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放初期,他凭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作为全国道路养护工人的代表,于1956年获得全国第一批劳动模范称号,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他没有什么学历,却凭着自己的好学和钻研,先后研究发明了现代塔吊的雏形“杠杆吊板法”和自动清洁汽车的原型“马拉清扫车”;他遭受了挫折,却依然拼劲十足,将天津市武清区的雍阳宾馆建设成为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的高级宾馆,时任天津市市委书记的李瑞环还前去参观访问并与他会谈。他就是李景禄。而今,已经80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社区当中,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默默地做着奉献。
翻开天津市武清区区志,有一位老人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印象深刻,他就是首批“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李景禄,本刊记者于4月赶赴天津武清区寻找这位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楷模。
“李老爷子在我们武清是个名人,他把雍阳宾馆搞得非常好,很有名啊。老爷子人很好,爱管闲事。”在武清区的一辆出租车上,司机李德秋告诉记者。我们来到了李景禄所住的小区,这里草木青青,环境幽雅。
“你们好啊!我是李景禄。”刚进入房门,李老爷子就神采奕奕地向记者走来。在李景禄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大幅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20出头,浓眉大眼,脸庞白净,胸前佩戴着4枚奖章,双眼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这位帅小伙就是当年获奖时的李景禄。他指着相片中的奖章说:“这是当时天津市、国家交通部以及党中央分别授予的,中间那个奖章是交通部部长章伯钧颁发的,最上面的那个白色奖章是‘全国先进工作者’。”
与德国公路主席切磋铺路技艺
李景禄,天津人,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青苑县。解放前期出生贫困的他在河北省蠡县大百尺区工所先是给人家做饭,后来担任了通讯员。解放后,由于在养路工作中表现积极,年仅21岁他就担任了京塘国道管理局第二养路工区区长。
“当时修筑公路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现代化机器设备,全靠人工完成。当时搅拌沥青和石子时由于高温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刺激眼睛,工作效率很低,每天只能炒料1立方米。所以那时我就将圆底锅换成平底锅,一个炒石子另一个加热沥青,等到石子炒好后将其扣到另一个灶上,同时还可以和运料、铺油等联合作业,工作效率由原来的每天1立方米激增到每天16立方米~18立方米,而且还避免了沥青飞溅损伤皮肤的情况发生。”仅此一项发明,就为国家节约了20余万元工程款,工期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4个多月。这项技术在当时没有铺路机的情况下已经很先进了。为此,当时德国公路主席翟福德(音)还会见了李景禄。
不仅如此,李景禄发明的“杠杆吊板法”还解决了厚重水泥板的搬运问题。解放初期,修路用的水泥板长、宽各1米,厚18厘米,重达200多公斤,要靠4个人才能抬动,而且天气冷时根本无法移动。通过使用“杠杆吊板法”,200多公斤的水泥板只要两人就可以轻松抬动,而且还使施工受天气的影响程度降到了最低,打破了冬天不能修路的常规。这让人不禁想起现在常用的“塔吊”。
李景禄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重活、难活抢着干,熟悉李景禄的人都说他是“拼命三郎”。他出身贫农、文化程度不高,“是因为我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才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李老骄傲地说道。
1956年,27岁的李景禄凭借着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精神、忘我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工作思想和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全国国道管理的楷模,被第一批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
那是我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刻
1956年4月28日,李景禄与全国其他先进工作者受邀来到中南海,并在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当时我们来到中南海吃饭、看戏、参观,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当听到毛主席和周总理马上要接见我们时,每个人的心都沸腾了。”李老激动地说,“那是我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刻!毛主席和周总理穿着银灰色大衣,走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一握手,那时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主席、总理他们那种伟人的气质在那一刻我们都能够深深感受到。我们当中有一位同志跟毛主席握手后3天没洗手。”
“休息的时候,我们还看了梅兰芳主演的《霸王别姬》,那时因为自身文化修养不高,看不懂他表演的京剧,不过还是很热闹的。当时还举办了舞会,那时人们的思想哪有现在这么开放,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没跳。”李老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讲述着当时的情况,时不时还模仿几句。“5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劳动节游行,我们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480多名工人代表扛着大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从北京回来,李景禄成了武清区的“明星”,各单位争相邀请他作演讲、介绍工作经验、描述主席和总理接见的场景,并传达中央的指示和精神。
当年的回忆只剩下毛毯了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当年的奖章时,李老直摇着头叹气:“前几年搬家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我还让我孙子给我找了好几天也没找见,实在可惜。”
此时,李景禄的老伴拿出一条毛毯给记者看,她说:“这就是当时获奖后颁发的奖品,现在都过去52年了。”这是一条暗红色的毛毯,保存得十分完好,看上去还比较新,在毛毯的底部还清晰地写着“全国先进工作者奖品”。
李老向记者介绍道:“当时的奖品还有一个箱子,这条毛毯我们没舍得用几回,就一直保存着,它是那个时代工作经历的见证。”
“当时在中南海我们还跟主席和总理照相了,但是那时一张照片要3元钱,我当时一个月工资才18元,要养活全家,所以没有要。”说到此处,老人流露出一点遗憾。
此时,一只鹩哥从阳台上飞进来落在老人的身边,像是安慰老人似的发出了悦耳的叫声,李老慈爱地叫着鸟儿的名字将其放到笼中,然后对记者说:“这鸟会学人说话,现在我在家没事就养养花、逗逗鸟,儿女孙子们都已经各有所成,我现在感觉到自己很幸福、很满足,没有什么要求了。”
“虽然与这个奖章有关的实物不多了,但是它一直激励着我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特点,国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只讲奉献不求个人回报。”李景禄朴实的话语听来是那么铿锵有力。
聪明小伙的蜕变
1956年以后,获得荣誉的李景禄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发明的“活钩簸箕倒土法”,替代了原来运送土料用的圆形篮子,采用簸箕形式的篮筐大大提高了效率;他发明了清扫道路时用的“马拉清扫车”,利用车轴转动带动扫帚进行清扫,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这样的话工人们就不会很累啦。现在北京、天津城市清洁用的清扫汽车就是我发明的那种,只不过马车换成了汽车。”如今,“李景禄马拉清扫车”的升级版依然在工作着。
然而在“文革”中,他却遭到批斗,后又被下放到农村,一直到1970年才调到当时的县招待所工作。在那里,李景禄并没有受到“文革”遭遇的影响,依然拼命地去工作。
他说:“我这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上过几年学。小时候家里特穷,上不起学,参加了工作后才慢慢自学了一些文化,但是我爱动脑子,因为穷孩子能有工作已经很知足了,所以对于工作上的事情就比较用心,工作也很努力,干一行就爱一行。”
后来县招待所要改建为雍阳宾馆,“雍阳宾馆要修建成中式复古的四合院建筑,而图纸设计描绘却需要3年时间,但是我们要当年投产开业,所以我们到北京故宫去参观,将其建筑的各种结构和装饰拍成照片,然后让木工等专业人员根据照片研究其结构、尺寸、用料等等,确定后放大复制,这样将时间大大缩短,工程提前完成,而且还节省了经费。”李景禄解说着他的另一大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景禄将当时只有30余间客房和一间只可同时容纳5桌人就餐的县招待所,发展成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住宿,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的雍阳宾馆。李景禄因建设雍阳宾馆四合院的“百日工程”和成功经验,受到了当时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的高度评价。
1994年,李景禄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并没有真的清闲下来,而是坚持服务社会,自愿到一些新开张的饭店帮助他们培养人才,一直干到70岁。
幸福像花儿一样
如今,80岁的李景禄每天早晚坚持锻炼身体,《新闻联播》和军事节目是他的最爱。老人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动不动地看《参考消息》,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李老说:“我每天看《新闻联播》要关心国内外发生的事件,军事节目让我了解国家的军事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
在李景禄平静的生活中还发生过一件让人不平静的事。2003年,武清区工会不承认“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全国劳动模范”待遇,这让李景禄老人感到疑惑。当时李景禄听孙子李方说武清区的全国劳模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他就致电武清区工会主席询问情况,并让其打电话给全国总工会确认此事。“后来北京方面说当时1956年还没有‘全国劳模’这一奖项,到1958年后才有的,1956年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就是‘全国劳模’的前身,这才确认了我也是全国劳动模范。”李老说这些时有些激动。
随着年龄增大,李老身体上的毛病越来越多,去医院的次数不断增加,吃药的种类也不断增多,这样的经济负担让老人逐渐承受不了。李老说:“我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基本上全部买药了,老伴又没有退休金,而‘全国劳模’每年可以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另加500元的补助金,这时候我才真正享受到‘劳动模范’的待遇。”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据李老讲,原来当时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只颁发了一些奖品,再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补助,一直到2003年。而低调的李景禄老人也没有过多地去炫耀这些荣誉,哪怕到了新单位雍阳宾馆他也没向任何人提起过,用李老的话说:“那时身体也健康,没有毛病,干吗要给组织添麻烦呢?”
2006年,同样发生了一件让李景禄感动万分的事情。这一年他的老伴不幸得了肺癌,需要很大一笔花销去做手术,武清区工会知道这件事情后,向李景禄老人资助了5000元,“当时我很感激武清区工会,为此我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他们。”说着李老拿出了那封感谢信,上面朴素的话语却承载着李老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李景禄老人义务承担起小区居委会的调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卫生检查小组和党员生活小组中的一些工作,“我爱管闲事,哪儿出了事情我就去帮帮忙。”如今每当武清区的发展需要进言献策时,区里领导都要前来问问李景禄老人的意见。
当问他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时,李老不假思索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幸福,很知足,没有什么困难,党和国家对我已经很好了。”
记者问道:“您觉得现在的青年和您当时那会的青年有什么不同?”李老说:“那时我们的偶像是为国家奉献的英雄们,大家都在讲爱国,讲为人民服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较强,我们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荣誉。而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更多以个人为中心,追求物质上的东西,缺少我们那会儿的奉献精神。”
翻开天津市武清区区志,有一位老人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印象深刻,他就是首批“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李景禄,本刊记者于4月赶赴天津武清区寻找这位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楷模。
“李老爷子在我们武清是个名人,他把雍阳宾馆搞得非常好,很有名啊。老爷子人很好,爱管闲事。”在武清区的一辆出租车上,司机李德秋告诉记者。我们来到了李景禄所住的小区,这里草木青青,环境幽雅。
“你们好啊!我是李景禄。”刚进入房门,李老爷子就神采奕奕地向记者走来。在李景禄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大幅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20出头,浓眉大眼,脸庞白净,胸前佩戴着4枚奖章,双眼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这位帅小伙就是当年获奖时的李景禄。他指着相片中的奖章说:“这是当时天津市、国家交通部以及党中央分别授予的,中间那个奖章是交通部部长章伯钧颁发的,最上面的那个白色奖章是‘全国先进工作者’。”
与德国公路主席切磋铺路技艺
李景禄,天津人,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青苑县。解放前期出生贫困的他在河北省蠡县大百尺区工所先是给人家做饭,后来担任了通讯员。解放后,由于在养路工作中表现积极,年仅21岁他就担任了京塘国道管理局第二养路工区区长。
“当时修筑公路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现代化机器设备,全靠人工完成。当时搅拌沥青和石子时由于高温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刺激眼睛,工作效率很低,每天只能炒料1立方米。所以那时我就将圆底锅换成平底锅,一个炒石子另一个加热沥青,等到石子炒好后将其扣到另一个灶上,同时还可以和运料、铺油等联合作业,工作效率由原来的每天1立方米激增到每天16立方米~18立方米,而且还避免了沥青飞溅损伤皮肤的情况发生。”仅此一项发明,就为国家节约了20余万元工程款,工期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4个多月。这项技术在当时没有铺路机的情况下已经很先进了。为此,当时德国公路主席翟福德(音)还会见了李景禄。
不仅如此,李景禄发明的“杠杆吊板法”还解决了厚重水泥板的搬运问题。解放初期,修路用的水泥板长、宽各1米,厚18厘米,重达200多公斤,要靠4个人才能抬动,而且天气冷时根本无法移动。通过使用“杠杆吊板法”,200多公斤的水泥板只要两人就可以轻松抬动,而且还使施工受天气的影响程度降到了最低,打破了冬天不能修路的常规。这让人不禁想起现在常用的“塔吊”。
李景禄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重活、难活抢着干,熟悉李景禄的人都说他是“拼命三郎”。他出身贫农、文化程度不高,“是因为我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才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李老骄傲地说道。
1956年,27岁的李景禄凭借着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精神、忘我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工作思想和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全国国道管理的楷模,被第一批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
那是我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刻
1956年4月28日,李景禄与全国其他先进工作者受邀来到中南海,并在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当时我们来到中南海吃饭、看戏、参观,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当听到毛主席和周总理马上要接见我们时,每个人的心都沸腾了。”李老激动地说,“那是我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刻!毛主席和周总理穿着银灰色大衣,走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一握手,那时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主席、总理他们那种伟人的气质在那一刻我们都能够深深感受到。我们当中有一位同志跟毛主席握手后3天没洗手。”
“休息的时候,我们还看了梅兰芳主演的《霸王别姬》,那时因为自身文化修养不高,看不懂他表演的京剧,不过还是很热闹的。当时还举办了舞会,那时人们的思想哪有现在这么开放,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没跳。”李老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讲述着当时的情况,时不时还模仿几句。“5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劳动节游行,我们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480多名工人代表扛着大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从北京回来,李景禄成了武清区的“明星”,各单位争相邀请他作演讲、介绍工作经验、描述主席和总理接见的场景,并传达中央的指示和精神。
当年的回忆只剩下毛毯了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当年的奖章时,李老直摇着头叹气:“前几年搬家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我还让我孙子给我找了好几天也没找见,实在可惜。”
此时,李景禄的老伴拿出一条毛毯给记者看,她说:“这就是当时获奖后颁发的奖品,现在都过去52年了。”这是一条暗红色的毛毯,保存得十分完好,看上去还比较新,在毛毯的底部还清晰地写着“全国先进工作者奖品”。
李老向记者介绍道:“当时的奖品还有一个箱子,这条毛毯我们没舍得用几回,就一直保存着,它是那个时代工作经历的见证。”
“当时在中南海我们还跟主席和总理照相了,但是那时一张照片要3元钱,我当时一个月工资才18元,要养活全家,所以没有要。”说到此处,老人流露出一点遗憾。
此时,一只鹩哥从阳台上飞进来落在老人的身边,像是安慰老人似的发出了悦耳的叫声,李老慈爱地叫着鸟儿的名字将其放到笼中,然后对记者说:“这鸟会学人说话,现在我在家没事就养养花、逗逗鸟,儿女孙子们都已经各有所成,我现在感觉到自己很幸福、很满足,没有什么要求了。”
“虽然与这个奖章有关的实物不多了,但是它一直激励着我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特点,国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只讲奉献不求个人回报。”李景禄朴实的话语听来是那么铿锵有力。
聪明小伙的蜕变
1956年以后,获得荣誉的李景禄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发明的“活钩簸箕倒土法”,替代了原来运送土料用的圆形篮子,采用簸箕形式的篮筐大大提高了效率;他发明了清扫道路时用的“马拉清扫车”,利用车轴转动带动扫帚进行清扫,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这样的话工人们就不会很累啦。现在北京、天津城市清洁用的清扫汽车就是我发明的那种,只不过马车换成了汽车。”如今,“李景禄马拉清扫车”的升级版依然在工作着。
然而在“文革”中,他却遭到批斗,后又被下放到农村,一直到1970年才调到当时的县招待所工作。在那里,李景禄并没有受到“文革”遭遇的影响,依然拼命地去工作。
他说:“我这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上过几年学。小时候家里特穷,上不起学,参加了工作后才慢慢自学了一些文化,但是我爱动脑子,因为穷孩子能有工作已经很知足了,所以对于工作上的事情就比较用心,工作也很努力,干一行就爱一行。”
后来县招待所要改建为雍阳宾馆,“雍阳宾馆要修建成中式复古的四合院建筑,而图纸设计描绘却需要3年时间,但是我们要当年投产开业,所以我们到北京故宫去参观,将其建筑的各种结构和装饰拍成照片,然后让木工等专业人员根据照片研究其结构、尺寸、用料等等,确定后放大复制,这样将时间大大缩短,工程提前完成,而且还节省了经费。”李景禄解说着他的另一大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景禄将当时只有30余间客房和一间只可同时容纳5桌人就餐的县招待所,发展成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住宿,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的雍阳宾馆。李景禄因建设雍阳宾馆四合院的“百日工程”和成功经验,受到了当时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的高度评价。
1994年,李景禄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并没有真的清闲下来,而是坚持服务社会,自愿到一些新开张的饭店帮助他们培养人才,一直干到70岁。
幸福像花儿一样
如今,80岁的李景禄每天早晚坚持锻炼身体,《新闻联播》和军事节目是他的最爱。老人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动不动地看《参考消息》,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李老说:“我每天看《新闻联播》要关心国内外发生的事件,军事节目让我了解国家的军事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
在李景禄平静的生活中还发生过一件让人不平静的事。2003年,武清区工会不承认“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全国劳动模范”待遇,这让李景禄老人感到疑惑。当时李景禄听孙子李方说武清区的全国劳模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他就致电武清区工会主席询问情况,并让其打电话给全国总工会确认此事。“后来北京方面说当时1956年还没有‘全国劳模’这一奖项,到1958年后才有的,1956年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就是‘全国劳模’的前身,这才确认了我也是全国劳动模范。”李老说这些时有些激动。
随着年龄增大,李老身体上的毛病越来越多,去医院的次数不断增加,吃药的种类也不断增多,这样的经济负担让老人逐渐承受不了。李老说:“我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基本上全部买药了,老伴又没有退休金,而‘全国劳模’每年可以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另加500元的补助金,这时候我才真正享受到‘劳动模范’的待遇。”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据李老讲,原来当时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只颁发了一些奖品,再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补助,一直到2003年。而低调的李景禄老人也没有过多地去炫耀这些荣誉,哪怕到了新单位雍阳宾馆他也没向任何人提起过,用李老的话说:“那时身体也健康,没有毛病,干吗要给组织添麻烦呢?”
2006年,同样发生了一件让李景禄感动万分的事情。这一年他的老伴不幸得了肺癌,需要很大一笔花销去做手术,武清区工会知道这件事情后,向李景禄老人资助了5000元,“当时我很感激武清区工会,为此我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他们。”说着李老拿出了那封感谢信,上面朴素的话语却承载着李老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李景禄老人义务承担起小区居委会的调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卫生检查小组和党员生活小组中的一些工作,“我爱管闲事,哪儿出了事情我就去帮帮忙。”如今每当武清区的发展需要进言献策时,区里领导都要前来问问李景禄老人的意见。
当问他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时,李老不假思索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幸福,很知足,没有什么困难,党和国家对我已经很好了。”
记者问道:“您觉得现在的青年和您当时那会的青年有什么不同?”李老说:“那时我们的偶像是为国家奉献的英雄们,大家都在讲爱国,讲为人民服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较强,我们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荣誉。而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更多以个人为中心,追求物质上的东西,缺少我们那会儿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