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的导演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此就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设疑”,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教师应有效把握“设疑”问题的特点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拓展的。教师在“设疑”时对应深入研究教材,在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变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设计问题。
(1)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挑战性、争辩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明辨是非。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争辩的能力,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师在《变色龙》一课的教学中,在归纳小结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特点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让学生举例并谈一谈个人的认识。这一富有争辩性的问题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让学生在个人发言和共同争辩中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认识到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把握作品、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横向比较性的问题。
拓宽学生视野,借助知识的横向联系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不妨将此文和另一篇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放在一起设疑,通过对比更清楚更全面地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如果单纯从一个视角去观照这种关系就缺乏客观性,也就不全面不科学了。
(3)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想像和联想空间的问题。
设计此类问题能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领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从个人思考的角度出发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并在联想和想像中有创造性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譬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可以设计“孔乙己到底是死还是活了”的问题;在《最后的一课》教学后,可以设计“请同学们想像最后一课结束后的情景”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作深入的思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4)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阶梯性、层次性的问题。
当今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尤其是在“设疑”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精心设计具有阶梯性特点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这样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并能品尝到回答问题和展示才能后的喜悦。
二、教师应准确掌握“设疑”问题的切入点
明确了课堂“设疑”的思路,掌握了课堂“设疑”的一定技巧,那么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选择好“设疑”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课导入处可“设疑”。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方的新课导入语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之中。如教师在说明文《死海不死》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语进行“设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任何救助工具的情况下,掉进海里不会淹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依据常识感到不可思议,就自然萌发探究其原因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集中到课堂中,进入到教师“设疑”的问题中来。
(2)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可“设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教师如在课堂教学中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现行人教版高中第六册《黛玉之死》一课,教学重点在于透过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教师可这样“设疑”:你怎样看待黛玉焚稿的情节?通过“设疑”,让学生领悟这样的含义:黛玉此举,是对扼杀自由爱情的封建社会的绝望与控诉,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无言抗争,是对自己纯洁爱情的固守,也是宝黛爱情的升华。因为任何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常是本篇文章所要揭示的全文主旨之所在,因此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长课短教”的情况。
(3)教学内容无疑处可“设疑”。
宋人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让我们发现此处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觉得意味深长,感觉到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生活就是为了说明百草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文中有“光滑的石井栏”这么一句话,那么,石井栏为什么“光滑”?说明孩子们到园里多,触摸石井栏次数多。这样的一个园子,孩子们在那里爬来爬去,不正说明百草园就是他们的乐园吗?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中,让学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语言艺术的魅力。
(4)课堂结尾处可“设疑”。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是经典之作,在学习这些文章时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思考。如果教师进一步在课堂结尾处拓展“设疑”,就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一位教师在《爱莲说》教学之后曾这样来“设疑”:“作者非常喜欢莲,因为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一些花草树木非常偏爱,也同样有一定的原因,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人喜欢野草,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人喜欢青松,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有人钟情于腊梅,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设疑”,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想修养受到熏陶。
总之,教师巧妙“设疑”的确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语文教学焕发蓬勃的生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教师应有效把握“设疑”问题的特点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拓展的。教师在“设疑”时对应深入研究教材,在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变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设计问题。
(1)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挑战性、争辩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明辨是非。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争辩的能力,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师在《变色龙》一课的教学中,在归纳小结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特点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让学生举例并谈一谈个人的认识。这一富有争辩性的问题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让学生在个人发言和共同争辩中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认识到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把握作品、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横向比较性的问题。
拓宽学生视野,借助知识的横向联系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不妨将此文和另一篇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放在一起设疑,通过对比更清楚更全面地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如果单纯从一个视角去观照这种关系就缺乏客观性,也就不全面不科学了。
(3)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想像和联想空间的问题。
设计此类问题能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领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从个人思考的角度出发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并在联想和想像中有创造性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譬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可以设计“孔乙己到底是死还是活了”的问题;在《最后的一课》教学后,可以设计“请同学们想像最后一课结束后的情景”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作深入的思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4)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阶梯性、层次性的问题。
当今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尤其是在“设疑”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精心设计具有阶梯性特点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这样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并能品尝到回答问题和展示才能后的喜悦。
二、教师应准确掌握“设疑”问题的切入点
明确了课堂“设疑”的思路,掌握了课堂“设疑”的一定技巧,那么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选择好“设疑”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课导入处可“设疑”。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方的新课导入语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之中。如教师在说明文《死海不死》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语进行“设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任何救助工具的情况下,掉进海里不会淹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依据常识感到不可思议,就自然萌发探究其原因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集中到课堂中,进入到教师“设疑”的问题中来。
(2)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可“设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教师如在课堂教学中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现行人教版高中第六册《黛玉之死》一课,教学重点在于透过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教师可这样“设疑”:你怎样看待黛玉焚稿的情节?通过“设疑”,让学生领悟这样的含义:黛玉此举,是对扼杀自由爱情的封建社会的绝望与控诉,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无言抗争,是对自己纯洁爱情的固守,也是宝黛爱情的升华。因为任何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常是本篇文章所要揭示的全文主旨之所在,因此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长课短教”的情况。
(3)教学内容无疑处可“设疑”。
宋人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让我们发现此处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觉得意味深长,感觉到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生活就是为了说明百草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文中有“光滑的石井栏”这么一句话,那么,石井栏为什么“光滑”?说明孩子们到园里多,触摸石井栏次数多。这样的一个园子,孩子们在那里爬来爬去,不正说明百草园就是他们的乐园吗?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中,让学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语言艺术的魅力。
(4)课堂结尾处可“设疑”。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是经典之作,在学习这些文章时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思考。如果教师进一步在课堂结尾处拓展“设疑”,就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一位教师在《爱莲说》教学之后曾这样来“设疑”:“作者非常喜欢莲,因为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一些花草树木非常偏爱,也同样有一定的原因,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人喜欢野草,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人喜欢青松,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有人钟情于腊梅,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设疑”,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想修养受到熏陶。
总之,教师巧妙“设疑”的确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语文教学焕发蓬勃的生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