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四心,教师健康的身心素质,教师的仪表风度,阐述了小学教师的人格素养,又从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谈及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期望对小学教师的素质培养和提高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师 人格修养 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有着他这一职业的职业素养,小学教师也是如此。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小学教师教师人格素养;二是小学教师教师专业素养。
  一、小学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
  小学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是指小学教师的性格气质、品行涵养、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教师五项职业素质
  1.对待孩子有爱心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来说爱心应该是第一位的。小学里的孩子最大不过十几岁。在这里我们要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存技能。我们首先是母亲然后才是老师,这也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陈鹤琴有一句名言:“我爱儿童,儿童爱我.”对孩子来说,你只有真正的喜欢他,关心他,爱他,他才会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的孩子,才会喜欢上小学,才能开心快乐的成长。
  2.教育孩子要有耐心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一个对身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所以他们会不断地探索、发问甚至闯祸。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需要耐心的解答孩子的问题。对于他们的调皮行为,我们更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要因为过度的制止和指责而对孩子身心产生伤害,以免以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对待家长要热心
  小学教师的工作不单单只对孩子,更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对于家长来讲的。只有老师和家长沟通好,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小学教师在平时对待家长工作时一定要热心积极,做好沟通,及时的反映孩子的情况,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成长。比如有时有些家长会反映自己孩子的个别习惯问题,我们要认真听取,细心观察,制定好方案,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改正。
  4.日常工作要细心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往往是很琐碎的。尤其是对待孩子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哪个孩子有些许多动症倾向,哪个孩子这次测试成绩下降,我们都应该详细的备案,并予以及时解决。我们更应该发挥我们的智慧把这些琐碎的事制作成备忘录,不要怕麻烦,详细备案之后及时解决。
  5.与孩子相处有童心
  拥有一颗童心,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更好的和孩子沟通交流,成为孩子的朋友、伙伴。在日常相处中培养感情,让孩子充分相信你。这样更容易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更易于改正。小学教师要永远年轻、拥有朝气这对于我们小学教学是必须具备的。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程度有限容易受他人的情绪影响。平时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把我们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样会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影响孩子们的情绪,以致于造成他们焦虑感。相反太过亢奋的情绪也要不得!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三)小学教师要有良好的仪表风度
  小学教师的待人接物、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应符儿教师的形象,做到端庄大方,从容有礼,适度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审美标准,既不能过分陈旧,显得落伍也不能一味追求奇、艳丽、花哨。因为小学特别喜欢模仿老师,潜移默化,受老师的影响很大。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它包括教师的教育观、专业知识技能等。
  (一)正确教育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
  1.小学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举例:让孩子乐学、会学,终身有益。
  2.以小学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自始至终贯穿在中国《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一个基本观点。
  3.一日生活皆教育。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小学教师不再是看孩子的阿姨,而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它需要专门的知识。我们老师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在本专业内应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多方面教育学生、启蒙学生。
  对于本专业内教学技能我们需要更广泛更深刻的掌握,抓住本阶段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教学。比如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校本教育的研究。小学教师要有自发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的能力。校本教研是根据本学校和小学教师的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从本学校实际出发,围绕本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本学校的教育发展服务。例如,“备课——听课——说课——评课——议课”一体化案例分析。由于校本教研基于校本,立足于促进教师发展和小学阶段学生发展,因此,校本本教研更能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这是教师专业技能的体现,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和实践校本教育,立足本校,立足我们自己的学生,进行实践。在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能够更好地教学,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服务学生。
其他文献
爱是永恒的。爱之所以永恒,是因为爱是可以传递的。  小时候我家的隔壁是小胖家。小胖每天都穿着一双红色的布鞋去上学,远看那双鞋,红的鲜艳、红的耀眼。当时我想:我要有那样一双红色的布鞋该多好啊。小胖时常跟我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老师如何和他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又是怎样跟他们玩“丢手绢”“打躲避”。老师又是怎样给小美钉扣子……他讲时眉飞色舞,脚上的那双红布鞋在地上转来转去。他非常高兴,我也和他
期刊
思想品德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更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收到良好育人效果。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起民主教学意识,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才会有情感交流、有思想共鸣,教与学才能真正融为一体。运用激励法,可
期刊
观察就是指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它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对象事物,以获得所需要的生活材料。调查,除了有“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新课程理念倡导在作文指导中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教师要注重观察方法的引导,只有掌握了观察方法,才能取得明显的观察效果。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观察可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想
期刊
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文言文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学生虽然接触了不少的文言文,已经开始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缺乏从方法到途径上的去探究性地学习,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里死气沉沉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课文的阅读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讲意思,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语文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如何促使学生重建学语文的兴趣呢?这可要看教师的本领了——即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巧于点拨,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能愉快地完成。鉴于此,本人认为:若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
期刊
在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能将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  一、运用电教媒
期刊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实现教学中师生沟通与互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从抓住题眼,激发兴趣,把握时机,注重启发,突破难点,促进探索等方面来升华提问技巧,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策略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
期刊
题记:  锁定前进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十年前,我从高校毕业后来到了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心中充满了惆怅与迷惘。我该何去何从,我的未来又在何方?闲暇之余,我总是沮丧地问自己,一任疲倦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  毕业之时那些重重叠叠的理想,早已构画好的人生蓝图还等待着自己去描绘,谁曾想堂堂的一个高校毕业生,却沦落到如此的惨境,我只觉简直是屈才,心中装满了太多的不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