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教学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形式,是沟通师生之间的“媒介”。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主要系统阐述教师教学语言的知识性、审美性、激励性。
【关键词】语言;审美;知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教师的语言艺术常常制约着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是一门情、理、意、趣相结合的人文学科,它的载体是一篇篇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包罗万象,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和情思。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识,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提出了极大要求。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示范与交际的功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主要从知识性、审美性、激励性三方面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进行阐述。
一、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知识性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职业性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文 雅、有分寸,不讲违背事实的假话,不强词夺理。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只有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之转化为新的知识或技能,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所以,学生能否真正获得知识,始终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初中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以及所处的心理年龄特征,自觉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差。在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很难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口头预习和课外复习。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直接场所,也是他们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教师每一课时的讲解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要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深入学习、理解,钻研教材,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授每一个知识要点。除此之外,教师应在每节课讲授时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研究表明,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越能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学生带有目标性地学习,才能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所具有的价值。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增长,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加紧密,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内容不再是以往单纯的语文知识,而是逐渐和其他学科相联系。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记叙文常常涉及历史、政治问题;知识小品也常涉及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等问题。这些内容的改变对教师语言与知识的要求逐渐加强,教师不能再局限教材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了,应该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力求准确地应付每一个问题,不仅可以维护教师的形象,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但当教师在遇到无法解答的难题时,不应该转移学生的话题,或为学生设置语言陷阱,而应该正视此类现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确告知学生自己的不足,但在下次课堂中应及时告知学生相关答案。
要达到这些要求,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积累、学习,更新知识系统,认真揣摩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文学修养。试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上纵贯古今、横贯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信手拈来,那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影响下,也会提升一个高度。
二、课堂语言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特殊性。语文是一门工具课程,既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又是一门人文课程。所以对语文教师而言,应掌握口语修辞技巧,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达到课堂语言所要求的准确、含蓄、简练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要求。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学用语既要用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用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这就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做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之外,还应用充满情趣和美感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在语文的艺术中去感悟体验文本的艺术形象、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思。
一个人用自己的动作、声音表达澎湃的朝气、果敢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会传达给别人,正如古语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發,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师要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把无声的文字换做有声的语言文字。情动而辞发,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教师只有对文本、学生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熠熠生辉。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整堂课的声音比较轻柔,配乐朗读课文,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清、静、悲凉”的意境,在朗诵过程中,渐渐地把学生带入到浓浓秋意的北平,从而更好地理解郁达夫对古都的眷恋与落寞之情。语文教师在这里沟通了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以言传情,达到言为心声、文见其人的效果。
在语文教材中除去优美的现代文学作品外,还有大量的诗歌文言作品。诗歌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诗歌的语言更严谨、精微。一首诗可能蕴含着国家社稷或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诗歌具有情景美以及语言美。
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应反复对词句进行推敲,寻求最恰当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赏析诗歌所蕴含的意象,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例如于漪老师在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于漪老师语言的描绘,使得诗歌所描绘的夏日西湖骤雨的景色浮现在学生眼前。“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于漪老师又引导学生对“忽”字进行推敲,以此来把握景色的瞬息变幻,让学生如入画中、身临其境。在这节课教学中,于漪老师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领悟到诗歌的内涵,从而产生审美的
【关键词】语言;审美;知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教师的语言艺术常常制约着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是一门情、理、意、趣相结合的人文学科,它的载体是一篇篇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包罗万象,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和情思。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识,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提出了极大要求。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示范与交际的功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主要从知识性、审美性、激励性三方面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进行阐述。
一、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知识性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职业性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文 雅、有分寸,不讲违背事实的假话,不强词夺理。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只有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之转化为新的知识或技能,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所以,学生能否真正获得知识,始终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初中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以及所处的心理年龄特征,自觉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差。在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很难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口头预习和课外复习。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直接场所,也是他们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教师每一课时的讲解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要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深入学习、理解,钻研教材,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授每一个知识要点。除此之外,教师应在每节课讲授时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研究表明,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越能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学生带有目标性地学习,才能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所具有的价值。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增长,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加紧密,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内容不再是以往单纯的语文知识,而是逐渐和其他学科相联系。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记叙文常常涉及历史、政治问题;知识小品也常涉及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等问题。这些内容的改变对教师语言与知识的要求逐渐加强,教师不能再局限教材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了,应该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力求准确地应付每一个问题,不仅可以维护教师的形象,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但当教师在遇到无法解答的难题时,不应该转移学生的话题,或为学生设置语言陷阱,而应该正视此类现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确告知学生自己的不足,但在下次课堂中应及时告知学生相关答案。
要达到这些要求,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积累、学习,更新知识系统,认真揣摩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文学修养。试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上纵贯古今、横贯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信手拈来,那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影响下,也会提升一个高度。
二、课堂语言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特殊性。语文是一门工具课程,既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又是一门人文课程。所以对语文教师而言,应掌握口语修辞技巧,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达到课堂语言所要求的准确、含蓄、简练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要求。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学用语既要用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用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这就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做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之外,还应用充满情趣和美感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在语文的艺术中去感悟体验文本的艺术形象、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思。
一个人用自己的动作、声音表达澎湃的朝气、果敢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会传达给别人,正如古语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發,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师要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把无声的文字换做有声的语言文字。情动而辞发,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教师只有对文本、学生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熠熠生辉。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整堂课的声音比较轻柔,配乐朗读课文,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清、静、悲凉”的意境,在朗诵过程中,渐渐地把学生带入到浓浓秋意的北平,从而更好地理解郁达夫对古都的眷恋与落寞之情。语文教师在这里沟通了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以言传情,达到言为心声、文见其人的效果。
在语文教材中除去优美的现代文学作品外,还有大量的诗歌文言作品。诗歌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诗歌的语言更严谨、精微。一首诗可能蕴含着国家社稷或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诗歌具有情景美以及语言美。
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应反复对词句进行推敲,寻求最恰当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赏析诗歌所蕴含的意象,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例如于漪老师在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于漪老师语言的描绘,使得诗歌所描绘的夏日西湖骤雨的景色浮现在学生眼前。“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于漪老师又引导学生对“忽”字进行推敲,以此来把握景色的瞬息变幻,让学生如入画中、身临其境。在这节课教学中,于漪老师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领悟到诗歌的内涵,从而产生审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