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的背后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上学时作文写得还算不错。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亏你这个做编辑的爸爸辅导得好!我不停地解释:孩子作文我帮不上半点忙——不帮正好,一帮就乱!
  女儿刚学写作文那阵儿,我下了不少功夫辅导,仔细给孩子讲每篇命题作文应该怎么写。女儿按照我的指点写完作文,老师看后都给差评。女儿回来直埋怨我:老师说了,作文不能这么写,应该那么写。我一听就傻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跟女儿争论:你们老师要是那么写,我敢保证她给我投稿我不给登。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下来,女儿再也不让我辅导作文了,从此她的作文成绩突飞猛进……
  作文辅导不了,语文作业总还可以吧?孩子按照我的辅导写完作业,老是被判错,不只让我在孩子心中的威望碎了一地,还真真挫伤了我的自信心……
  后来和老师比较熟了,沟通这件事。老师跟我解释:所有的作文和语文作业,都有标准要求和标准答案,不这么写就判错。我顿时汗颜。
  前几年媒体报道,网友zhangyx晒出儿子的小学语文题:“《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儿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后面是老师打的“×”。标准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zhangyx质疑: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吗?
  这让我想起古时饱受诟病的八股文。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还说过一句话:“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但是八股文危害再甚,也不如今天的“标准答案”。八股文只是写文章的一种固定格式,你只要在科举考试中符合“八股”格式,剩下的就任凭发挥了,而且科考成绩主要看的是你发挥的程度,相当于考查你戴着镣铐跳舞的水平;而如今的“标准答案”却连发挥余地都没有,只有一字不差死记硬背,相当于锁在囚车上跳舞——你跳一个试试?
  “标准答案”的深层次原因,是潜意识里“统一思想”的滥用。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精英,你能指望有什么创新力、创造力吗?
  前不久,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卡莉·费奥里娜发表“辱华言论”,称“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所以他们现在来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此言一出,还没容我们大哗,中国一流大学复旦就爆出校庆片“复制门”,让我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抄袭的背后是没有创新力;没有创新力的背后是“标准答案”;“标准答案”的背后是各种“统一思想”。无论是过去的科举考试、八股文,还是今天的“标准答案”,也无论是历史上的“重文抑理”还是今天的“重理轻文”,都暴露出一个尴尬的现实——我们创造力、创新力不足的历史太悠久了。
  曾经一直津津乐道“四大文明古国”和“四大发明”,是因为想拿出新的伟大发明炫耀于世,却囊中羞涩。如今,我们终于觉悟,创新成了当今时代最响亮的口号。然而,要结创新之果,离不开创新的土壤。这土壤里如果沉积了深厚的“标准答案”“统一思想”的负营养,那是会扼杀创新的种子的。
  (据《今晚报》周东江/文)
其他文献
50多岁的范进屡试不中,猛然听说得中举人,喜极而疯,一边拍手,口里高叫“噫!好了!我中了!”一跤跌在池塘里,挣扎起来,两手黄泥,一身湿淋淋的,披头散发,鞋也丢了一只,仍不停地拍掌,高喊:“噫!好了!我中了!”在家人的悲伤和邻里的惋惜声中,一个报喜官差出主意,找一个他平素最害怕的人抽他一记耳光,并对他说他不曾中,就能治好他的疯病。于是,人们找来范进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他大胆地打了这个“文曲星”一个嘴
期刊
有“疯子”之称的章太炎,也曾是“高考”的落榜生。  章太炎早年,也曾参加过科举。其实,他早有文名,六岁便能做诗,且诗作不凡,所以正常情况下,金榜题名并非难事。问题是,就在章太炎参加乡试时,癫痫病发作,结果只能中断考试,成了“落榜生”。  多数人碰到这种情况,当然是再接再厉。但章太炎却不同,当时生逢乱世,八股文早已成众矢之的,哪怕金榜题名,成了“八股官”,也非章太炎所愿。所以,在因癫痫而导致乡试落榜
期刊
再好的媳妇,在婆婆眼里也有缺点。但现代婆婆能在挑剔之后,老老实实承认:“每个媳妇都有她的优点。”这就是进步。  每个婆婆都会有儿媳妇,而我“有幸”有两个儿媳妇,这让我增添了许多感悟:关于南北媳妇,关于80后婚姻,关于婆媳相处。  一.爱情长跑,婚姻短跑  儿子82年的,今年31岁。五年前,他和相恋了八年的女友结婚。他们高中恋爱,一起考上大学,一起参加工作,然后结婚。起初我和他爸并不同意,因为女孩是
期刊
年过花甲的老爸跟我老公一起出去,经常被误认为是兄弟。不是因为老公沧桑,而是老爸实在太显年轻,完全有逆生长的迹象。老爸却得意洋洋地安慰女婿:“只要你跟我一样追求无龄感,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定比我还年轻!”  什么叫“无龄感”呢?就是不为年龄所累,保持创新的激情,相信65岁尚属未老状态,仍能享受活力人生。老爸怕头头是道的解释更新不了我们的观念,还特地搬出一系列新闻报道。如八旬老太玩高空跳伞、七旬夫妻乐蹦
期刊
1942年6月,抗战进入白热化,这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动荡的政局,还有经济的重创。由于物质匮乏,满目疮痍的中国物价逐日飞涨。如何赚钱维持生计,成了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处于象牙塔中的文人们,也感知到了这种“生之艰”。著名作家郑振铎的妻子高君箴,有次买菜回家,发现忘了买丈夫最爱吃的莲藕,待到转回市场时,价格已经翻了一倍。那晚有朋友造访,谈及当时的形势,郑振铎对朋友说:“太可怕了,今后不知道该如何活下
期刊
一家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上,主持人对面的嘉宾,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董事长以及他的父母。  董事长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城,家境贫寒,后离乡到异地创业,最终取得成功。  现场的观众了解到,他现在事业有成,但在老家的父母并没有跟他一起去海南生活。只有每年春节或想念孙子时,才到海南住几天。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从苏北到海南,几千公里的路程,他每次都不坐飞机,而是陪着父母坐火车。  面对主持人的提
期刊
这天傍晚,对门的大王与妻子拌起了嘴,我推门进去劝和。他俩各说各的不容易,声音越来越高。我说:“都快别说谁谁不容易了,再不容易还能比一楼大于难啊……”听我这么一说,他俩的“高音喇叭”竟然如断电一般。  一楼大于49岁,13年前,一次意外的煤气中毒,他的妻子成了“植物人”,瘫痪在床,话不能说,大小便失禁,连吃饭都需要人喂。  本来,他们住在四楼。可大于非要换到一楼住。“四楼多敞亮,一楼又潮又脏”,大于
期刊
一看此话,有人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很“消极”的话。  且慢,听我说一番道理,看看如何。  凡事都有个时间、地点、条件;说话也有个语境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看看这话是在什么“语言环境”下说的、具体意思有哪些、针对什么说的。  一日,几位老人在院子里聊天,说起有位近70岁的老同志自己背20多斤米上楼,他住在5层,没电梯;别人都劝他别自己背了,可他挺有底气地说:“没事儿,不沉!”结果,一口气上楼后,他那老毛病
期刊
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的崛起,靠的是苏联的幕后扶植。苏联退役上校格奥尔基·梅克列尔亲历了挑选、考察和扶植金日成的过程。他在晚年披露了那段历史,以下是他的自述。  选择金日成,我起了决定性作用  1945年8月中旬,我们的部队刚刚解放北朝鲜,我作为远东第一方面军政治部第7处处长被叫到了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元帅那里。在简短的谈话中,元帅指出:“哈巴罗夫斯克郊区有我们一个以周保中为首的中国旅。该旅下辖部队
期刊
第一件事:担忧。  让我们感觉到担忧的事情很多,年纪越大,越是如此。然而,总体来说,让我们担忧的不过两类事情:第一类,我们准备不足的事情,如考试,如工作机会……我们担忧这些事情,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会搞砸。搞砸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究底最可能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准备不足。既然准备不足,该怎么做呢?当然是赶快去做准备!  第二类,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如别人的看法,如自己天生的缺陷……我们总觉得自己多努力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