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平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陀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陀螺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过程中保持较强的黏附力;(2)民间比赛组织制度需要进一步改善,政府要给予经济上的支持;(3)新平县陀螺运动的活动开展的现状和不足。
关键词: 新平县 陀螺运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陀螺运动不仅在民间节日体现出东方民族崇尚礼仪、以和为贵,在体育活动中寄托美好心愿的特色,而且竞技体育中出现了陀螺运动。新平县居住了彝、傣、汉、哈尼、拉祜、回、苗、白8个民族的人,是打陀螺活动最为普及、陀螺文化传统最为深厚,且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本文从新平县对陀螺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希望为新平县陀螺运动的开展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新平县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和社区的村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平县城乡居民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3份,有效问卷647份,回收率93.3%,有效率92.4%。
2.结果与分析
2.1地域特点
新平地处滇中腹地,位于哀牢山脉中段,东连玉溪峨山,西接思茅镇沅、墨江,南邻红河石屏、玉溪元江,北接楚雄双柏,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陇西世族庄园、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红河第一弯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世居着彝、傣、汉、哈尼、拉祜、回、苗、白8个民族。打陀螺是我县各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一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并在2003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陀螺协会成立于云南省玉溪市职技校。
2.2开展现状分析
2.2.1参加者的年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新平县参与陀螺运动的城乡居民的年龄在总体上呈中间高两头低的分布状况。在16—61以上10个年龄段中,31—35岁、36—40岁、41—45岁年龄段参与率分别占到15.34%、16.48%、14.77%,成年人参与居多。50岁以上人群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与陀螺项目的特点相吻合,在16—20岁、21—25岁、25—30岁三个年龄段,新平县城乡居民参与率较低,分析原因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平县青少年受到奥运会、电视媒体、时尚体育运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观念逐渐淡化。
2.2.2.新平县陀螺比赛情况
经过省体委、省民委的讨论,在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首次被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省体委、民委曾多次到新平观看比赛,并结合现代体育的竞赛方法制定出规则及打法。从1994年开始,新平县多次组队参加省民运会比赛,每次都能拿到金牌。1995年、1999年新平县陀螺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民运会,连续两届获得男女团体冠军。
2.2.3民间陀螺运动与竞技陀螺运动的差异
两者的差异在于现代竞技陀螺运动具有民间陀螺运动所没有的竞赛组织制度和以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以及由这种制度和价值所制约得更加趋于规范和精确的技术体系。
2.3场地器材、经费及宣传方面的影响因素
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资金、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好引导。但地方政府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陀螺运动活动是自发行为,也没有认识到群众体育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忽视了政府应当承担的基层责任。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参加陀螺运动的人越来越少,从而使新平县陀螺运动发展受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凝聚于新平民间的陀螺运动,千百年前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加上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陀螺协会组织不完善、有些社区和村寨对陀螺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和设施缺乏、青少年对陀螺运动兴趣淡化,从而使新平县陀螺运动发展受阻。
3.2建议
3.2.1新平信陀螺协会要加强组织和管理。促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县、乡及以上的陀螺运动比赛和表演活动,并打造一支过硬的教练队伍,建立健全教练员的培训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3.2.2提高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资金、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引导。增加经费投入并借助民运会和民族节日这两大平台加强陀螺运动赛事的运作、包装与宣传力度、抓住商机,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3.2.3加大对陀螺运动的保护力度。面对现代体育的强烈冲击,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可以让青年学生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体育接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成都体育学院,育科学学院,2004:199-205.
[2]章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40-41.
[3]吴力.我国陀螺运动现代化发展的文学思考[C].湖南省吉首大学体,2009.
[4]刘燕.新平陀螺人:快乐像陀螺一样转不停[C].新平体育局,2009.
[5]秦海生.陀螺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5.
关键词: 新平县 陀螺运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陀螺运动不仅在民间节日体现出东方民族崇尚礼仪、以和为贵,在体育活动中寄托美好心愿的特色,而且竞技体育中出现了陀螺运动。新平县居住了彝、傣、汉、哈尼、拉祜、回、苗、白8个民族的人,是打陀螺活动最为普及、陀螺文化传统最为深厚,且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本文从新平县对陀螺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希望为新平县陀螺运动的开展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新平县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和社区的村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平县城乡居民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3份,有效问卷647份,回收率93.3%,有效率92.4%。
2.结果与分析
2.1地域特点
新平地处滇中腹地,位于哀牢山脉中段,东连玉溪峨山,西接思茅镇沅、墨江,南邻红河石屏、玉溪元江,北接楚雄双柏,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陇西世族庄园、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红河第一弯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世居着彝、傣、汉、哈尼、拉祜、回、苗、白8个民族。打陀螺是我县各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一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并在2003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陀螺协会成立于云南省玉溪市职技校。
2.2开展现状分析
2.2.1参加者的年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新平县参与陀螺运动的城乡居民的年龄在总体上呈中间高两头低的分布状况。在16—61以上10个年龄段中,31—35岁、36—40岁、41—45岁年龄段参与率分别占到15.34%、16.48%、14.77%,成年人参与居多。50岁以上人群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与陀螺项目的特点相吻合,在16—20岁、21—25岁、25—30岁三个年龄段,新平县城乡居民参与率较低,分析原因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平县青少年受到奥运会、电视媒体、时尚体育运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观念逐渐淡化。
2.2.2.新平县陀螺比赛情况
经过省体委、省民委的讨论,在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首次被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省体委、民委曾多次到新平观看比赛,并结合现代体育的竞赛方法制定出规则及打法。从1994年开始,新平县多次组队参加省民运会比赛,每次都能拿到金牌。1995年、1999年新平县陀螺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民运会,连续两届获得男女团体冠军。
2.2.3民间陀螺运动与竞技陀螺运动的差异
两者的差异在于现代竞技陀螺运动具有民间陀螺运动所没有的竞赛组织制度和以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以及由这种制度和价值所制约得更加趋于规范和精确的技术体系。
2.3场地器材、经费及宣传方面的影响因素
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资金、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好引导。但地方政府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陀螺运动活动是自发行为,也没有认识到群众体育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忽视了政府应当承担的基层责任。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参加陀螺运动的人越来越少,从而使新平县陀螺运动发展受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凝聚于新平民间的陀螺运动,千百年前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加上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陀螺协会组织不完善、有些社区和村寨对陀螺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和设施缺乏、青少年对陀螺运动兴趣淡化,从而使新平县陀螺运动发展受阻。
3.2建议
3.2.1新平信陀螺协会要加强组织和管理。促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县、乡及以上的陀螺运动比赛和表演活动,并打造一支过硬的教练队伍,建立健全教练员的培训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3.2.2提高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资金、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引导。增加经费投入并借助民运会和民族节日这两大平台加强陀螺运动赛事的运作、包装与宣传力度、抓住商机,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3.2.3加大对陀螺运动的保护力度。面对现代体育的强烈冲击,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可以让青年学生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体育接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成都体育学院,育科学学院,2004:199-205.
[2]章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40-41.
[3]吴力.我国陀螺运动现代化发展的文学思考[C].湖南省吉首大学体,2009.
[4]刘燕.新平陀螺人:快乐像陀螺一样转不停[C].新平体育局,2009.
[5]秦海生.陀螺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