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依据甘肃老贫地区样本县——漳县、岷县、渭源三个县农户的当归产销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需求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农民文化素质;当归产销行为;契约农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46-02
1 引 言
契约农业可以使农户借助龙头企业获得农副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和市场开发所需的信贷、技术、生产原材料、信息和其他服务,显著降低农产品销售中的不确定风险,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加收入(周立群、曹利群,2001;Warning and Key,2002;Katchova and Miranda,2004;Masakure and Henson,2005),同时能对当地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发产生倍增效益,并降低政府在信贷支持、稳定粮食价格、农业投入补贴、政府研究等公共项目上的支出,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日本、韩国、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和理论都已表明,契约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我国发达地区的1182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契约农业组织模式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5%(李彬、刘明芝,2009),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农业生产依然是一种分散的、以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产品面临很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小规模生产模式,而发展契约农业是完善这种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欠发达地区契约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具有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户对契约农业的认知接受度如何呢?为此笔者以当归的主要产区——甘肃老贫地区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本次调研选择了甘肃老贫地区的漳县、岷县、渭源三个县,通过实地调查、电话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主要了解了本区域当归产业中契约农业的推行状况,期间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297份,废卷6份,有效问卷共计291份。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农民文化素质对当归产销行为及契约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当归产销行为具有直接影响,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不同,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性和模仿性的采购和销售方式。由此可见,本区域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契约农业在甘肃老贫地区的推行具有一定的阻力。
2 甘肃老贫地区当归种植现状
本区域是我国当归的主要产区,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以极其优质而闻名天下。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电话咨询以及实地调查发现:①本区域100%的农户栽种当归,其中当归栽种面积与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占 26.54%、20%~30%占 43.83%,30%~40%占22.22%,40%以上占7.41%。②出售当归收入与家庭农业经济总收入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占24.69%、20%~30%占50.00%,30%~40%占18.52%,40%以上占 6.79%。由此可见,本区域当归种植及其收益对于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十分重要。但是2008—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归出口不畅价格下降导致本区域当归总播种面积有所降低,人均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农民在当归药苗采购、药材销售时往往没有相关合同保护,在具体生产、销售过程中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3 调查的基本情况
农民文化素质是指农民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主要反映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农民文化素质一般以户主的文化程度来衡量(见表1)。
表明甘肃老贫地区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3.1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获得当归药苗的渠道
当归种植首先是药苗的培育,其获得药苗的渠道有,到集贸市场、通过熟人介绍、通过亲戚介绍、到固定农户采购和自家培育等方式(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采购药苗的主要渠道是集贸市场,这就决定了药苗供给者往往不固定,其原因可能是。
(1)育苗农户的育苗规模较小而且对土质要求很高,如果固定向某一个育苗农户购买,当农民需要药苗时,育苗户不一定有药苗供应。
(2)随着文化程度从小学到高中的提高,选择集贸市场购买药苗的农户比例不断增加,高中文化程度中78.95%的农户在集贸市场采购。这些药农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务农经验,对药苗的辨别能力越强,越愿意依靠自己的能力购买品质高的药苗;60%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则选择固定农户,通过走访或电话咨询可知,由于多年读书缺乏务农经验认为在集贸市场中采购有一定风险,从固定农户采购更具有一定的信誉度,这样更能保证药苗的成活率和品质率。40%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则选择自家培育,是由于自己已具备的农业知识可以更好地培育药苗。
(3)农户选择当归药苗供应者的原因主要包括药苗品质、药苗价格、距离远近、赊销和供应者信誉等。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了药苗品质的农户占58.64%、药苗价格占33.95%、距离远近占1.23%、赊销占2.47%、供应者信誉占3.7%。由此可见,采购药苗时药农更关注的是当归的药苗品质,其好坏对药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采购渠道不同,药苗品质有较大区别,所以文化素质高的农民一般是在集贸市场有选择地采购药苗。
3.2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采取的当归出售方式
当归出售方式包括到集贸市场出售、熟人收购、购买商上门收购、药材公司收购等方式。调查表明50.83%的户主通过集贸市场出售、27.16%采取购买商上门收购,两项合计为77.99%。走访发现到集贸市场出售或者等购买商上门收购的农户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强,文化程度越高者谈判能力越强,所以高中文化程度者中有81.25%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出售、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则高达100%,小学以下者为73.07%,而小学只有73.58%。
3.3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状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设计了“您了解契约农业吗?”,包括很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虽然不知道但很想了解四个选项。291个农户中9.26%选择很了解、11.73%选择基本了解、42.59%选择不了解、36.41%选择虽然不知道但很想了解。也就是说只有20.99%的户主了解契约农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了解情况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递进,对契约农业很了解的情况也发生了从0→7.55%→8.49%→20.83%→60.00%的递增。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对契约农业越了解。
3.4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采购药苗合同的意愿与忧虑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不同,出售当归时文化程度随着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递进,愿意签订合同的情况也出现了从50%→72.64%→74.53%→87.50%→100.00%的递增的现象。采购药苗愿意签订合同情况也很类似,从53.85%→67.62%→68.47%→72.92%→100%的递增。但是农户在签订合同时有所忧虑,担心签订了合同后对方违约或违约后自己得不到赔偿。文化程度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递进,担心对方违约发生了从84.62%→84.91%→84.96%→87.50%→100.00%的递增。而担心自己被束缚基本上从15.38%→15.00%→15.04%→12.50%→0的递减。由此可见,文化程度越高对契约农业的理解和认识越深刻。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大契约农业的宣传力度
甘肃老贫地区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等原因,使得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知识极其有限。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情况出乎我们意料,291个农户户主有79.01%的人对订单农业一无所知,但总体而言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订单农业越想了解。所以,政府与媒体应加大对我国偏僻、落后农村居民对契约农业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与减小市场风险方面作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老贫地区居民对契约农业理念的认知并力求积极付诸行动。
4.2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不同。总体而言,文化素质越高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越强烈。而甘肃老贫地区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普遍低下,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新事物和新理念的能力严重不足、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较差、市场竞争和营销意识淡薄,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投入,结合实践,大力发展与农村发展环境相适应的高中和职业高等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设立一些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传统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业农民转变。
4.3 加大政府对契约农业支持宣传力度,引导契约农业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对契约农业支持宣传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加强管理等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契约农业发展,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加快培育契约农业主体即龙头企业及生产大户,真正确立农民及合作社在契约农业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有效推广契约农业,进而切实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壮大本区域具有特色、优势的精细、精品种植业,使其健康、协调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
[2]Warning and Soo Hoo,w.:The Impact of Contract Farming on Income Distribution:Theory and Evidence,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Western Economic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Annual Meetings,June 2000.
[3]Warning,M.and Key,N.:Th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Contract Farming:An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Arachide De Bouche Program in Senegal,World Development,Vol.30,No.2,2002.
[4]Katchova,A.L and Miranda M.J.:Two-step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Farm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marketing Contract Decision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 Economics,2004,86(1).
[基金项目]甘肃老贫地区特色种植业发展模式及实证分析(0911B-02)。
[作者简介]寇凤梅(1973—),女,甘肃渭源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数理经济与区域经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农民文化素质;当归产销行为;契约农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46-02
1 引 言
契约农业可以使农户借助龙头企业获得农副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和市场开发所需的信贷、技术、生产原材料、信息和其他服务,显著降低农产品销售中的不确定风险,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加收入(周立群、曹利群,2001;Warning and Key,2002;Katchova and Miranda,2004;Masakure and Henson,2005),同时能对当地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发产生倍增效益,并降低政府在信贷支持、稳定粮食价格、农业投入补贴、政府研究等公共项目上的支出,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日本、韩国、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和理论都已表明,契约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我国发达地区的1182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契约农业组织模式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5%(李彬、刘明芝,2009),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农业生产依然是一种分散的、以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产品面临很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小规模生产模式,而发展契约农业是完善这种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欠发达地区契约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具有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户对契约农业的认知接受度如何呢?为此笔者以当归的主要产区——甘肃老贫地区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本次调研选择了甘肃老贫地区的漳县、岷县、渭源三个县,通过实地调查、电话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主要了解了本区域当归产业中契约农业的推行状况,期间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297份,废卷6份,有效问卷共计291份。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农民文化素质对当归产销行为及契约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当归产销行为具有直接影响,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不同,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性和模仿性的采购和销售方式。由此可见,本区域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契约农业在甘肃老贫地区的推行具有一定的阻力。
2 甘肃老贫地区当归种植现状
本区域是我国当归的主要产区,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以极其优质而闻名天下。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电话咨询以及实地调查发现:①本区域100%的农户栽种当归,其中当归栽种面积与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占 26.54%、20%~30%占 43.83%,30%~40%占22.22%,40%以上占7.41%。②出售当归收入与家庭农业经济总收入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占24.69%、20%~30%占50.00%,30%~40%占18.52%,40%以上占 6.79%。由此可见,本区域当归种植及其收益对于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十分重要。但是2008—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归出口不畅价格下降导致本区域当归总播种面积有所降低,人均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农民在当归药苗采购、药材销售时往往没有相关合同保护,在具体生产、销售过程中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3 调查的基本情况
农民文化素质是指农民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主要反映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农民文化素质一般以户主的文化程度来衡量(见表1)。
表明甘肃老贫地区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3.1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获得当归药苗的渠道
当归种植首先是药苗的培育,其获得药苗的渠道有,到集贸市场、通过熟人介绍、通过亲戚介绍、到固定农户采购和自家培育等方式(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采购药苗的主要渠道是集贸市场,这就决定了药苗供给者往往不固定,其原因可能是。
(1)育苗农户的育苗规模较小而且对土质要求很高,如果固定向某一个育苗农户购买,当农民需要药苗时,育苗户不一定有药苗供应。
(2)随着文化程度从小学到高中的提高,选择集贸市场购买药苗的农户比例不断增加,高中文化程度中78.95%的农户在集贸市场采购。这些药农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务农经验,对药苗的辨别能力越强,越愿意依靠自己的能力购买品质高的药苗;60%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则选择固定农户,通过走访或电话咨询可知,由于多年读书缺乏务农经验认为在集贸市场中采购有一定风险,从固定农户采购更具有一定的信誉度,这样更能保证药苗的成活率和品质率。40%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则选择自家培育,是由于自己已具备的农业知识可以更好地培育药苗。
(3)农户选择当归药苗供应者的原因主要包括药苗品质、药苗价格、距离远近、赊销和供应者信誉等。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了药苗品质的农户占58.64%、药苗价格占33.95%、距离远近占1.23%、赊销占2.47%、供应者信誉占3.7%。由此可见,采购药苗时药农更关注的是当归的药苗品质,其好坏对药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采购渠道不同,药苗品质有较大区别,所以文化素质高的农民一般是在集贸市场有选择地采购药苗。
3.2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采取的当归出售方式
当归出售方式包括到集贸市场出售、熟人收购、购买商上门收购、药材公司收购等方式。调查表明50.83%的户主通过集贸市场出售、27.16%采取购买商上门收购,两项合计为77.99%。走访发现到集贸市场出售或者等购买商上门收购的农户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强,文化程度越高者谈判能力越强,所以高中文化程度者中有81.25%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出售、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则高达100%,小学以下者为73.07%,而小学只有73.58%。
3.3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状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设计了“您了解契约农业吗?”,包括很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虽然不知道但很想了解四个选项。291个农户中9.26%选择很了解、11.73%选择基本了解、42.59%选择不了解、36.41%选择虽然不知道但很想了解。也就是说只有20.99%的户主了解契约农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契约农业的了解情况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递进,对契约农业很了解的情况也发生了从0→7.55%→8.49%→20.83%→60.00%的递增。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对契约农业越了解。
3.4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采购药苗合同的意愿与忧虑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不同,出售当归时文化程度随着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递进,愿意签订合同的情况也出现了从50%→72.64%→74.53%→87.50%→100.00%的递增的现象。采购药苗愿意签订合同情况也很类似,从53.85%→67.62%→68.47%→72.92%→100%的递增。但是农户在签订合同时有所忧虑,担心签订了合同后对方违约或违约后自己得不到赔偿。文化程度从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递进,担心对方违约发生了从84.62%→84.91%→84.96%→87.50%→100.00%的递增。而担心自己被束缚基本上从15.38%→15.00%→15.04%→12.50%→0的递减。由此可见,文化程度越高对契约农业的理解和认识越深刻。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大契约农业的宣传力度
甘肃老贫地区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等原因,使得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知识极其有限。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了解契约农业的情况出乎我们意料,291个农户户主有79.01%的人对订单农业一无所知,但总体而言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订单农业越想了解。所以,政府与媒体应加大对我国偏僻、落后农村居民对契约农业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与减小市场风险方面作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老贫地区居民对契约农业理念的认知并力求积极付诸行动。
4.2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不同。总体而言,文化素质越高的农民签订出售当归和药苗采购品质保障合同的意愿越强烈。而甘肃老贫地区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普遍低下,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新事物和新理念的能力严重不足、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较差、市场竞争和营销意识淡薄,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投入,结合实践,大力发展与农村发展环境相适应的高中和职业高等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设立一些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传统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业农民转变。
4.3 加大政府对契约农业支持宣传力度,引导契约农业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对契约农业支持宣传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加强管理等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契约农业发展,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加快培育契约农业主体即龙头企业及生产大户,真正确立农民及合作社在契约农业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有效推广契约农业,进而切实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壮大本区域具有特色、优势的精细、精品种植业,使其健康、协调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
[2]Warning and Soo Hoo,w.:The Impact of Contract Farming on Income Distribution:Theory and Evidence,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Western Economic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Annual Meetings,June 2000.
[3]Warning,M.and Key,N.:Th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Contract Farming:An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Arachide De Bouche Program in Senegal,World Development,Vol.30,No.2,2002.
[4]Katchova,A.L and Miranda M.J.:Two-step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Farm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marketing Contract Decision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 Economics,2004,86(1).
[基金项目]甘肃老贫地区特色种植业发展模式及实证分析(0911B-02)。
[作者简介]寇凤梅(1973—),女,甘肃渭源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数理经济与区域经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