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愿意亲手试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投其所好。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几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好动、思维能力弱等特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低年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认识自然数“1”的教学中,我仿照课本上的图,在教室前方布置了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一名学生坐在课桌前,手拿铅笔在桌子上写字,桌上放一个文具盒,一本练习本,一支铅笔。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观察:这些东西的个数都相同吗?这个数是几呢?待学生回答后,把东西拿走,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给这个同学送一个文具盒,一本练习本,一支铅笔。
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处于教材内容所设定的情境中,通过具体事例,抽象出自然数“1”的概念,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
再如一年级的“统计”一课,教材安排是让学生统计各种花的数量,再是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我就把这些教学环节编成了一个故事: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很多小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小白兔送来了各种颜色的鲜花,小白兔高兴极了,拿出各种好吃的水果招待大家。然后让学生帮小白兔统计花、吃水果的人数。这样,通过统计,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学生整节课自始至终兴趣浓厚。
二、重视操作,调动思维
陶行知说:“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可见动手动脑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进行演示和操作,指导他们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并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学生刚入学时,我就让学生每人准备“圆形、三角形、小棒”等,向他们提出摆放学具的具体要求。如教学大于号、小于号时,先让学生整齐地摆出6个圆形,每个圆形要放均匀,并在下面摆出4个三角形,要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圆形,这样学生摆成以下图形:
○○○○○○
△△△△
使学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6>4或4<6。
又如在教学进位加法“26 38”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笔算基础,可以列出竖式。但由于各位数相加满十是新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出26根小棒,再在其下面摆出38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然后让学生讨论先加什么,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摆法后,我启发学生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有14根,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4根单根的小棒。结合摆的结果,在竖式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写“4”,在横线上面的十位上写“1”,表示新捆的一捆,也就是“进上一个十”。然后再看十位,把进上来的“1”与十位上的数加在一起一共是“6”,最后得“64”。
经过这样的操作与思考,既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训练语言,促进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思维的过程和认识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之,语言的磨练也将促进思维的更加精确。所以,我认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启蒙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更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8的组成”时,我让学生用8根小棒分一分,先让学生自己说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易拉罐、茶叶筒、笛子等,说说它们共同的特征——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并且大小一样。在教了“0”的认识时,书上出现了三幅插图,我就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这样学生就能很正确地列出算式,而且加深理解“0”的含义,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如教学8 3=□时,要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怎样加这件事,可叙述为:先将3分成2和1,8加2得10,10加1得11。结合图与算式还要叙述为:原来有8支蓝粉笔,又添上3支黄粉笔,现在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经过“原来……又添上……现在……”这样条理化的叙述,不仅渗透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而且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把手、眼、口、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让学生去听、去想、去說、去读、去写,从而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也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低年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认识自然数“1”的教学中,我仿照课本上的图,在教室前方布置了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一名学生坐在课桌前,手拿铅笔在桌子上写字,桌上放一个文具盒,一本练习本,一支铅笔。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观察:这些东西的个数都相同吗?这个数是几呢?待学生回答后,把东西拿走,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给这个同学送一个文具盒,一本练习本,一支铅笔。
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处于教材内容所设定的情境中,通过具体事例,抽象出自然数“1”的概念,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
再如一年级的“统计”一课,教材安排是让学生统计各种花的数量,再是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我就把这些教学环节编成了一个故事: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很多小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小白兔送来了各种颜色的鲜花,小白兔高兴极了,拿出各种好吃的水果招待大家。然后让学生帮小白兔统计花、吃水果的人数。这样,通过统计,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学生整节课自始至终兴趣浓厚。
二、重视操作,调动思维
陶行知说:“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可见动手动脑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进行演示和操作,指导他们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并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学生刚入学时,我就让学生每人准备“圆形、三角形、小棒”等,向他们提出摆放学具的具体要求。如教学大于号、小于号时,先让学生整齐地摆出6个圆形,每个圆形要放均匀,并在下面摆出4个三角形,要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圆形,这样学生摆成以下图形:
○○○○○○
△△△△
使学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6>4或4<6。
又如在教学进位加法“26 38”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笔算基础,可以列出竖式。但由于各位数相加满十是新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出26根小棒,再在其下面摆出38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然后让学生讨论先加什么,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摆法后,我启发学生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有14根,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4根单根的小棒。结合摆的结果,在竖式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写“4”,在横线上面的十位上写“1”,表示新捆的一捆,也就是“进上一个十”。然后再看十位,把进上来的“1”与十位上的数加在一起一共是“6”,最后得“64”。
经过这样的操作与思考,既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训练语言,促进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思维的过程和认识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之,语言的磨练也将促进思维的更加精确。所以,我认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启蒙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更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8的组成”时,我让学生用8根小棒分一分,先让学生自己说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易拉罐、茶叶筒、笛子等,说说它们共同的特征——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并且大小一样。在教了“0”的认识时,书上出现了三幅插图,我就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这样学生就能很正确地列出算式,而且加深理解“0”的含义,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如教学8 3=□时,要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怎样加这件事,可叙述为:先将3分成2和1,8加2得10,10加1得11。结合图与算式还要叙述为:原来有8支蓝粉笔,又添上3支黄粉笔,现在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经过“原来……又添上……现在……”这样条理化的叙述,不仅渗透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而且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把手、眼、口、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让学生去听、去想、去說、去读、去写,从而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也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