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信息:2016,中国香港,片长42分钟
制片人:Lloyd Belcher
类型:跑步
本片的制片人Lloyd Belcher是个在中国文化中长大的英国人,很小就搬到香港并在那里生活了35年。对自然和运动的兴趣自童年时期就已开始,在身为泳池救生员的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Lloyd喜欢上了游泳和跑步,他经常跑着去上学、在香港的郊外跑山。
令人诧异的是,在成为一名摄影师和电影人之前,Lloyd从事着完全不同的工作—大学讲师。他在英国和中国香港几所不同的大学担任社会科学专业讲师,直到5年前,他才放弃这份工作开始全职做影像,“我想在抱憾终生之前,全力以赴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所以Lloyd将之前为了学术研究而学会的纪录片拍摄技巧和自己对冒险的热爱与理解结合起来,开始拍摄户外冒险题材的纪录片,也就有了《米拉》诞生的前提。
Lloyd与米拉(Mira Rai)第一次见面,是她来香港参加比赛的时候。此前Lloyd曾给一些尼泊尔越野跑运动员拍过照片,免费给朋友帮忙,他们通常也没有钱,获得的赞助只够参加训练和比赛,Lloyd很乐意做这些事情。所以,当朋友带着米拉—第一位从尼泊尔走出来的女越野跑者来香港时,他也为她拍照。“我们很投缘,当时我带着我女儿(基本上算是我的摄影助理)一起给米拉拍照,尽管她不太会英语,而我也说不了几句尼泊尔语,但我们就是很有默契。在这过程中我了解了米拉的故事,让我决定要拍一部关于她的电影。”
在尼泊尔这个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的国度,女孩的社会角色就是操持家务、传宗接代,几乎接受不到高等教育,更不用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米拉的家在加德满都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她从小就帮家里去山上放羊、打水,长时间奔跑在田间地头,中学毕业后找不到事做便瞒着家里去参了军。一个偶然的机会,米拉误打误撞参加了一场50公里的越野跑比赛,成为这个比赛的冠军而且是唯一的女性选手。当这位女选手的面孔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米拉的故事成为人们好奇的焦点,而她之后是如何从一个平凡的女子成为国际越野跑赛场上的新星,这一段历程也不为人所知。Lloyd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拍成纪录故事片的素材。
五六个月之后,Lloyd正式开始拍摄《米拉》。在这之前,他曾拍摄过许多户外类的小短片,但《米拉》是他改行以来投入的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部片子。可能与他的社会科学研究专业背景有关,Lloyd的纪录片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在里面,他也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不想拍单纯的户外运动电影,更想要表达人的精神和人物背后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我想展现给观众的其实不是米拉这一个人,而是米拉代表的一群人、一个社会。”
影像哲学
基于Lloyd的社会科学专业背景,他对人的行为、人与环境如何产生关联这部分尤为着迷,他总是希望能通过照片去讲述故事,至于他如何构图、怎么用光、拍摄对象的姿态如何……这些因素都是在帮助他去讲述这个故事。“我希望当人们看到我的照片时,比如繁忙的周一早上刷微博和朋友圈时刷到这张照片,能真切感受到照片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受到自己与它的共鸣。”
也是因为学术专业的关系,他会在意拍摄对象的背景信息,因此,在拍摄的时候,他特别留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例如一个跑者在山间奔跑,他不会只拍这个跑者的姿态,而是去呈现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Lloyd的影像哲学。
“另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真实(authentic)。和运动员合作时我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不去精心策划摆拍。其实,观众能从照片里看得出来,哪种照片是摆拍的,哪种是自然的。”他谦逊地说关于摄影和电影他自己仍在学习和摸索。他从不把户外和工作刻意分开,他选择拍摄的户外环境一定会是他喜欢玩的地方,虽然带着任务去户外拍摄,总是会纠结于拍摄的角度好不好、人物的状态好不好,但他十分享受创作的过程。
在Lloyd的影像作品中,80%是平面摄影,电影只占一小部分,因为他对电影的要求更挑剔,出品必是精品。更何况目前他单枪匹马,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跟他一起疯狂地投入。在这80%的平面摄影作品中,包含了越野跑、水上运动、徒步、瑜伽、健身、时尚,甚至还有孕婴照。当然他都尽量让自己的作品不走寻常路,拥有奇特的画风,题材就无关紧要了,关键是有趣。(浏览该网站可欣赏他的作品:www.lloydbelchervisual.com)
Lloyd不断告诫自己:找到你自己的声音,对自己诚实。“由于社交网络的便捷化,我们更轻易地看到很多优秀的摄影或电影作品,模仿会变得很容易—尽管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别人风格的影响,但是在你试图创作的时候,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找到它。也许你一开始拍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欣赏,没关系,继续拍,保持你的风格同时拍得更精致,当你达到一次拍摄80%的照片都能选出来时,那就是你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了。”
对话
Lloyd Belcher
outdoor:在你的事业中,谁是对你最重要的人?
Lloyd:我妻子。我当初可是一个有铁饭碗的人,稳定的工作、固定的薪资,對于一个要养家、要支付女儿学费的男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是安全的;然而当我决定要做摄影时,我妻子很支持我的梦想,即便我的收入会变得有一搭没一搭。在拍《米拉》的时候,我跟她说,我们没有赞助、没有资金,她也完全理解和支持。所以,非要选出一个最重要的人的话,绝对是我妻子。
outdoor:最崇拜的电影制片人或制片公司是谁?
Lloyd:吉米·金(Jimmy Chin)和夏尔巴影业(Sherpas Cinema),他们都是为了拍摄极限运动而以身犯险的人(公司),而且极限环境下拍摄也很艰辛,然而他们还能做得那么棒,真的很了不起。
outdoor:那你对拍摄8000米级雪山这种题材感兴趣吗?
Lloyd:8000米?那几乎是珠峰的高度了,不,暂时还没有兴趣。我上过最高海拔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座6000米出头的山峰。在高处,那感觉像是在和天堂合作一样,会让拍出来的照片更有戏剧性。
outdoor:纪录片方面最近有什么新作出品吗?
Lloyd:刚完成一部影片的制作,跟《米拉》完全不一样的题材,跟户外无关、没有高山野林,而是发生在香港这个大城市里,关于一个特定人群的生活状态的纪录片。虽然我还不方便透露这部片子的具体信息,但我认为这个题材很吸引我,我就去拍了,并把我所擅长的社会调查融入进去。
outdoor:如果有时光穿梭机让你回到20年前,你会对那时的自己说什么?
Lloyd:“早一点开始!”哈哈,因为我最近意识到以自己现在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已经没有几年让我折腾了,比如去登雪山什么的,我真希望自己早几年迈出那一步,早一点冒这个险。
outdoor:有没有某位中国的户外运动员让你很想拍摄成电影的?
Lloyd:很多人都在问我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我还在等,像《米拉》那样的人物故事可遇不可求。我一直很想拍一个跟中国户外运动人物有关的故事,但这个人不会是很有名气的那种,米拉就是一个无名跑者,但是现在她很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