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正范玉庆:别人做紫砂文化,我做文化紫砂
经过几十年古文字书法、篆刻、陶刻的修炼、融合、探索、创新,范玉庆形成了自己古文字陶刻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这些技艺与承载技艺的紫砂相融合,也就完美诠释了他所谓的“文化紫砂”。
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内范玉庆的办公室,多数人会被眼前景象惊呆:一旁书柜内摆满大大小小、各种品类的紫砂器具,琳琅满目;另一旁桌案上铺满铅笔、毛笔,毛刷、放大镜,薄刀、合金钢刀、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让人眼花缭乱。
范玉庆乐享其中。他喜欢坐在窗前,任由漂浮在虚空中的历史尘埃包裹着自己。与大多数研究紫砂文化的人不同,范玉庆表示, “我玩的是文化紫砂。”而他口中的“文化紫砂”,要从他手中的刻刀一篆刻说起。
“从小,我的动手能力就非常强,我有一个同学,他父亲厂里的滑石是化工原料,我们就到滑石堆上去挑滑石,拿回来刻章。那时候没有刀子,滑石很软,就用针刻。后来发现文物店有卖石头、卖刻刀的。我就买来那个刀子刻,就这么自学了刻字。”
那时的范玉庆对于“篆刻”的理解尚处于懵懂状态,只是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热爱,上学时,就经常在抽屉洞里面刻,完全沉浸其中。
终于,1980年元旦,范玉庆在《济南日报》上发表了其第一方篆刻作品“庆祝元旦”。从那以后,他想更加系统地学习篆刻。1981年,一次机缘巧合,他与原济南书协副主席、書法篆刻家朱学德结识,以篆刻刀法中透出的俊爽之气被朱学德一眼相中。
在朱先生的指导下,范玉庆勤学苦练,他的刀法开始有了不同的风采,运笔凌厉,于严谨之中透出空灵之气。
在这之后,范玉庆又拜入著名语言古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门下。蒋先生基本上用古文字入印,刻章的时候用的大部分是金文,所以跟蒋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必须先学古文字。 “书法、篆刻只有以学问为基础,才能写好、刻好;一旦成为挣钱的工具,必将成为工匠。现在出土的资料这么多,不利用好,将对不起这个时代。”先生的教导成为范玉庆终生的艺术追求和道德规范。
跟随蒋先生8年,范玉庆系统地学习了各种古文字,对后来的古文字陶刻在文字学、器型设计、刻制技法、章法布局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如何将古文字篆刻与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想法时时在范玉庆的脑子里打转。
“有一次,去看一个紫砂器展览,发现紫砂器具上面刻有小篆、甲骨文、金文,我就想我是学篆刻的,又喜欢古文字,把古文字、篆刻和紫砂结合,形成一种古文字紫砂,可能是一条路子。”于是,他开始尝试在紫砂上刻古文字、图案,让紫砂器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也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但是搞艺术的人眼睛是独到的。久而久之,范玉庆感觉,一般的紫砂壶无法展现灿烂的古文字的价值。他当机立断: “做紫砂,还得去宜兴。”
“虽然山东也是一个陶瓷大省,陶瓷资源也非常丰富,像鲁青瓷、骨灰瓷、华石瓷、黑陶等,品类非常多。但宜兴紫砂和其他陶瓷不一样,比如说,用紫砂壶泡茶,含氧量比较高,喝起来更舒服:第二,紫砂能使茶叶、茶色增香;第三,器具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就像养宠物一样,你的感情融入到里面了,它也好像具有了生命。”
来到宜兴后,范玉庆却发现尽管书画家的艺术造诣精妙高超,但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能将自己的作品用紫砂的语言表现出来。 “紫砂装饰要求画面与壶的造型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同时兼具工艺美感,如果不根据不同器形作调整,往往会破坏壶的线条与造型。”范玉庆想要做到篆刻与陶刻之间更完美的融合,做到古文化与紫砂的相辅相成。此时,他的另一位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的出现,为他指明了道路。
结识李大师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那以后的十几年间,但逢节假日,范玉庆都来往于山东和宜兴之间,几乎将宜兴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他来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刻紫砂上,假如你看到他出来喝茶了,那肯定是刻得手痉挛了。他非常刻苦,很痴迷地去研究每一把壶以及与它对应的文字。与范大师的合作,把紫砂提高了一个品味。”同为李大师门下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群提到范玉庆,常常赞不绝口。
那段时间,范玉庆不光跟老师学陶刻,还学紫砂的一些特性、砂性、文化、器形设计,而更多的是学李大师的艺德。
人们都说,10年一个画家,20年一个书法家,30年才出一个篆刻家。范玉庆要在篆刻的基础上丰富陶刻的技法,并融书法、绘画、刻字于一体,达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想要学会容易,想要做好却很难。范玉庆右手中指上那个厚厚的老茧就是证明。
“我这两个手大小完全不一样,右手的骨节全部突出了。这是职业病,你下不得那个苦工就得不来那个技法。比如说,往陶器上插刀时,多少度插刀,刻不同的文字是不一样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曾跑到西安碑林里观摩历代工匠刻的碑文。”
经过几十年古文字书法、篆刻、陶刻的修炼、融合、探索、创新,范玉庆形成了自己古文字陶刻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这些技艺与承载技艺的紫砂相融合,也就完美诠释了他所谓的“文化紫砂”。
“用古文字装饰紫砂器,第一,可以欣赏到几千年的古代文字,一看就有一种穿越感;第二,本来这个古文字就是刻在某一种器具上的,如今把它刻在紫砂壶上,更加相得益彰;第三,用同时代的词句、文字相配,可以达到古韵今壶、古文今赏的效果:第四,可以大大提升紫砂器具的价值,正所谓‘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第五,与历史和文化相伴,便是与史相伴,喝茶的时候可以使茶色增香,换句话说,欣赏古文字紫砂壶就和欣赏百年老茶一样,有着无味之味,也就形成了一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如今的范玉庆,作为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将研究、探索、创新、推广中国古文字陶刻看作自己后半生的追求。他想要让古文字陶刻为更多人所熟知,受到更多人的热爱,让那些不可捉摸的历史尘埃在这世间留存更久。
“我现在不保守,别人不会写古文字,我教他怎么写,不会临帖我教他临,只要他喜欢我就帮他。大家知道,中国古文字里面最优美的都是刻在器型上的文字,我现在想致力于在中国陶瓷界、工艺美术界开创古文字陶刻这一新的领域,把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东西展现给现代人看。”
经过几十年古文字书法、篆刻、陶刻的修炼、融合、探索、创新,范玉庆形成了自己古文字陶刻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这些技艺与承载技艺的紫砂相融合,也就完美诠释了他所谓的“文化紫砂”。
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内范玉庆的办公室,多数人会被眼前景象惊呆:一旁书柜内摆满大大小小、各种品类的紫砂器具,琳琅满目;另一旁桌案上铺满铅笔、毛笔,毛刷、放大镜,薄刀、合金钢刀、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让人眼花缭乱。
范玉庆乐享其中。他喜欢坐在窗前,任由漂浮在虚空中的历史尘埃包裹着自己。与大多数研究紫砂文化的人不同,范玉庆表示, “我玩的是文化紫砂。”而他口中的“文化紫砂”,要从他手中的刻刀一篆刻说起。
“从小,我的动手能力就非常强,我有一个同学,他父亲厂里的滑石是化工原料,我们就到滑石堆上去挑滑石,拿回来刻章。那时候没有刀子,滑石很软,就用针刻。后来发现文物店有卖石头、卖刻刀的。我就买来那个刀子刻,就这么自学了刻字。”
那时的范玉庆对于“篆刻”的理解尚处于懵懂状态,只是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热爱,上学时,就经常在抽屉洞里面刻,完全沉浸其中。
终于,1980年元旦,范玉庆在《济南日报》上发表了其第一方篆刻作品“庆祝元旦”。从那以后,他想更加系统地学习篆刻。1981年,一次机缘巧合,他与原济南书协副主席、書法篆刻家朱学德结识,以篆刻刀法中透出的俊爽之气被朱学德一眼相中。
在朱先生的指导下,范玉庆勤学苦练,他的刀法开始有了不同的风采,运笔凌厉,于严谨之中透出空灵之气。
在这之后,范玉庆又拜入著名语言古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门下。蒋先生基本上用古文字入印,刻章的时候用的大部分是金文,所以跟蒋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必须先学古文字。 “书法、篆刻只有以学问为基础,才能写好、刻好;一旦成为挣钱的工具,必将成为工匠。现在出土的资料这么多,不利用好,将对不起这个时代。”先生的教导成为范玉庆终生的艺术追求和道德规范。
跟随蒋先生8年,范玉庆系统地学习了各种古文字,对后来的古文字陶刻在文字学、器型设计、刻制技法、章法布局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如何将古文字篆刻与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想法时时在范玉庆的脑子里打转。
“有一次,去看一个紫砂器展览,发现紫砂器具上面刻有小篆、甲骨文、金文,我就想我是学篆刻的,又喜欢古文字,把古文字、篆刻和紫砂结合,形成一种古文字紫砂,可能是一条路子。”于是,他开始尝试在紫砂上刻古文字、图案,让紫砂器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也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但是搞艺术的人眼睛是独到的。久而久之,范玉庆感觉,一般的紫砂壶无法展现灿烂的古文字的价值。他当机立断: “做紫砂,还得去宜兴。”
“虽然山东也是一个陶瓷大省,陶瓷资源也非常丰富,像鲁青瓷、骨灰瓷、华石瓷、黑陶等,品类非常多。但宜兴紫砂和其他陶瓷不一样,比如说,用紫砂壶泡茶,含氧量比较高,喝起来更舒服:第二,紫砂能使茶叶、茶色增香;第三,器具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就像养宠物一样,你的感情融入到里面了,它也好像具有了生命。”
来到宜兴后,范玉庆却发现尽管书画家的艺术造诣精妙高超,但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能将自己的作品用紫砂的语言表现出来。 “紫砂装饰要求画面与壶的造型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同时兼具工艺美感,如果不根据不同器形作调整,往往会破坏壶的线条与造型。”范玉庆想要做到篆刻与陶刻之间更完美的融合,做到古文化与紫砂的相辅相成。此时,他的另一位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的出现,为他指明了道路。
结识李大师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那以后的十几年间,但逢节假日,范玉庆都来往于山东和宜兴之间,几乎将宜兴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他来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刻紫砂上,假如你看到他出来喝茶了,那肯定是刻得手痉挛了。他非常刻苦,很痴迷地去研究每一把壶以及与它对应的文字。与范大师的合作,把紫砂提高了一个品味。”同为李大师门下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群提到范玉庆,常常赞不绝口。
那段时间,范玉庆不光跟老师学陶刻,还学紫砂的一些特性、砂性、文化、器形设计,而更多的是学李大师的艺德。
人们都说,10年一个画家,20年一个书法家,30年才出一个篆刻家。范玉庆要在篆刻的基础上丰富陶刻的技法,并融书法、绘画、刻字于一体,达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想要学会容易,想要做好却很难。范玉庆右手中指上那个厚厚的老茧就是证明。
“我这两个手大小完全不一样,右手的骨节全部突出了。这是职业病,你下不得那个苦工就得不来那个技法。比如说,往陶器上插刀时,多少度插刀,刻不同的文字是不一样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曾跑到西安碑林里观摩历代工匠刻的碑文。”
经过几十年古文字书法、篆刻、陶刻的修炼、融合、探索、创新,范玉庆形成了自己古文字陶刻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这些技艺与承载技艺的紫砂相融合,也就完美诠释了他所谓的“文化紫砂”。
“用古文字装饰紫砂器,第一,可以欣赏到几千年的古代文字,一看就有一种穿越感;第二,本来这个古文字就是刻在某一种器具上的,如今把它刻在紫砂壶上,更加相得益彰;第三,用同时代的词句、文字相配,可以达到古韵今壶、古文今赏的效果:第四,可以大大提升紫砂器具的价值,正所谓‘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第五,与历史和文化相伴,便是与史相伴,喝茶的时候可以使茶色增香,换句话说,欣赏古文字紫砂壶就和欣赏百年老茶一样,有着无味之味,也就形成了一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如今的范玉庆,作为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将研究、探索、创新、推广中国古文字陶刻看作自己后半生的追求。他想要让古文字陶刻为更多人所熟知,受到更多人的热爱,让那些不可捉摸的历史尘埃在这世间留存更久。
“我现在不保守,别人不会写古文字,我教他怎么写,不会临帖我教他临,只要他喜欢我就帮他。大家知道,中国古文字里面最优美的都是刻在器型上的文字,我现在想致力于在中国陶瓷界、工艺美术界开创古文字陶刻这一新的领域,把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东西展现给现代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