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体验到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探索奥秘离不开独立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是否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数学学习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来,数学课堂是越来越活了,更热闹了……但欣喜的背后也有隐忧。由于过分的强调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以至于满足了学生浅层的愉悦,却丢失了真正有价值的体验与思考。
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正在慢慢地缺失。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课堂游离于生活
脱掉数学知识已经老化、过时的“旧衣”,换上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新装”,孩子们的思维必将焕发出无限活力。然而,由于教师不太会整合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只是简单地搬进课堂,往往由于找不准生活资源和数学学习的结合点,直接导致了数学课堂仍然游离于生活之外。
原因之二:激趣停留于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过程。”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于是“无激趣不成课堂”,教师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些留于表面、热热闹闹的刺激,不但没有焕发学生对课堂的热爱,反而因内容浅显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
原因之三:合作冲淡了自主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合作的机会比过去明显增多了。不可否认,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发展和拓宽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但是,部分教师只要遇到疑问,无论难易,均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再说”。这样无疑不利于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原因之四:能力和知识的失调
有些教师总认为,没有知识就不成为数学,知识越多越好。因此,在课堂内外,他们就一味地去训练孩子,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算”,让他们去“做”。可是,回过头来我们依然发现课堂越来越沉闷,孩子们的思维也不是他们期待地那样火花四射。其实,这些教师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学生还没有具备掌握知识的工具的能力,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塞给了他。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们被迫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枣下去,开始时就不舒服了,以后生起病来,无论什么都不能吃了……”
在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缺失原因的同时,溯本求源,也从另外一面启发了我们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建议一: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师
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有着一个浓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有待于教师去呵护和点燃。“用思考唤醒思考”,只有用教师的智慧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比如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努力思考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并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个“点”,这个“点”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孩子们的思维之花也从这里绽放。请记住:只有用思考来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建议二: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当他们获得成功时,那种喜悦和自豪不仅成为今后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是他们捍卫的荣誉与尊严。智慧的教师就应当想办法让这种欲望成为习惯。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并不断指导、帮助与激励,逐渐使孩子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形式是多样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日志就是一种很好的平台。
这样的日志有很多。在教学中,我教给他们写日志的方法,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写,渐渐地,他们把写日志当成了一种习惯,这实际上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
建议三:手尖智慧是数学课堂永恒的旋律
“手”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手脑结合,是学生智慧的源泉。记得有一次调研测试,有一道关于对圆柱与转化后的长方体之间的联系的实际应用题。我们班正确率只有37.8%。当时统计下来,我就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课堂教学中,当时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这一部分知识时,由于动手操作不够深入,致使学生空间思维无法展开。
手尖智慧是数学课堂永恒的旋律,留给学生操作的空间,就是给一片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创设“愤、悱”的情境,以一系列的启发过程,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达到思维紧张而活泼的境界。
建议四:重视内部言语能力的培养
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有密切联系的一种高级言语形态。它的重要特点是:先想后说或先想后做。内部言语的主要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例如:在回答问题时,必须先考虑怎样回答;在演算习题时,必须先考虑运算的层次、方式方法等。
当然,教学是丰富和多样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总之,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真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悟、体验和实践数学。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来,数学课堂是越来越活了,更热闹了……但欣喜的背后也有隐忧。由于过分的强调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以至于满足了学生浅层的愉悦,却丢失了真正有价值的体验与思考。
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正在慢慢地缺失。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课堂游离于生活
脱掉数学知识已经老化、过时的“旧衣”,换上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新装”,孩子们的思维必将焕发出无限活力。然而,由于教师不太会整合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只是简单地搬进课堂,往往由于找不准生活资源和数学学习的结合点,直接导致了数学课堂仍然游离于生活之外。
原因之二:激趣停留于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过程。”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于是“无激趣不成课堂”,教师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些留于表面、热热闹闹的刺激,不但没有焕发学生对课堂的热爱,反而因内容浅显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
原因之三:合作冲淡了自主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合作的机会比过去明显增多了。不可否认,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发展和拓宽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但是,部分教师只要遇到疑问,无论难易,均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再说”。这样无疑不利于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原因之四:能力和知识的失调
有些教师总认为,没有知识就不成为数学,知识越多越好。因此,在课堂内外,他们就一味地去训练孩子,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算”,让他们去“做”。可是,回过头来我们依然发现课堂越来越沉闷,孩子们的思维也不是他们期待地那样火花四射。其实,这些教师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学生还没有具备掌握知识的工具的能力,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塞给了他。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们被迫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枣下去,开始时就不舒服了,以后生起病来,无论什么都不能吃了……”
在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缺失原因的同时,溯本求源,也从另外一面启发了我们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建议一: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师
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有着一个浓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有待于教师去呵护和点燃。“用思考唤醒思考”,只有用教师的智慧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比如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努力思考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并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个“点”,这个“点”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孩子们的思维之花也从这里绽放。请记住:只有用思考来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建议二: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当他们获得成功时,那种喜悦和自豪不仅成为今后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是他们捍卫的荣誉与尊严。智慧的教师就应当想办法让这种欲望成为习惯。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并不断指导、帮助与激励,逐渐使孩子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形式是多样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日志就是一种很好的平台。
这样的日志有很多。在教学中,我教给他们写日志的方法,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写,渐渐地,他们把写日志当成了一种习惯,这实际上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
建议三:手尖智慧是数学课堂永恒的旋律
“手”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手脑结合,是学生智慧的源泉。记得有一次调研测试,有一道关于对圆柱与转化后的长方体之间的联系的实际应用题。我们班正确率只有37.8%。当时统计下来,我就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课堂教学中,当时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这一部分知识时,由于动手操作不够深入,致使学生空间思维无法展开。
手尖智慧是数学课堂永恒的旋律,留给学生操作的空间,就是给一片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创设“愤、悱”的情境,以一系列的启发过程,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达到思维紧张而活泼的境界。
建议四:重视内部言语能力的培养
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有密切联系的一种高级言语形态。它的重要特点是:先想后说或先想后做。内部言语的主要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例如:在回答问题时,必须先考虑怎样回答;在演算习题时,必须先考虑运算的层次、方式方法等。
当然,教学是丰富和多样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总之,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真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悟、体验和实践数学。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