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散文教学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作为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它占据着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它是人物情感抒发的主要体裁,是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紧密结合的产物。紧扣“这一篇”中作者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是对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及所思的深入体悟,紧扣“这一篇”中作者通过言说对象所传达的独特体验,并借其唤醒、补充学生的个人经验,对于提升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这一篇;言说对象;独特体验;情感;散文教学
  散文是有温度、有热量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下,特殊的情感抒发。散文是作者借助一定的言说对象将个人独特体验与情感进行表达的文体。“这一篇”是散文的代指,非具体到某一篇,而是作者处于不同情境下不同心境的表达,不论是阅读散文还是教学散文,都离不开“这一篇”散文,都始终在“这一篇”散文里头,而不是跑到散文所言说的对象外面去。聚焦“这一篇”散文的言说对象以及作者通过所言说的对象传递的独特经验与情感,并紧扣言说对象与情感的关系,借作者的独特经验调动学生的个人经验,将其紧密融合,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提高學生的体认能力与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
  但现目前散文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最迫在眉睫的是教师在散文教学中不注重对“这一篇”散文中作者的言说对象进行分析把握,而是把作者的言说对象当成理解、感受其他外在对象的工具或跳板,脱离“这一篇”散文本身,使学生随性“借题发挥”,与散文本身所孕育的情思相脱节,从作者在“这一篇”中的独特的情感经验跑到抽象化、概念化的精神和情感中去,将作者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架空。这就使得散文教学教得散:教师没有将“这一篇”中作者的言说对象、个体独特情感与经验很好的融合,也就难以调动学生的个体经验与作者独特经验的共鸣,使学生无法领悟作者独特的情思。
  因此,本文立足于作者“这一篇”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思,试图通过言说对象的深入分析,将对言说对象背后蕴含的作者的独特经验、情感与学生的个人经验、情感相结合,达到言说对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融合,学生作为读者主体与作者、文本之间的融合。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共情,感触作者的情丝,感悟作者对人,对社会,对事物的思考,进而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经验,提升认识、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这一篇”散文的定位
  “这一篇”是王荣生老师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散文教学而言。“这一篇”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对“这一篇”的关注不够,对“这一篇”散文中的言说对象不够集中,在教学中出现分析研究“这一篇”,而跑到另一言说对象中去。同样的,言说对象是作者内在情感的承载体,教学中对“这一篇”散文中言说对象不够集中,那么对作者在这一特殊言说对象背后的独特体验、情感也不能有很好的分析。“这一篇”散文的教学就要集中对“这一篇”散文的言说对象、独特体验与情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切记从“这一篇”跑偏,将“这一篇”作为跳板而引入别的关注对象。
  关于阅读层面王荣生老师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解码,即认字识词,建立符号和语义的链接;第二层是解释,即表层编码、篇章格局与情境模型;第三层是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散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达到学生对作者在“这一篇”散文中的言说对象的理解,对作者在言说对象中所隐含的情感的理解,在对言说对象与情感关系的探究过程中,结合自我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加深对作者在散文中关于人生、社会有个性化的反思与感悟的目标,在认识和理解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关照。
  二、关注“这一篇”的独特经验与语文经验
  在散文中,作者言说的对象客观上来看,大多是日常生活中与人息息相关的人、景或物,是与人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对象,但“这一篇”散文中言说对象是主观化了的,所表现的是作者的独特体验与语文经验,“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也是生活的反映。阅读作者的散文,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阅读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里的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表达。散文的阅读过程,也是作者与读者两种生活对话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深切感受,让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人生经验进行链接,才能顺利地进入作者所表述的情景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作为读者与作者的独特经验不可能达到完全相同,但个体的经验的不同为阅读提供机会,去感受、理解生活经验中与作者共同拥有的体验,没有的或者说不可能拥有的人生经历或经验,丰富与补充学生的人生经验。因此,在“这一篇”散文教学中,将作者与学生作为读者的经验相结合,在明确作者独特经验与语文经验,把握学生阅读“这一篇”散文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一篇”中作者独特经验与语文经验的理解。
  如在朱自清《背影》教学中,作者的言说对象是父亲,是熟悉的人物对象,是作者记录生活经历或体验的生活片段。作者抓住父亲的某一瞬间的动作,某一时刻的行为进行生活化描写,在朴实的言语中传递出深厚的情感。这是作者在他那个时代对与父亲的生活化描绘,是作者生活经验借用语文经验的情感表述。作者父亲的背影在“这一篇”中作为言说对象在散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出现的描绘都是情感不同的表达,第一次是文章一开头作者写到对父亲背影的回忆,为全文奠定哀伤的基调,第二次是看着父亲买橘子,蹒跚越过栅栏的辛酸,第三次是与父亲告别的时候,望着父亲的背影泪眼朦胧,第四次是文章末尾,作者收到父亲的信,眼前浮现父亲的背影。作者通过“这一篇”散文中朴素平实的语言传递出关于父子之间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里传达的浅浅的哀情引起人们的共鸣,是作者独特经验与语文经验的完美结合。四次背影的出现是对言说对象的具体分析,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也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作者在“这一篇”散文中通过言说对象传达出来的独特体验与语文经验进行深入探究,体认作者是如何将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进行整合,表现其特殊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好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对象必定能以情动人。学生作为主体,在阅读散文的同时也会加入个人情感,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时,在此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带领学生回到作者当时的处境,还原当时的情境,带领学生换位思考,去间接体验作者当时的情感,同时通过情境还原,在领悟作者独特经验与语文经验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进行情感迁移,联系生活,使学生深入体味,达到“物我交融”,让学生阅读主体参与文本内部,参与作者生命体验的深处,在阅读散文过程中情感反复积淀、升华,丰富学生生命体验,提升情感领悟能力。
  三、关注“这一篇”的言说对象与情感
  王荣生老师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文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语文学科中的课文不仅仅是学习材料,还是学习对象。”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与把握,将课文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与学习对象。散文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散文教学也应该上的有温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篇”散文进行分析、理解,感受作者通过“这一篇”当中所言说的对象,思考的问题,抒发的情感。散文作为文学作品,具有文质兼美的特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提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中架起与作者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着力关注作者的言说对象,挖掘言说对象背后隐含的独特体验与情感。言说对象是解读作者情感与心境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以借此进入作者的所营造、所建构的情感世界,深入把握作者通过“这一篇”的言说对象所传达出的感情。
  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作者的个人情感与言说对象的结合,是作者在“这一篇”《老王》中通过言说对象“老王”传达出她个人的情感。作者在散文中言说的对象是老王,并且是属于杨绛先生一人眼中的老王,作者杨绛在《老王》这篇回忆性散文中通过描写与老王的交集,作出个人的情感反思。因此,在教學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为言说对象的老王进行分析:他的身份—车夫,他的地位—底层贫困人群的代表,他的处境—身体残疾,他的行为与心肠—善良;对作者在“这一篇”散文中通过言说对象老王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与思考。在这里教师就可以设置“为何作者选择老王作为自己的言说对象,这对于作者情感的表达或表达什么情感有何联系”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去探究“这一篇”散文中作者的言说对象与情感的体验与表达的关系。老王是那个年代处于底层的人物,他身上集贫苦百姓与善良与一身,他是作者人性反思的参照。老王是一位没有亲人,身体残疾,经济条件差的单干户车夫,而在那个年代像老王这样的底层人民很多,但像老王这样善良的人物却并不多,尤其能在自己处于困境时还能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他人担忧。他给杨绛家送冰车费减半,送钱钟书上医院不收费,在临终前送大鸡蛋和香油······而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在当时却是以一种怜悯的姿态对待底层人民—老王。多年后作者的回忆引起了自我反思:老王以真诚的心对待自己,是以一种亲人的身份相待,而自己却以清高的态度,将两人的身份地位拉得巨大。老王的真诚是为了获得平等相待,是为了获得人该有的尊严,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作者由此发出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不安······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在“这一篇”散文中,杨绛先生言说的对象—老王,是抒发作者感受到老王的好心肠之后的所思、所感,是作者借言说对象表达对人生的思量与感悟,对自身行为的反省。
  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言说对象出发,感知不同言说对象背后的情感维度与深度,与作者尽量达到情感的共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指出要求学生“获得对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标都提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散文作为一种表达美的文体,是强烈表现作者眼中的带有独特体验的人、景、物,在散文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注重分析作者在“这一篇”中的言说对象,注重分析作者通过言说对象表现的独特体验与融入于其中的语文经验,沟通学生与作者的经验。
  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时,首先要深入解读文本,深入探究“这一篇”的言说对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分析言说对象的特征对作者情感表达的特殊作用,切忌脱离“这一篇”,而跑到其他的言说对象或其他抽象的与“这一篇”无关的精神和思想,其次深入挖掘作者在“这一篇”中的独特体验与语文经验,了解学生的学情,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这一篇”中反映的作者的独特经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补充学生的缺失的经验,调动学生换位思考,在作者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提高学生与“这一篇”的情感交融,提升学生欣赏、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胡可军.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情感的途径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6)
  [3]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4]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初中时期而言,学习生物这一门学科并不仅仅是因为考试的需求,还因为学习生物能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生命的意义。因此,学好生物不仅仅是学科上的任务,更是学生了解生命的任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常识夹杂其中,这样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初中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块的培养有着非常显著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
期刊
摘要:对于正在长身体而又面临巨大学习压力的高中生来说,提高与发展身体素质,形成强健的体魄,是促进他们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自觉地投身体育活动,使锻炼身体、发展体质成为学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中体育教师要优化体育教学,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突出提高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在开足开好体育课程的同时,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做到运动内容趣味化,运动形
期刊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的洪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充分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资源状态碎片化、共享化的特点,以形式微型化、资源多样化、资源整合化为基本特点,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灵活、自由的学习条件,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至今为止,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优势,在高校英语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
期刊
摘要: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后《说文解字》又对其做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期刊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改变,同时还为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当前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案的编写到教学计划的执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师应该适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环境,提升学生的教师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以及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策略,这两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段时期。小学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刻,所以,小学阶段的每一科教学都非常重要。 小学英语是小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英语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语感作为主要目的。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语篇教学上的一些不足,阻碍了教学目標的实现。笔者通过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是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指出小学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前言  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新课程改革指出小学美术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使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核心素质教育方面现状分析,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期推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助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双创”;核心素养;高职学生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从文化基础、
期刊
摘要:小学体育对是小学课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体魄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作用。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思维,让他们在进行学科学习上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核心素养,使得自己的全方位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现将有关内容公布如下。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学的综合考量标准已
期刊
摘要:以升学作为导向, 根据实际教学实践, 通过归纳总结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探讨教师和学生如何一起有效构建活力课堂。  关键词:升学; 活力课堂; 构建;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所言,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教育振兴, 全民有责;我们的教育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来进行建设。近年来, 我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地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