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赴新加坡学习半个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味。过滤一下,印象最深的,还是新加坡的文明。
人的文明。我们上课学习的地点是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添茶倒水的服务生,以及每天陪着我们从驻地到学校来来往往的导游,一举手,一投足,都烙下文明的印记。有一天课间,我起身去洗手间,发现在我们每天课间休息喝茶的地方,有一个穿着整洁蓝色工装的老年人,正蹲着清扫卫生。所有用过的纸杯、抽剩的烟头,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吸引我的是那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仿佛他不是在清扫卫生,而在擦拭什么精密仪器。在新加坡,感受最深的也正是这一点。新加坡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给人的印象都很敬业,且勤勉、低调、守规则,就像这个穿着深蓝色工装的老年人,即使打扫卫生也一丝不苟。
环境的文明。在新加坡,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干净、清爽、美丽,即使在那些角落和旮旯,也看不到一星半点垃圾和纸屑。新加坡被称作是“花园中的城市”“阳光明媚的城市”,真是名不虚传。这个位于赤道以北130多公里的小国,到处是花的海洋,绿色的海洋。讲授“新加坡城市环境保护政策”的博士告诉我们,新加坡拥有完善的废弃物收集系统与环保处理基础设施,政府对环境污染严管重罚,环保教育在新加坡是一种终生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使每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并且身体力行。
新加坡的文明还表现在尊老爱幼上。新加坡74%的国民为华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新加坡政府规定,子女买房,要在靠近父母居住地1.3公里的范围内,离父母的房屋越近,政府给的补贴越高,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年老体弱的父母若有病,子女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老师讲到这里时,我们瞬间心里一热:文明,原来既在外部环境、细枝末节,更存于心灵深处、情感世界。
在新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新加坡的文明之源在哪里?
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上,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陈三五娘’戏文透露,宋元时福建人已下南洋。”文中说,有专家从极可能是“陈三五娘”雏形的“勾栏戏”中,发现宋元时期的戏台上,就已经在唱着闽南人因“年冬荒旱、走在南洋”的社会现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一族是从其祖父辈上离开家乡福建“下南洋”的。而新加坡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开埠不到200年。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开启了英国殖民新加坡的历史。
一晚,我们乘船在新加坡河游览,两岸灯火辉煌,形态各异的高楼大厦林立,宛若置身一幅美妙的图画中。导游介绍,新加坡河两岸,当年是苦力码头,那些以福建人为主的华人苦力,在此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挣扎生存。与新加坡河紧邻的“牛车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顾名思义,这里原来的居民都以牛车拉水饮用。而新加坡的一道美食“肉骨茶”,也与当年码头工人的饭食有关。我们有一天专门慕名去吃了一顿“肉骨茶”:一碗汤里有两块肉骨头,再一碗白饭,一杯茶,这就叫“肉骨茶”。可以想见,这是当年码头搬运工人劳碌一天后的美食。
应该说,英国人治理新加坡,带来了文明的因素。新加坡现在是全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新加坡的著名高中里,有一所“莱佛士初级学院”,即是对这位当年闯荡南洋小岛的英国人的纪念。在新加坡著名旅游点鱼尾狮公园,还有一尊莱佛士铜像,作为新加坡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莱佛士铜像至今为新加坡人所景仰。
但新加坡真正“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迎来富裕与文明,则是在李光耀先生执政以来的近半个世纪。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时,政府成立“建屋发展局”,大力解决国民的“居者有其屋”问题。而现在,在这个仅有710平方公里的岛国,哪里还觅“贫民窟”的踪影?
我找到了答案:新加坡今日的文明,原来是从昔日刻苦耐劳、果敢奋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拼搏中获取和得来的!
最后,我还想到两个人:林语堂和郁达夫。这两位是我十分尊崇的作家,我把他们视作传播文明的使者。有一阵子,林语堂先生曾与鲁迅先生过从甚密,郁达夫先生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知己和朋友。林语堂先生曾是南洋大学(现南洋理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而郁达夫先生则在抗战时期远走南洋。郁达夫在新加坡所作《乱离杂诗》中“满地月明思故国、穷途裘蔽感黄金”“弯弓有待南山虎、拔剑宁惭带上钩”等诗句,表达了一个伟大作家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
人的文明。我们上课学习的地点是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添茶倒水的服务生,以及每天陪着我们从驻地到学校来来往往的导游,一举手,一投足,都烙下文明的印记。有一天课间,我起身去洗手间,发现在我们每天课间休息喝茶的地方,有一个穿着整洁蓝色工装的老年人,正蹲着清扫卫生。所有用过的纸杯、抽剩的烟头,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吸引我的是那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仿佛他不是在清扫卫生,而在擦拭什么精密仪器。在新加坡,感受最深的也正是这一点。新加坡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给人的印象都很敬业,且勤勉、低调、守规则,就像这个穿着深蓝色工装的老年人,即使打扫卫生也一丝不苟。
环境的文明。在新加坡,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干净、清爽、美丽,即使在那些角落和旮旯,也看不到一星半点垃圾和纸屑。新加坡被称作是“花园中的城市”“阳光明媚的城市”,真是名不虚传。这个位于赤道以北130多公里的小国,到处是花的海洋,绿色的海洋。讲授“新加坡城市环境保护政策”的博士告诉我们,新加坡拥有完善的废弃物收集系统与环保处理基础设施,政府对环境污染严管重罚,环保教育在新加坡是一种终生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使每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并且身体力行。
新加坡的文明还表现在尊老爱幼上。新加坡74%的国民为华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新加坡政府规定,子女买房,要在靠近父母居住地1.3公里的范围内,离父母的房屋越近,政府给的补贴越高,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年老体弱的父母若有病,子女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老师讲到这里时,我们瞬间心里一热:文明,原来既在外部环境、细枝末节,更存于心灵深处、情感世界。
在新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新加坡的文明之源在哪里?
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上,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陈三五娘’戏文透露,宋元时福建人已下南洋。”文中说,有专家从极可能是“陈三五娘”雏形的“勾栏戏”中,发现宋元时期的戏台上,就已经在唱着闽南人因“年冬荒旱、走在南洋”的社会现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一族是从其祖父辈上离开家乡福建“下南洋”的。而新加坡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开埠不到200年。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开启了英国殖民新加坡的历史。
一晚,我们乘船在新加坡河游览,两岸灯火辉煌,形态各异的高楼大厦林立,宛若置身一幅美妙的图画中。导游介绍,新加坡河两岸,当年是苦力码头,那些以福建人为主的华人苦力,在此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挣扎生存。与新加坡河紧邻的“牛车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顾名思义,这里原来的居民都以牛车拉水饮用。而新加坡的一道美食“肉骨茶”,也与当年码头工人的饭食有关。我们有一天专门慕名去吃了一顿“肉骨茶”:一碗汤里有两块肉骨头,再一碗白饭,一杯茶,这就叫“肉骨茶”。可以想见,这是当年码头搬运工人劳碌一天后的美食。
应该说,英国人治理新加坡,带来了文明的因素。新加坡现在是全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新加坡的著名高中里,有一所“莱佛士初级学院”,即是对这位当年闯荡南洋小岛的英国人的纪念。在新加坡著名旅游点鱼尾狮公园,还有一尊莱佛士铜像,作为新加坡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莱佛士铜像至今为新加坡人所景仰。
但新加坡真正“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迎来富裕与文明,则是在李光耀先生执政以来的近半个世纪。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时,政府成立“建屋发展局”,大力解决国民的“居者有其屋”问题。而现在,在这个仅有710平方公里的岛国,哪里还觅“贫民窟”的踪影?
我找到了答案:新加坡今日的文明,原来是从昔日刻苦耐劳、果敢奋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拼搏中获取和得来的!
最后,我还想到两个人:林语堂和郁达夫。这两位是我十分尊崇的作家,我把他们视作传播文明的使者。有一阵子,林语堂先生曾与鲁迅先生过从甚密,郁达夫先生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知己和朋友。林语堂先生曾是南洋大学(现南洋理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而郁达夫先生则在抗战时期远走南洋。郁达夫在新加坡所作《乱离杂诗》中“满地月明思故国、穷途裘蔽感黄金”“弯弓有待南山虎、拔剑宁惭带上钩”等诗句,表达了一个伟大作家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