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节能包括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节能,并与改善建筑舒适性相结合。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型性的工作,它涉及建筑材料、设计、构造、施工和暖通空调、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节能环保 建筑设计
基金课题:本文系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20592。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建筑增多,导致采暖、空调能耗的持续增加,截止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比例的33%。因建筑墙体材料的生产对土地、煤、电等能源带来的耗损日益增加。为了让建筑更节能环保,设计人员要从节能、环保和规范实施方面来搞好建筑设计工作。
一、关于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就是要节省建筑的资源消耗和运行能耗,能源的节约与生活的舒适有着紧密的关系。节能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住宅建筑领域。引导节能建筑已持续了20年,但真正的节能建筑少之又少。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能耗高,它也说明我国建筑节能有巨大的潜力。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把耗能大户的建筑能耗降下来,最终告别暖气空调时代。
1、建筑主体节能。在节能环保型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建筑能耗特点,在兼顾冬、夏和整体优化的原则上,采用各种有效节能途径,如合理布局室内空间、控制不同朝向窗、墙比,采用气密性级别较高的外窗,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像是给建筑穿上一层棉袄,即使在冬季不用采暖,夏季不用空调的情况下,其内部的温度波动也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外墙采用垂直绿化的遮阳措施,设计有效的夏季遮阳装置,特别是西向房屋安装外遮阳设施,改善了自然通风,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
2、优化利用常规能源。在建筑设计中,要因地制宜进行冷、热源的优化选择,采用辐射板以提高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电辐射采暖技术等,采取合理的调控方式,节约输配系统能耗,优化照明控制,减少照明能耗,选用适宜能源制备生活热水等。
3、利用可再生能源。设计节能环保型建筑,要根据建筑类别、气候特点和可再生能源的可利用性,选择具体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能、太阳能采暖、热水、照明和地源热泵技术等。
4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全面禁止对传统实心粘土墙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推广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如保温砌块页岩烧结墙体材料(页岩空心砖等)保温隔热性能突出,冬天可省煤,夏天空调省电。间壁墙采用可呼吸幕墙(双层皮、外遮阳),高效保温隔热墙体,植被屋面;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有效阻止室内红外热辐射的损失,可见光透过率高,且无反射光污染,允许透过太阳辐射中的近红外线,比同厚度的玻璃节能38%;自洁性玻璃,具超亲水性,能降解有机物,被雨水冲走,保持长久清洁;室内环境控制方面,采用自然通风(风压、热压)、空调系统(地板置换通风、个性化通风、冷辐射吊顶)、自然采光(收集反射、光导管、反射板)、遮阳板的自动调节等;绿化引入室内,能源系统采用固体燃料电池、太阳能利用等。
二、节能规范的实施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比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耗,公共建筑减少50%,居住建筑减少65%。国家下发了节能设计标准,各地方政府下发了节能设计标准,使设计人员在节能设计中有章可循。
1、执行规范刻不容缓。从设计开始,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去设计,切实落实节能设计标准,以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
2、落实标准任重道远。要建造真正的节能型建筑,必须从设计入手,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开发商不仅仅要实施投资节能措施,还要投资宣传。另外政府对建筑能耗等级进行科学公正的检测、公示,才能将节能措施切实的落实。
3.节能技术开发需要鼓励。政府必须强制推行并对开发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给予经济的有力支持,才能有效推广节能建筑。
三、建筑节能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中,应对规划、设计、设备和材料选用、生态技术及再生能源利用、施工、验收、试运转维护和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协调项目的功能、资源利用与能耗的关系,将节能技术规范和措施覆盖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
1、项目管理工程师在项目建设前期中的节能咨询服务
建设投资项目的立项阶段,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任务、能耗、经济性与采用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2、项目管理工程师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咨询服务
项目管理工程师要替业主对使用功能、材料设备选择、经济实用美观性等方面多与设计部门沟通,做到建筑设计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节约资源的原则,促使功能需求满足最优化要求。特别在空调的采暖通风、照明电器设计中,由于建筑设备系统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大部分,这是大型公共建筑节约资源能源的最有潜力的方面。
3、项目管理工程师在招标过程中要切实落实节能精神
招投标是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在择优选择设计、施工、监理队伍时,要选择具有节能示范工程实践经验的公司。其做法:一是编制招标文件时实行倾斜政策,在对于项目建设的技术和管理的说明中,应写清节能降耗的内容和指标,使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节能专有技术的公司获得更大的中标机会。二是在招标过程中,应尽量通知或邀请节能工程先进企业,多让节能技术有创造发明的公司参与竞标。三是实行阳光评审,在评审方法上,要给予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或取得节能示范工程奖励的企业加分,商务标中要执行合理优质优价政策,尽量不以最低价取舍。四是中标合同的签订要对建筑节能的效率予以确认,明确奖罚办法,使节能降耗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国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确定了20条强制性条文,使节能工程设计文件执行力得到了加强、进场材料和设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调试与运行检测等各环节成为施工和验收的重点,实现了严格的闭合管理。这就给项目管理工程师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提供了依法行事的依据。
5、加强运行调节环节的节能管理
建设项目在交付使用时,加强运行调节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工程师要对安装调试或物业管理人员加强节能意识和节能运行相关知识技能的指导,帮助他们制定照明、通风、空调等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避免多开冷机,导致效率降低,或者水系统调节不当,导致多开水泵,要合理制定设备的运行参数。
结语:项目管理工程师将建筑节能目标贯穿始终,形成了从设计到施工、验收的闭合循环,使节能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筑材料及工程设备的选用、进场验收,确保其符合节能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请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测。在竣工调试和验收阶段,组织专门人员,分别对空调通风、结构维护等进行系统检查,规定专项整改计划,使节能施工质量调试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吴之乃等主编.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关键词】节能环保 建筑设计
基金课题:本文系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20592。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建筑增多,导致采暖、空调能耗的持续增加,截止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比例的33%。因建筑墙体材料的生产对土地、煤、电等能源带来的耗损日益增加。为了让建筑更节能环保,设计人员要从节能、环保和规范实施方面来搞好建筑设计工作。
一、关于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就是要节省建筑的资源消耗和运行能耗,能源的节约与生活的舒适有着紧密的关系。节能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住宅建筑领域。引导节能建筑已持续了20年,但真正的节能建筑少之又少。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能耗高,它也说明我国建筑节能有巨大的潜力。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把耗能大户的建筑能耗降下来,最终告别暖气空调时代。
1、建筑主体节能。在节能环保型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建筑能耗特点,在兼顾冬、夏和整体优化的原则上,采用各种有效节能途径,如合理布局室内空间、控制不同朝向窗、墙比,采用气密性级别较高的外窗,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像是给建筑穿上一层棉袄,即使在冬季不用采暖,夏季不用空调的情况下,其内部的温度波动也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外墙采用垂直绿化的遮阳措施,设计有效的夏季遮阳装置,特别是西向房屋安装外遮阳设施,改善了自然通风,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
2、优化利用常规能源。在建筑设计中,要因地制宜进行冷、热源的优化选择,采用辐射板以提高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电辐射采暖技术等,采取合理的调控方式,节约输配系统能耗,优化照明控制,减少照明能耗,选用适宜能源制备生活热水等。
3、利用可再生能源。设计节能环保型建筑,要根据建筑类别、气候特点和可再生能源的可利用性,选择具体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能、太阳能采暖、热水、照明和地源热泵技术等。
4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全面禁止对传统实心粘土墙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推广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如保温砌块页岩烧结墙体材料(页岩空心砖等)保温隔热性能突出,冬天可省煤,夏天空调省电。间壁墙采用可呼吸幕墙(双层皮、外遮阳),高效保温隔热墙体,植被屋面;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有效阻止室内红外热辐射的损失,可见光透过率高,且无反射光污染,允许透过太阳辐射中的近红外线,比同厚度的玻璃节能38%;自洁性玻璃,具超亲水性,能降解有机物,被雨水冲走,保持长久清洁;室内环境控制方面,采用自然通风(风压、热压)、空调系统(地板置换通风、个性化通风、冷辐射吊顶)、自然采光(收集反射、光导管、反射板)、遮阳板的自动调节等;绿化引入室内,能源系统采用固体燃料电池、太阳能利用等。
二、节能规范的实施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比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耗,公共建筑减少50%,居住建筑减少65%。国家下发了节能设计标准,各地方政府下发了节能设计标准,使设计人员在节能设计中有章可循。
1、执行规范刻不容缓。从设计开始,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去设计,切实落实节能设计标准,以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
2、落实标准任重道远。要建造真正的节能型建筑,必须从设计入手,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开发商不仅仅要实施投资节能措施,还要投资宣传。另外政府对建筑能耗等级进行科学公正的检测、公示,才能将节能措施切实的落实。
3.节能技术开发需要鼓励。政府必须强制推行并对开发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给予经济的有力支持,才能有效推广节能建筑。
三、建筑节能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中,应对规划、设计、设备和材料选用、生态技术及再生能源利用、施工、验收、试运转维护和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协调项目的功能、资源利用与能耗的关系,将节能技术规范和措施覆盖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
1、项目管理工程师在项目建设前期中的节能咨询服务
建设投资项目的立项阶段,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任务、能耗、经济性与采用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2、项目管理工程师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咨询服务
项目管理工程师要替业主对使用功能、材料设备选择、经济实用美观性等方面多与设计部门沟通,做到建筑设计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节约资源的原则,促使功能需求满足最优化要求。特别在空调的采暖通风、照明电器设计中,由于建筑设备系统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大部分,这是大型公共建筑节约资源能源的最有潜力的方面。
3、项目管理工程师在招标过程中要切实落实节能精神
招投标是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在择优选择设计、施工、监理队伍时,要选择具有节能示范工程实践经验的公司。其做法:一是编制招标文件时实行倾斜政策,在对于项目建设的技术和管理的说明中,应写清节能降耗的内容和指标,使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节能专有技术的公司获得更大的中标机会。二是在招标过程中,应尽量通知或邀请节能工程先进企业,多让节能技术有创造发明的公司参与竞标。三是实行阳光评审,在评审方法上,要给予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或取得节能示范工程奖励的企业加分,商务标中要执行合理优质优价政策,尽量不以最低价取舍。四是中标合同的签订要对建筑节能的效率予以确认,明确奖罚办法,使节能降耗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国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确定了20条强制性条文,使节能工程设计文件执行力得到了加强、进场材料和设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调试与运行检测等各环节成为施工和验收的重点,实现了严格的闭合管理。这就给项目管理工程师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提供了依法行事的依据。
5、加强运行调节环节的节能管理
建设项目在交付使用时,加强运行调节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工程师要对安装调试或物业管理人员加强节能意识和节能运行相关知识技能的指导,帮助他们制定照明、通风、空调等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避免多开冷机,导致效率降低,或者水系统调节不当,导致多开水泵,要合理制定设备的运行参数。
结语:项目管理工程师将建筑节能目标贯穿始终,形成了从设计到施工、验收的闭合循环,使节能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筑材料及工程设备的选用、进场验收,确保其符合节能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请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测。在竣工调试和验收阶段,组织专门人员,分别对空调通风、结构维护等进行系统检查,规定专项整改计划,使节能施工质量调试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吴之乃等主编.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