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实施新课标的目的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但我们现在仍存在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的情况。在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造成的氛围里,许多地方的语文教育,以试卷和教学参考书为准绳,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而简单的评判标准,则抑制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
在讲授《爱莲说》一文时,就遇到了这样的疑问:本文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那写菊花、牡丹到底是正衬,还是反衬呢?
关于这一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关于《爱莲说》中的衬托的写法有这么一段话:
衬托的运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可以区分为高衬、低衬,或正衬、反村;有时则无法区分。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但“菊之爱”究竟属于何种衬托,就很难说清。“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前一重意义来看,本文作者与之相反,他不赞成避世,而主张入世;从后一重意义来看,则“菊之爱”与“莲之爱”亦似有相同之处。据此,我们不妨说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许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至于这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大可不必去管它。
既然“菊之爱”衬托“莲之爱”“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大可不必去管它”。那么不把“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看做是反衬又有何不可呢?“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而教学过程中学生却恰恰在这里产生争论,不少学生并不赞同其为反衬。
有关资料把“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看做是反衬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牡丹代表着那种追逐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世态。而持反对意见的这些学生对牡丹并不是抱贬低的态度,他们认为:牡丹代表着美好、富贵,美好、富贵没什么不好,否则也不会把它定为国花。自1978年以来,邓爷爷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其目的不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吗?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经济正在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走向了小康,最起码走在大街上,看到的不再是一片蓝色、绿色、黑色的海洋,而是一片花团锦簇。城乡,不再是红墙绿瓦的平房,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商店林立。琳琅满目;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街道干净,万紫千红……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一切不正是牡丹的追求吗?难道对追求美好的生活也要给予否定吗?再说,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就一定要富国强民,这是中国的历史所明证了的。
既然“世人甚爱牡丹”,就必定有它的可爱之处。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追求的,为了追求它而不择手段固然不可取,但如果追求的是全民族的富贵,以天下为己任,这难道也不可取吗?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不正是让全国人民过上牡丹般富贵的生活吗?
难道你能对学生的这些见解给予否定吗?所以我说:古文新解又有何妨?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那些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学习成绩优良,在周围的人眼里绝对是乖孩子的学生。通常只能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学生本来就缺乏对学习和生活做出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生的学习是“他主”的,被动的。如果当时老师简单地否定了他们的看法,那么,刚刚萌发的自觉意识和反应就会被扼杀。
而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一致,也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不一致。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去寻找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
结果,同学们发现:
第一,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爱好和平、幸福的生活,追求美好事物。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定为市花,并将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25日定为牡丹花会。1994年,在全国推选“国花”活动中,牡丹一举夺魁,荣登首选提名“国花”的宝座。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第二,牡丹有着劲骨刚心,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精神。
毛泽东就曾在不少地方称赞过牡丹,提倡“牡丹精神”。
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曾指示把住所院里的盆花都撤了,惟独留下几株大牡丹。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留下牡丹,他却说要树立一个对立面。并讲起了故事,唐朝有个武则天,有一天她下了道命令,叫御花园的百花在一个早上统统开放。其它的都遵命开了,惟有牡丹不开。武则天一见大怒,喝令太监把牡丹连根掘起,推出午门斩首。结果刀劈不折,斧砍不断,又架火烧,也烧不死,无可奈何,只得弃置路旁。而牡丹却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 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于是,我就把它请到这里来了。
牡丹劲骨刚心,不畏强暴,勇往直前,正是毛泽东所提倡的精神。
面对学生查找资料后,对牡丹的这些认识,难道我们能对他们进行否定吗?
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关系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探究性阅读,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莲”之更高境界的:莲与牡丹、菊的区别在于它所追求的不仅是花的美丽,还有果实的芳香。它不但开花,还结果。它的果实藏在淤泥中,从不向人们炫耀,默默奉献着自己。这就是莲所追求的事业。
学生们也很赞同这样的看法。在学校举行的插花比赛中将《爱莲说》的这一理解运用进去了,命名为“果实的事业”,并取得了一等奖,可谓学以致用了。
因此,古为今用,新时代有新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又有何妨?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所以,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思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培养并保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萌发的自觉意识和反应;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但我们现在仍存在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的情况。在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造成的氛围里,许多地方的语文教育,以试卷和教学参考书为准绳,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而简单的评判标准,则抑制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
在讲授《爱莲说》一文时,就遇到了这样的疑问:本文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那写菊花、牡丹到底是正衬,还是反衬呢?
关于这一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关于《爱莲说》中的衬托的写法有这么一段话:
衬托的运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可以区分为高衬、低衬,或正衬、反村;有时则无法区分。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但“菊之爱”究竟属于何种衬托,就很难说清。“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前一重意义来看,本文作者与之相反,他不赞成避世,而主张入世;从后一重意义来看,则“菊之爱”与“莲之爱”亦似有相同之处。据此,我们不妨说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许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至于这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大可不必去管它。
既然“菊之爱”衬托“莲之爱”“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大可不必去管它”。那么不把“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看做是反衬又有何不可呢?“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而教学过程中学生却恰恰在这里产生争论,不少学生并不赞同其为反衬。
有关资料把“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看做是反衬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牡丹代表着那种追逐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世态。而持反对意见的这些学生对牡丹并不是抱贬低的态度,他们认为:牡丹代表着美好、富贵,美好、富贵没什么不好,否则也不会把它定为国花。自1978年以来,邓爷爷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其目的不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吗?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经济正在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走向了小康,最起码走在大街上,看到的不再是一片蓝色、绿色、黑色的海洋,而是一片花团锦簇。城乡,不再是红墙绿瓦的平房,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商店林立。琳琅满目;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街道干净,万紫千红……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一切不正是牡丹的追求吗?难道对追求美好的生活也要给予否定吗?再说,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就一定要富国强民,这是中国的历史所明证了的。
既然“世人甚爱牡丹”,就必定有它的可爱之处。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追求的,为了追求它而不择手段固然不可取,但如果追求的是全民族的富贵,以天下为己任,这难道也不可取吗?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不正是让全国人民过上牡丹般富贵的生活吗?
难道你能对学生的这些见解给予否定吗?所以我说:古文新解又有何妨?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那些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学习成绩优良,在周围的人眼里绝对是乖孩子的学生。通常只能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学生本来就缺乏对学习和生活做出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生的学习是“他主”的,被动的。如果当时老师简单地否定了他们的看法,那么,刚刚萌发的自觉意识和反应就会被扼杀。
而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一致,也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不一致。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去寻找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
结果,同学们发现:
第一,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爱好和平、幸福的生活,追求美好事物。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定为市花,并将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25日定为牡丹花会。1994年,在全国推选“国花”活动中,牡丹一举夺魁,荣登首选提名“国花”的宝座。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第二,牡丹有着劲骨刚心,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精神。
毛泽东就曾在不少地方称赞过牡丹,提倡“牡丹精神”。
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曾指示把住所院里的盆花都撤了,惟独留下几株大牡丹。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留下牡丹,他却说要树立一个对立面。并讲起了故事,唐朝有个武则天,有一天她下了道命令,叫御花园的百花在一个早上统统开放。其它的都遵命开了,惟有牡丹不开。武则天一见大怒,喝令太监把牡丹连根掘起,推出午门斩首。结果刀劈不折,斧砍不断,又架火烧,也烧不死,无可奈何,只得弃置路旁。而牡丹却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 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于是,我就把它请到这里来了。
牡丹劲骨刚心,不畏强暴,勇往直前,正是毛泽东所提倡的精神。
面对学生查找资料后,对牡丹的这些认识,难道我们能对他们进行否定吗?
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关系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探究性阅读,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莲”之更高境界的:莲与牡丹、菊的区别在于它所追求的不仅是花的美丽,还有果实的芳香。它不但开花,还结果。它的果实藏在淤泥中,从不向人们炫耀,默默奉献着自己。这就是莲所追求的事业。
学生们也很赞同这样的看法。在学校举行的插花比赛中将《爱莲说》的这一理解运用进去了,命名为“果实的事业”,并取得了一等奖,可谓学以致用了。
因此,古为今用,新时代有新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又有何妨?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所以,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思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培养并保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萌发的自觉意识和反应;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