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双源CT能谱纯化技术在鼻窦CT扫描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第三代双源CT能谱纯化技术在鼻窦CT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44例行鼻窦CT扫描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能谱纯化组,每组22例,2组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00 kVp、80 mAs(低剂量组)和Sn100 kVp、300 mAs(能谱纯化组).测量2组患者图像的玻璃体、眶脂体和皮肤外空气CT值、噪声,记录设备显示的辐射剂量数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有效剂量品质因子(FOM).组间各部位的CT值、噪声、CNR、FOM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结果 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玻璃体噪声、空气CT值、空气噪声、玻璃体-空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玻璃体CT值(29.27 HU±6.56 HU vs 24.81 HU±6.04 HU,P=0.024)、眶脂体CT值(-106.00 HU±12.95 HU vs-98.05 HU±9.21 HU,P=0.024)、眶脂体噪声(13.41±3.30 vs 15.77±2.78,P=0.014)、玻璃体-眶脂体CNR(10.09±2.31 vs 8.41±2.09,P=0.015)、玻璃体-空气FOM(19403.75±6579.46 vs 42603.89±18014.61,P<0.01)、玻璃体-眶脂体FOM(334.44±157.37 vs 622.89±321.20,P<0.01)及辐射剂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三代双源CT能谱纯化技术在鼻窦CT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同时大幅降低了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能谱CT血管成像(CTA)对下肢不同分段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行下肢动脉能谱CTA的患者,重建50 keV单能量图像,将下肢动脉分为腹髂段、股腘段及膝下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