以,就可以获得优秀。所以B、C类的优秀与A类的优秀是一样的光荣。例如在写作方面,对A类学生的要求是:内容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语言顺畅没有语病,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对B类学生的要求是: 内容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偶有语病,篇章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对C类学生的要求是:中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完整。这样能激励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挑战自我,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好达到目标,激发兴趣和增加信心。
此外,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式,对C层学生,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在课堂内外注重基础和趣味性知识的辅导;对A层学生,不断向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挑战,定期与他们交流和分享所读书籍,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而对B层学生,笔者采取了“一帮二”的方式,即每一位A层学生帮扶两位B层学生,并将自己读书笔记,美文佳作跟B层生分享。
三、选择、编写、批改自主化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和改进后,笔者所在班级分层次作业已经初见成效,但同时因次增加的巨大工作量让笔者深感疲倦。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为了将自己从巨大的工作量中解放出来,笔者决定尝试将作业的选择、编写、批改交给学生。
(1)A层学生自编作业
笔者指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课的知识要点和重点、难点,自编相关的习题,编好后自己填填答案,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测评。然后评选出较好的几份提供给B、C层学生选择完成。编写语文作业前,学生必须先熟悉课文。编写作业是学生对文章的重难点再次复习的过程,通过编题,又可以让学生再次理解解题的思路,学会答题的技巧。
(2)B、C层学生自选作业
老师可以指导A类的学生注意题目设计的具体要求,让BC两类学生在A类学生自编的题目中选择一定量的题目来完成。在保持兴趣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在学习有困惑请教同学时,由于是同学间的交流会显得更易接受。老师在配以适当的检查,查漏补缺。
(3)小组互改作业
老师是学生眼中的最受信赖和尊敬的,他们多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师那样批改作业。遵循学生的这一心理,笔者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扮演老师批改作业。老师可以提前明确作业批改的相关要求与标准,组织同学在小组内集体批改,互相批改,并作下记录,最后评选出“优秀作业”和“优秀批改员”,给予奖励。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次的作业与测试都留有记录,定期给学生以阶段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作为下一阶段学生分类的标准。这样就让每一名学生都会对自己当前所处类别引起重视。从而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2]林晓瑛.语文分层作业的可行性探讨[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第5期
一、作业设计分层次
1、学生差异分层和混合分组
首先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学情进行依梯次分类。参照的方面有学习的能力、习惯、水平等方面,将全体学生分为A类、B类、C类。A类学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水平高。C类学生则为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弱,无良好的学习习惯。余下为B类。
然后进行分组,每一组中三类学生均占相同的比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平衡的语文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家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方便的交流帮助。当然这样的分组还可以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的学情,以使本组同学间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兼顾到同学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让孩子们能够在紧张的学习同时感受到同学间的纯真深厚的友情。
同时实行流动,即随时根据学生的学生成绩、作业、小组内成员对其评价等,实行升层和降层。例如C类的学生进步了,经小组同意,升为B类或A类;A层的学生退步了,为了鞭策他,降为B类。如此,尽管A类学生可能面对更多,更难的作业挑战,但他们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肯定的成就感后,大多很乐意去接受进一步的挑战。同样,B类和C类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也获得了一定满足与自信。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作业难度分层
一般来说,笔者将作业确定为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如教学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布置课外阅读时,笔者设计三个层面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完成。C层作业:由学生只读课本中的段落,识记一些文学常识和重点人物;B层:掌握名著中大概的人物、事情,并自主选读原著中部分章节;A层:除了掌握名著中的主人公性格外,还要知道主人公成长的具体过程,并能掌握全书的大概情节和主题思想,且能写一些有见解的读后感。
3、作业题型分层
语文作业的设计针对三类学生从语知题,阅读题等方面进行区别布置。A类学生多提高题,C类学生重基础题,B类学生则可以依照自己的学情交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要参照A类学生来制定)。如课后作业布置,A类学生语知题较少,多布置阅读方面的提高题,加上适当的课外练笔练习以提高;C类学生则多做语知题,少阅读。B类学生则在参照A类学生作业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选择一定量的阅读题去完成。
4、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在作业分层布置的同时,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同样分层要求。例如有些要求在课堂上背诵的段落,而有些在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可让他们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而对那些C类学生,就让他们在隔天背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这样,A类学生当堂完成,B类、C类学生延后完成。既达成目标,又让全体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了同学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评价层次化,辅导方式层次化
当然这样分层之后,每一层次的学生会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只要达成既定的目标就可以,就可以获得优秀。所以B、C类的优秀与A类的优秀是一样的光荣。例如在写作方面,对A类学生的要求是:内容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语言顺畅没有语病,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对B类学生的要求是: 内容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偶有语病,篇章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对C类学生的要求是:中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完整。这样能激励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挑战自我,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好达到目标,激发兴趣和增加信心。
此外,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式,对C层学生,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在课堂内外注重基础和趣味性知识的辅导;对A层学生,不断向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挑战,定期与他们交流和分享所读书籍,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而对B层学生,笔者采取了“一帮二”的方式,即每一位A层学生帮扶两位B层学生,并将自己读书笔记,美文佳作跟B层生分享。
三、选择、编写、批改自主化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和改进后,笔者所在班级分层次作业已经初见成效,但同时因次增加的巨大工作量让笔者深感疲倦。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为了将自己从巨大的工作量中解放出来,笔者决定尝试将作业的选择、编写、批改交给学生。
(1)A层学生自编作业
笔者指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课的知识要点和重点、难点,自编相关的习题,编好后自己填填答案,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测评。然后评选出较好的几份提供给B、C层学生选择完成。编写语文作业前,学生必须先熟悉课文。编写作业是学生对文章的重难点再次复习的过程,通过编题,又可以让学生再次理解解题的思路,学会答题的技巧。
(2)B、C层学生自选作业
老师可以指导A类的学生注意题目设计的具体要求,让BC两类学生在A类学生自编的题目中选择一定量的题目来完成。在保持兴趣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在学习有困惑请教同学时,由于是同学间的交流会显得更易接受。老师在配以适当的检查,查漏补缺。
(3)小组互改作业
老师是学生眼中的最受信赖和尊敬的,他们多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师那样批改作业。遵循学生的这一心理,笔者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扮演老师批改作业。老师可以提前明确作业批改的相关要求与标准,组织同学在小组内集体批改,互相批改,并作下记录,最后评选出“优秀作业”和“优秀批改员”,给予奖励。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次的作业与测试都留有记录,定期给学生以阶段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作为下一阶段学生分类的标准。这样就让每一名学生都会对自己当前所处类别引起重视。从而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2]林晓瑛.语文分层作业的可行性探讨[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