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第一张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诞生到现在,报纸发展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多样化,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六化”为特征的经济新闻报道开始在报纸版面上唱主角。
“六化”即新闻视角的微观化、事件化,新闻内容的专题化、生活化,新闻报道的通俗化,新闻主题的实用化。当前,无论是党报,还是非党报,无论是都市报,还是其它经济类报、行业报,其经济新闻的“六化”简直成了报业竞争的“撒手锏”,而这样的经济新闻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追捧。在这种趋势下,经济类新闻报道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亟待摆脱枯燥乏味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报道模式,使经济新闻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这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和求证的重大课题。
而要使经济新闻报道在适应“六化”趋势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以为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研究读者定位,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实现经济新闻的生活化、通俗化。新闻的活力和生命力与它的服务性、贴近性密不可分,而经济新闻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应该关注和关心百姓在经济生活中的要紧事、为难事、烦心事。经济新闻与百姓生活愈是接近,这个新闻就愈有吸引力,从事经济工作的公务员和企业干部,对相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成功经验、矛盾解决、企业的改革等比较关心,普通消费者及老百姓对与自己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相关的经济报道内容感兴趣。
无论哪一类经济报道,要想增强其针对读者的服务性、贴近性、可读性,记者必须深入到火热而又沸腾的经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唯其如此,才能捕捉到发生在经济领域的新鲜事、感人事,这样的经济新闻也才有价值、有新意、有看头,读者才会买账。
其次,要改进报道形式,打造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刻性,做好专题化深度报道,实现经济新闻的专题化。打造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刻性,就是要针对经济生活领域中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专题深度报道或系列追踪报道。
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往往牵动着亿万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心,因而读者对这类经济报道有着特殊的需求——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什么和将要发生什么,同时还想更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大家如何看待这些事、问题如何解决等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如订单农业这种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订单农业会在我国不少地方受到冷遇、甚至出现了难产?它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态度是什么?……这类经济报道已跳出一般经济报道的思维模式,从关心国计民生的高度,把新闻的触角向更深、更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延伸,为新闻媒体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三,以微观的视角捕捉经济发展领域的大事,以实现经济新闻的微观化、事件化。经济发展领域的任何变革,都离不开某一经济事件或某些经济事件的发生与演变,当这些事件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事件所关联的某一经济领域的程度不同的变革。对于经济新闻报道而言,事件就是“导火索”,不点燃“导火索”,不在经济报道中加入这些事件成分,新闻报道就不会成为产生轰动效应的“重磅炸弹”,任何有意义的经济新闻也不会成为备受关注的好新闻,当然也不会成为引起强烈反响的“重磅新闻”。
第四,着眼有用性、有益性,实现经济新闻的实用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层次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日趋明朗,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在此变化中,经济类新闻能否在有用性、有益性方面出彩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关键。有用就是提供读者想要知道、急于知道的、有助于提高其生活、工作质量的实用信息、相关政策等,有益就是经济新闻报道内容要有益于读者才智的启迪和见识的增长。
第五,要发挥经济新闻的监督功能,更好地体现“六化”。要发挥好经济新闻的监督功能,就要敢于触及企业改革转制及经济发展中的阵痛,要敢于触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调整中的各种弊端,要敢于为经济生活领域百姓的合法权益呐喊助威,要敢于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释疑解难,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经济建设的全貌。
总之,只有着眼“六化”,才能让经济新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经济新闻才能从统计数据堆中走出来,才能脱离“板起面孔”指手划脚的说教,也才能使经济新闻最终从工作总结、会议材料等枯燥乏味、毫无新意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时至今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多样化,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六化”为特征的经济新闻报道开始在报纸版面上唱主角。
“六化”即新闻视角的微观化、事件化,新闻内容的专题化、生活化,新闻报道的通俗化,新闻主题的实用化。当前,无论是党报,还是非党报,无论是都市报,还是其它经济类报、行业报,其经济新闻的“六化”简直成了报业竞争的“撒手锏”,而这样的经济新闻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追捧。在这种趋势下,经济类新闻报道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亟待摆脱枯燥乏味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报道模式,使经济新闻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这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和求证的重大课题。
而要使经济新闻报道在适应“六化”趋势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以为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研究读者定位,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实现经济新闻的生活化、通俗化。新闻的活力和生命力与它的服务性、贴近性密不可分,而经济新闻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应该关注和关心百姓在经济生活中的要紧事、为难事、烦心事。经济新闻与百姓生活愈是接近,这个新闻就愈有吸引力,从事经济工作的公务员和企业干部,对相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成功经验、矛盾解决、企业的改革等比较关心,普通消费者及老百姓对与自己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相关的经济报道内容感兴趣。
无论哪一类经济报道,要想增强其针对读者的服务性、贴近性、可读性,记者必须深入到火热而又沸腾的经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唯其如此,才能捕捉到发生在经济领域的新鲜事、感人事,这样的经济新闻也才有价值、有新意、有看头,读者才会买账。
其次,要改进报道形式,打造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刻性,做好专题化深度报道,实现经济新闻的专题化。打造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刻性,就是要针对经济生活领域中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专题深度报道或系列追踪报道。
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往往牵动着亿万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心,因而读者对这类经济报道有着特殊的需求——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什么和将要发生什么,同时还想更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大家如何看待这些事、问题如何解决等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如订单农业这种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订单农业会在我国不少地方受到冷遇、甚至出现了难产?它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态度是什么?……这类经济报道已跳出一般经济报道的思维模式,从关心国计民生的高度,把新闻的触角向更深、更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延伸,为新闻媒体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三,以微观的视角捕捉经济发展领域的大事,以实现经济新闻的微观化、事件化。经济发展领域的任何变革,都离不开某一经济事件或某些经济事件的发生与演变,当这些事件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事件所关联的某一经济领域的程度不同的变革。对于经济新闻报道而言,事件就是“导火索”,不点燃“导火索”,不在经济报道中加入这些事件成分,新闻报道就不会成为产生轰动效应的“重磅炸弹”,任何有意义的经济新闻也不会成为备受关注的好新闻,当然也不会成为引起强烈反响的“重磅新闻”。
第四,着眼有用性、有益性,实现经济新闻的实用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层次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日趋明朗,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在此变化中,经济类新闻能否在有用性、有益性方面出彩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关键。有用就是提供读者想要知道、急于知道的、有助于提高其生活、工作质量的实用信息、相关政策等,有益就是经济新闻报道内容要有益于读者才智的启迪和见识的增长。
第五,要发挥经济新闻的监督功能,更好地体现“六化”。要发挥好经济新闻的监督功能,就要敢于触及企业改革转制及经济发展中的阵痛,要敢于触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调整中的各种弊端,要敢于为经济生活领域百姓的合法权益呐喊助威,要敢于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释疑解难,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经济建设的全貌。
总之,只有着眼“六化”,才能让经济新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经济新闻才能从统计数据堆中走出来,才能脱离“板起面孔”指手划脚的说教,也才能使经济新闻最终从工作总结、会议材料等枯燥乏味、毫无新意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