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传播交流语言使用的是英语。因此,英语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论文以及刊物论文的首要出版语言是必然趋势。鉴于英语在世界上的庞大影响力,英语文学评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加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元话语的角度来对英语文学进行分析,首先本文提出了元话语的概念以及所对应的语言功能,其次分析了元话语理论在英语文学评论当中的作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关键词:元话语 英语 评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元话语理论并不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它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被提出来了。元话语理论在写作分析上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学术写作的方面,元话语更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会结合源语言和英语文学评论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元话语这个概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元话语这个概念的延伸对英语文学评论进行简要分析。
一 元话语理论
1 元话语的定义以及影响
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最近这些年在话语分析学以及语言教学上经常被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至少被定义出了两个,第一个主要是针对“和话语有关的话语”定义的,即discourse about discourse。这个定义主要阐述的内容是,通过某个语句或者是由此形成的篇章而对某种理论进行针对性的阐述;第二个概念则主要是针对整个语篇当中除了表达其基本概念以外的其他意义成分,机元话语是指作者用来进行组织语言、吸引阅读者进行继续阅读、对于文章中所显示的内容以及读者态度进行明显标示的一种显性语言方式。针对英语文学评论的这个命题,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概念定义。
近年来,元话语这个概念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广大语言学家的广泛注意。人们在研究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充分意识到一种可能性,即作者在对某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当前所表达的命题提出了自己的态度,同时这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读者的态度进行了一种表达,用一种比较浅显的话语解释,就是“读者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这种态度在进行英语文学评论的时候表现尤其强烈。因此,在当下研究元话语理论的主流的时候,学者们的普遍观点就是作者在自己所展开的文字当中充分定位了读者和自己的连接方式。著名语言学家哈尔兰迪把写作看成了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交流以及互动,在这种交流下,作者通过读者愿意进行交流的方式,通过对作者身份所进行的恰当的传递,使得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下面,本文将从元话语的特性以及手段功能等方面详细解释元话语的本质。
2 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方面的的特征
元话语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学者是丹尼尔·哈里斯,提出的时间是1959年。概念提出的初衷是对语言本身的概念进行阐述,对作者引导阅读者分析整篇文字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后来一大批学者,如威廉姆斯、克里斯摩尔、库尔波尔或者是哈尔兰迪等人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充分地发展以及改善,把元话语的概念范围大大扩展了。在这些学者的定义下,元话语所覆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由作者或者是说话的人提出的,能够通过对语篇的介入而对读者的思想造成一定形式影响的语言形式,比如说各种类型的模糊语、连接词语或者是各种能够含有评论语篇以及带有评论性质的语言形式。但是,正如哈尔兰迪在2005年的一篇著作中说过的一样,相对于其他已经发展成熟的语言学样本,元话语在理论模型构架方面仍然显得十分不成熟,在实际应用当中所出现的应用性质很模糊。
在过去对于语言学当中信息量传递和情感传递的研究方向上,学者们一般是把信息的传递以及情感的传递进行详细的区分,把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都放到了对于命题意义的理解以及表达自我思想的方式之上。但是,这种思想方式对于参与交流的其他参加者来说,在其创造语篇的功能上是一种很强的漠视。寇特斯认为,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语言的所指功能之上,那么这种趋势将逐步朝着危险的深渊滑动。因此,元话语这种概念的出现就是指对于语言命题的一种有力回应。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作者把想要传达的信息直接传达给读者。在这個信息传达的过程当中,被传递出去的不仅仅是信息,其中读者对于这个信息所产生的归属感、对于这条信息和自身的经历的切合度,对信息所提出的期望以及读者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在整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人及因素充分反映出了整个信息活动当中参加者本身对信息的诠释、各类反应以及通过信息和作者产生的互动。这一点,在通过元话语对英语文学的评论这种媒介进行得十分透彻。相对于其他的文体,评论要求作者直接产生一种直观的个人主观色彩,因此在元话语的使用深度上要远远大于其他的文体。
元话语的理论核心和英语文学评论的本质核心是一样的,即都要在交换信息的前提之下还要对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思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换。正是这种交换,使得作为读者的一方能够深切地理解并且选择一个立场,并和相应立场的人进行结盟。由于元话语本身所携带信息量和情感的重要性,不仅涉及到了现实世界当中的人和相应的地点以及活动,而且还对社会关系进行了构成以及促进,因此在书面语言的理论当中,元话语已经被许多专家和学者当成其重要特征,并把这种理论大量运用到各种书刊杂志以及论文期刊当中。
3 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中涉及到的功能及手段
在当前的元话语研究中,一般的学者大多数是通过传统的功能语言学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根据学者克里斯摩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元话语本身并没有增加命题本身的信息量,但是元话语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对于自己的理论和观念进行组织以及整理,使得读者的思想受到作者的思想影响。哈利迪尔根据上述研究得到的成果发现,人们可以根据给定的命题材料表现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其中包括如带有正面情绪的赞成、高兴、心花怒放等情绪,还包括带有负面影响的感情,如怀疑或者是后悔,等等。在1989年的时候,克里斯摩尔对元话语分类时,则把信息化标注到了元话语的属性当中,这种功能也和哈利迪尔的概念功能相同。这条论述在2005年的时候也被哈尔兰迪引用。 但是,相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学者们对于元话语的研究中心更多的是放在了显性语篇手段当中。1993年,克里斯摩尔等学者在1985年库尔波尔所进行的分类基础上,把元话语的标记一共分成了两个大的分类,第一个分类是语篇元话语,第二类是人际的元话语。其中,交际元话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过渡语,是原话语中具有的框架标记,对元话语的思维引导提供出一个最基本的架构;其次是内指标记以及逻辑连接标记,这一部分的标记是通过对逻辑连接语的使用来达到全篇标记的目的;第三是序列标记词语,通过对于元话语的整体或者是一个单一的部分进行序列先后上的标记来进行框架整体逻辑的确定;第四部分是提醒元话语,这部分一般来说是通过对于某个语言信息点进行强化以及提示,来使得语言的信息量通过这些提示语不断放大;最后一点是主题语。通过元话语主题语的转移以及侧重,使得信息量发生偏移,对信息的主题进行额外的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人际元话语的性质来说,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人际元话语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模糊语,这一类元话语通过增加大量不确定的词语,来对当前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糊以及否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缓冲的话语概念,避免出现各种“非A即B”的情况。其次就是和模糊语在概念上存在冲突关系的确认标记,这种标记表示对于一个事实所进行的明确态度的承认或者是否认,能够表达出强烈的主观动机。第三点是属性语,这种话语是通过施动者对于某件事物进行性质上的确认来产生对某件事物的判断。最后两点的性质有一些接近,分别是态度标记以及评论语,它们的含义中都有一种类似“结论”的成分在内,不过评论语一般更多用在事件的结束期。正是由于这些理论基础的奠定,才使得用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成为了一种可能。
二 用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
1 元话语理论的研究過程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首先选取相应数量的样本。由于英语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世界性质的语言,使用英语写文学评论的作者并不一定是把英语当成母语的研究者。全面地说,在进行样本选择的时候,研究人员是选择了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和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加在一起各10篇。同时,为了使研究检验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我们对于采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进行严格挑选,其文章来源都是本国的权威性质的文学评论期刊;而对不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则一般采用该报告人员的语言学硕士论文作为样本,论文的主题一般来说也是有关于英语文学的评论。
在开始评论的时候,进行文字参数定量的工具就是由哈尔兰迪提出的最新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在整个元话语的标注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遵守由哈尔兰迪所提出并加以详尽完善的元话语所具有的概念和功能,同时也根据我们前面所涉及到的元话语的原则进行补充。开始进行研究和统计的时候,首先要对整个语料库当中的20篇论文进行统计,对所出现的各种性质的元话语的频率进行统计,同时对各种包括语言形式的原话语和非语言形式的元话语总和在文章当中的频率进行统计。除了以上的这些计算,我们还要计算元话语在文章当中出现的密度问题,并综合以上的数据进行研究工作。
2 研究结果
根据对20篇各种形式的论文进行研究和统计,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在进行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的时候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在这一类的文体当中,作者对于元话语当中的过渡标记以及模糊语的使用量非常大,而对于其他形式的元话语来说则被使用的几率很低。经过分析,这种结果是由于英文文学评论的独特写作方式所决定。同时,由于文学评论所带有的主观性以及如同前文所说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的要求性质,在评论的写作当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引导性质的元话语以及互动性质的元话语。这两种元话语在论文中的数量和地位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同时,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研究者所写的论文在使用模糊语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英语母语的研究员所使用的数量。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研究员在使用增强语气和模糊语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英语文学评论在区域性质上的差异。
三 结语
元话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本文主要针对元话语理论和英语文学评论之间的联系,详尽分析了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当中的意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元话语的本质属性,更好地为英语文学评论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佐文:《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外国语》,2001年第3期。
[2] 杨信彰:《元话语与语言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12期。
[3] 李佐文:《元话语:元认知的言语体现》,《外语研究》,2003年第1期。
[4] 曹凤龙、王晓红:《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元话语比较研究》,《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
[5] 李天贤、庞继贤:《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互动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6] 宋晓舟:《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元话语的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 成晓光、姜晖:《Metadiscourse:亚言语、元话语,还是元语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5期。
[8] 朱曼丽:《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的元话语》,《学理论》,2010年第14期。
作者简介:甘阳,女,1970—,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翻译、文学,工作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元话语 英语 评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元话语理论并不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它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被提出来了。元话语理论在写作分析上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学术写作的方面,元话语更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会结合源语言和英语文学评论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元话语这个概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元话语这个概念的延伸对英语文学评论进行简要分析。
一 元话语理论
1 元话语的定义以及影响
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最近这些年在话语分析学以及语言教学上经常被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至少被定义出了两个,第一个主要是针对“和话语有关的话语”定义的,即discourse about discourse。这个定义主要阐述的内容是,通过某个语句或者是由此形成的篇章而对某种理论进行针对性的阐述;第二个概念则主要是针对整个语篇当中除了表达其基本概念以外的其他意义成分,机元话语是指作者用来进行组织语言、吸引阅读者进行继续阅读、对于文章中所显示的内容以及读者态度进行明显标示的一种显性语言方式。针对英语文学评论的这个命题,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概念定义。
近年来,元话语这个概念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广大语言学家的广泛注意。人们在研究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充分意识到一种可能性,即作者在对某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当前所表达的命题提出了自己的态度,同时这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读者的态度进行了一种表达,用一种比较浅显的话语解释,就是“读者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这种态度在进行英语文学评论的时候表现尤其强烈。因此,在当下研究元话语理论的主流的时候,学者们的普遍观点就是作者在自己所展开的文字当中充分定位了读者和自己的连接方式。著名语言学家哈尔兰迪把写作看成了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交流以及互动,在这种交流下,作者通过读者愿意进行交流的方式,通过对作者身份所进行的恰当的传递,使得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下面,本文将从元话语的特性以及手段功能等方面详细解释元话语的本质。
2 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方面的的特征
元话语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学者是丹尼尔·哈里斯,提出的时间是1959年。概念提出的初衷是对语言本身的概念进行阐述,对作者引导阅读者分析整篇文字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后来一大批学者,如威廉姆斯、克里斯摩尔、库尔波尔或者是哈尔兰迪等人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充分地发展以及改善,把元话语的概念范围大大扩展了。在这些学者的定义下,元话语所覆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由作者或者是说话的人提出的,能够通过对语篇的介入而对读者的思想造成一定形式影响的语言形式,比如说各种类型的模糊语、连接词语或者是各种能够含有评论语篇以及带有评论性质的语言形式。但是,正如哈尔兰迪在2005年的一篇著作中说过的一样,相对于其他已经发展成熟的语言学样本,元话语在理论模型构架方面仍然显得十分不成熟,在实际应用当中所出现的应用性质很模糊。
在过去对于语言学当中信息量传递和情感传递的研究方向上,学者们一般是把信息的传递以及情感的传递进行详细的区分,把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都放到了对于命题意义的理解以及表达自我思想的方式之上。但是,这种思想方式对于参与交流的其他参加者来说,在其创造语篇的功能上是一种很强的漠视。寇特斯认为,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语言的所指功能之上,那么这种趋势将逐步朝着危险的深渊滑动。因此,元话语这种概念的出现就是指对于语言命题的一种有力回应。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作者把想要传达的信息直接传达给读者。在这個信息传达的过程当中,被传递出去的不仅仅是信息,其中读者对于这个信息所产生的归属感、对于这条信息和自身的经历的切合度,对信息所提出的期望以及读者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在整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人及因素充分反映出了整个信息活动当中参加者本身对信息的诠释、各类反应以及通过信息和作者产生的互动。这一点,在通过元话语对英语文学的评论这种媒介进行得十分透彻。相对于其他的文体,评论要求作者直接产生一种直观的个人主观色彩,因此在元话语的使用深度上要远远大于其他的文体。
元话语的理论核心和英语文学评论的本质核心是一样的,即都要在交换信息的前提之下还要对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思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换。正是这种交换,使得作为读者的一方能够深切地理解并且选择一个立场,并和相应立场的人进行结盟。由于元话语本身所携带信息量和情感的重要性,不仅涉及到了现实世界当中的人和相应的地点以及活动,而且还对社会关系进行了构成以及促进,因此在书面语言的理论当中,元话语已经被许多专家和学者当成其重要特征,并把这种理论大量运用到各种书刊杂志以及论文期刊当中。
3 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中涉及到的功能及手段
在当前的元话语研究中,一般的学者大多数是通过传统的功能语言学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根据学者克里斯摩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元话语本身并没有增加命题本身的信息量,但是元话语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对于自己的理论和观念进行组织以及整理,使得读者的思想受到作者的思想影响。哈利迪尔根据上述研究得到的成果发现,人们可以根据给定的命题材料表现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其中包括如带有正面情绪的赞成、高兴、心花怒放等情绪,还包括带有负面影响的感情,如怀疑或者是后悔,等等。在1989年的时候,克里斯摩尔对元话语分类时,则把信息化标注到了元话语的属性当中,这种功能也和哈利迪尔的概念功能相同。这条论述在2005年的时候也被哈尔兰迪引用。 但是,相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学者们对于元话语的研究中心更多的是放在了显性语篇手段当中。1993年,克里斯摩尔等学者在1985年库尔波尔所进行的分类基础上,把元话语的标记一共分成了两个大的分类,第一个分类是语篇元话语,第二类是人际的元话语。其中,交际元话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过渡语,是原话语中具有的框架标记,对元话语的思维引导提供出一个最基本的架构;其次是内指标记以及逻辑连接标记,这一部分的标记是通过对逻辑连接语的使用来达到全篇标记的目的;第三是序列标记词语,通过对于元话语的整体或者是一个单一的部分进行序列先后上的标记来进行框架整体逻辑的确定;第四部分是提醒元话语,这部分一般来说是通过对于某个语言信息点进行强化以及提示,来使得语言的信息量通过这些提示语不断放大;最后一点是主题语。通过元话语主题语的转移以及侧重,使得信息量发生偏移,对信息的主题进行额外的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人际元话语的性质来说,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人际元话语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模糊语,这一类元话语通过增加大量不确定的词语,来对当前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糊以及否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缓冲的话语概念,避免出现各种“非A即B”的情况。其次就是和模糊语在概念上存在冲突关系的确认标记,这种标记表示对于一个事实所进行的明确态度的承认或者是否认,能够表达出强烈的主观动机。第三点是属性语,这种话语是通过施动者对于某件事物进行性质上的确认来产生对某件事物的判断。最后两点的性质有一些接近,分别是态度标记以及评论语,它们的含义中都有一种类似“结论”的成分在内,不过评论语一般更多用在事件的结束期。正是由于这些理论基础的奠定,才使得用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成为了一种可能。
二 用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
1 元话语理论的研究過程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首先选取相应数量的样本。由于英语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世界性质的语言,使用英语写文学评论的作者并不一定是把英语当成母语的研究者。全面地说,在进行样本选择的时候,研究人员是选择了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和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加在一起各10篇。同时,为了使研究检验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我们对于采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进行严格挑选,其文章来源都是本国的权威性质的文学评论期刊;而对不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则一般采用该报告人员的语言学硕士论文作为样本,论文的主题一般来说也是有关于英语文学的评论。
在开始评论的时候,进行文字参数定量的工具就是由哈尔兰迪提出的最新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在整个元话语的标注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遵守由哈尔兰迪所提出并加以详尽完善的元话语所具有的概念和功能,同时也根据我们前面所涉及到的元话语的原则进行补充。开始进行研究和统计的时候,首先要对整个语料库当中的20篇论文进行统计,对所出现的各种性质的元话语的频率进行统计,同时对各种包括语言形式的原话语和非语言形式的元话语总和在文章当中的频率进行统计。除了以上的这些计算,我们还要计算元话语在文章当中出现的密度问题,并综合以上的数据进行研究工作。
2 研究结果
根据对20篇各种形式的论文进行研究和统计,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在进行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的时候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在这一类的文体当中,作者对于元话语当中的过渡标记以及模糊语的使用量非常大,而对于其他形式的元话语来说则被使用的几率很低。经过分析,这种结果是由于英文文学评论的独特写作方式所决定。同时,由于文学评论所带有的主观性以及如同前文所说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的要求性质,在评论的写作当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引导性质的元话语以及互动性质的元话语。这两种元话语在论文中的数量和地位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同时,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研究者所写的论文在使用模糊语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英语母语的研究员所使用的数量。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研究员在使用增强语气和模糊语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英语文学评论在区域性质上的差异。
三 结语
元话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本文主要针对元话语理论和英语文学评论之间的联系,详尽分析了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当中的意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元话语的本质属性,更好地为英语文学评论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佐文:《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外国语》,2001年第3期。
[2] 杨信彰:《元话语与语言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12期。
[3] 李佐文:《元话语:元认知的言语体现》,《外语研究》,2003年第1期。
[4] 曹凤龙、王晓红:《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元话语比较研究》,《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
[5] 李天贤、庞继贤:《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互动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6] 宋晓舟:《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元话语的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 成晓光、姜晖:《Metadiscourse:亚言语、元话语,还是元语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5期。
[8] 朱曼丽:《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的元话语》,《学理论》,2010年第14期。
作者简介:甘阳,女,1970—,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翻译、文学,工作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