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用电表欧姆档倍率切换方式,教科书中提供的切换电路与实验室中学生多用表电路有矛盾。本文通过欧姆表原理、倍率切换原理以及倍率的两种切换方式进行比较,提出各自的优劣,阐述教材处理方式的原因,并提出教学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欧姆表;电路结构;改装原理;倍率档切换;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8-0050-3
1 问题的提出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8节《多用电表原理》的教学中,遇到学生和部分老师提出如下问题“教材中的多量程多用电表示意中3、4是电阻档,是利用不同电源实现欧姆表档位调节作用的,而实验室中学生万用电表(JO411型)只有两节干电池一个电源,那欧姆表到底是如何实现倍率切换的呢?”(如图1)
可以通过电流表量程扩大的方法计算并联电阻。
如图5所示(虚线框内是改装后扩大了量程的电流表),把满偏电流为Ig的表头扩大量程为Ig1的量程计算并联电阻的方法是:表头与电阻R1共同分担需要改装后Ig1的电流,而表头最多只能承担Ig的电流,因此并联电阻R1必须承担Ig1-Ig的电流,电阻R1与表头两边的电压相等,可得:(Ig1- Ig)R1=IgRg
得:
分别代入不同的Ig1,Ig2,Ig3,Ig4,计算并联电阻分别是:R1=0.50 Ω,R2=5.03 Ω,R3=52.63 Ω,R4=1 000.00 Ω,这样就很方便;如果电源用1.5 V,通过计算可知也是可行的。
如果增加档位×10k,仍然用3 V的电源,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出Ig5=0.02 mA,是满偏电流Ig=0.1 mA的1/5 ,无法满足实验要求;如果用1.5 V的电源,电流Ig5=0.01 mA,同理可知这样不可行;如果用22.5 V的电源,Ig5=0.163 mA,则可以满足实验要求;如果所有的档位都用22.5 V的电源,选择×1档位时,Ig1=1.5 A,放电电流太大,需要频繁地更换电池。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10k档位,使用一个电源是切实可行的;如果增加×10k档位,则需要增加电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水到渠成地得出,如果从节能方面考虑,在不知被测电阻阻值的情况下,应该从×1k试起。
4 教材呈现方式原因分析与教学启示和建议
在改变欧姆表倍率问题上,为什么人教版教材选修3-1课本中却只用第一种方式给学生呢?可能原因有两个。
(1)采用第一种方式的電路结构简单,也能很好地表示改变中值电阻(倍率大小)的方式。
(2)学生刚接触电表的改装,如果把第二种方案也教给学生的话,欧姆表和安培表改装放在一起,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通过以上分析,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和建议:欧姆表这一部分内容,高中物理主要是“欧姆表的改装原理、表盘刻度特点、操作读数”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对欧姆档的切换原理并不作要求。尽管如此,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必然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欧姆档的切换原理,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例题分析,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表倍率档改变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江秀梅,刘大明.欧姆表内部电路结构和换挡原理的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8):62.
(栏目编辑 王柏庐)
关键词:欧姆表;电路结构;改装原理;倍率档切换;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8-0050-3
1 问题的提出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8节《多用电表原理》的教学中,遇到学生和部分老师提出如下问题“教材中的多量程多用电表示意中3、4是电阻档,是利用不同电源实现欧姆表档位调节作用的,而实验室中学生万用电表(JO411型)只有两节干电池一个电源,那欧姆表到底是如何实现倍率切换的呢?”(如图1)
可以通过电流表量程扩大的方法计算并联电阻。
如图5所示(虚线框内是改装后扩大了量程的电流表),把满偏电流为Ig的表头扩大量程为Ig1的量程计算并联电阻的方法是:表头与电阻R1共同分担需要改装后Ig1的电流,而表头最多只能承担Ig的电流,因此并联电阻R1必须承担Ig1-Ig的电流,电阻R1与表头两边的电压相等,可得:(Ig1- Ig)R1=IgRg
得:
分别代入不同的Ig1,Ig2,Ig3,Ig4,计算并联电阻分别是:R1=0.50 Ω,R2=5.03 Ω,R3=52.63 Ω,R4=1 000.00 Ω,这样就很方便;如果电源用1.5 V,通过计算可知也是可行的。
如果增加档位×10k,仍然用3 V的电源,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出Ig5=0.02 mA,是满偏电流Ig=0.1 mA的1/5 ,无法满足实验要求;如果用1.5 V的电源,电流Ig5=0.01 mA,同理可知这样不可行;如果用22.5 V的电源,Ig5=0.163 mA,则可以满足实验要求;如果所有的档位都用22.5 V的电源,选择×1档位时,Ig1=1.5 A,放电电流太大,需要频繁地更换电池。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10k档位,使用一个电源是切实可行的;如果增加×10k档位,则需要增加电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水到渠成地得出,如果从节能方面考虑,在不知被测电阻阻值的情况下,应该从×1k试起。
4 教材呈现方式原因分析与教学启示和建议
在改变欧姆表倍率问题上,为什么人教版教材选修3-1课本中却只用第一种方式给学生呢?可能原因有两个。
(1)采用第一种方式的電路结构简单,也能很好地表示改变中值电阻(倍率大小)的方式。
(2)学生刚接触电表的改装,如果把第二种方案也教给学生的话,欧姆表和安培表改装放在一起,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通过以上分析,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和建议:欧姆表这一部分内容,高中物理主要是“欧姆表的改装原理、表盘刻度特点、操作读数”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对欧姆档的切换原理并不作要求。尽管如此,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必然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欧姆档的切换原理,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例题分析,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表倍率档改变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江秀梅,刘大明.欧姆表内部电路结构和换挡原理的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8):62.
(栏目编辑 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