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抗虫红花标记杂交棉鲁HB标杂—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述了优质红花标记杂交棉鲁HB标杂-5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特有的红花性状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田间区分真假F1代杂交种子。
  关键词:杂交棉;鲁HB标杂-5;红花标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37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09-02
  鲁HB标杂-5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具有红花性状标记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12020号)。该品种纤维品质优,铃大,出苗好,长势较强,吐絮畅,易采摘。
  1亲本来源
  鲁HB标杂-5为红花标记品种间F1代杂交抗虫棉。母本为自育的优质转基因抗虫棉GK52系,是以海陆杂交优质品系鲁原343为母本、GK19为父本杂交并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大铃、抗虫及高衣分新品系;父本为红花标记抗虫棉HBR26系,是本课题组以野生比克氏棉转育而来的陆地棉红花大基斑纯合系B8为母本,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9号为父本和轮回亲本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HB红花标记抗虫棉新品系,该系株型稍紧,纤维品质优。
  2选育方法与过程
  针对转基因杂交棉的纤维品质改良,我们在亲本选育过程中重点加强了纤维品质的考察和利用。通过优势测配筛选出高优势杂交组合,成功地利用红花性状作为标记性状,方便、快捷、直观地鉴定F1代种子纯度,并可在田间随时剔除假杂种,最终将海岛棉、陆地棉和比克氏棉三者的性状结合在一起,育成了优质、抗虫、抗病、具HB标记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2005年连续对双亲进行自交纯化和回交转育,2005年以GK52系为母本、HBR26系为父本配制一代杂交种,并同时进行品系比较和多点鉴定试验。2009~2010年推荐参加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2012年审定命名为鲁HB标杂-5。2010年获得黄河流域棉区转基因生产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0)第130号]。
  3特征特性
  鲁HB标杂-5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28 天。出苗好,苗壮,长势强,全生育期长势稳健。植株塔形,叶功能好,叶片中等大小,花冠粉红色,基部有紫红斑,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株高121 cm,第一果枝节位77节,果枝数138个,单株结铃219个,铃重68 g,霜前衣分402%,籽指116 g,霜前花率935%。
  该品种纤维品质突出。2009~2010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HVICC)测试:纤维主体长度310 mm,断裂比强度330 cN/tex,马克隆值45,整齐度862%,纺纱均匀性指数1638,适纺高支纱。
  4产量表现
  在2009~2010年山东省棉花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中,2009年平均公顷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4265、4 1790、1 7955 kg和1 7010 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19%、124%、110%和117%;2010年平均公顷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8295、3 5520、1 5030 kg和1 4070 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44%、164%、137%和156%。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8565、3 5970、1 5915 kg和1 4925 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04%、146%、86%和123%。连续三年的区试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为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棉新品种。
  5栽培技术要点
  51适时播种
  黄河流域棉区3月底至4月初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4月中旬播种,露地直播棉田4月20日前后播种。播前注意晒种,造好墒,力争一播全苗。
  52适当稀植
  该杂交种植株较松散,丰产性好,个体增产潜力大,前期营养生长旺盛,架子大,应适当稀植,以充分发挥其单株的增产潜力。高肥水地块24~30万株/hm2,中等肥水地块32~36万株/hm2,旱薄地38万株/hm2以上,具体视地力和管理水平等情况而定。
  53简化施肥
  首先要重施有机肥作底肥,播种时在两垄中间每公顷沟施氮磷钾(23∶11∶6)缓控释复混肥600~750 kg,同时每公顷增施75 kg硼肥、15 kg锌肥。后期依据田间长势,补施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54适度化控
  该品种前期生长稳健,进入花铃期后长势明显加快。应根据长势现蕾时每公顷用缩节胺75~150 g,蕾期用225~300 g,初花期用300~375 g,打顶后7天左右用450 g,喷施植株中上部,抑制赘芽和无效蕾的生长,同时抑制顶部果枝因生长过快造成的遮阴郁闭,以达到封顶的目的。
  55及时整枝
  第一果枝明显出生后,及时打掉果枝以下叶枝,保留全部真叶。6月10日以前的早蕾结合整枝去掉,7月15~20日打顶(要一叶一心)。为控制封行程度,中部果枝碰头时,有条件的可在顶部果枝长到3~5个蕾时,及时打边心,可促使棉株多结铃、结大铃。
  56病虫害防治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应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棉盲蝽和烟飞虱等非靶标害虫。当蚜虫(卷叶率5%)、棉盲蝽象(百株10头)、红蜘蛛(被害5%)等害虫的数量达到防治标准时,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防治。该品种叶功能好,长势较强,特别应加强棉盲蝽和烟飞虱的防治。根据其发生特点,应采取统防统治的策略,一般是多家棉农联合统一防治,防止转移,同时清除田间杂草也是减少发生几率的有效措施。枯(黄)萎病重病地块不宜种植。
  57中后期其它管理
  中后期以预防涝灾为主,平整沟底,保证雨后能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及时去除下部老叶空枝,减少郁蔽。阴雨天要抢摘熟铃和黄铃。持续阴雨过后要及时松土和叶面喷肥。遇旱及时浇水直至9月上旬。
  6适宜种植区域
  该杂交种植株较松散,丰产性好,个体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耐病性较好。适宜在山东棉区高肥水纯作棉田或棉麦(菜)间套棉田种植。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化学除草剂的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降低化学除草剂残留危害的对策,从而为化学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发展历程;分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82.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26-04  化学除草剂已广泛用于农田耕地、森林、草原、城市绿化区等除草。有的除草剂对所有杂草都有灭生作用,但由于其药害残留严重,而不能应
期刊
摘要:利用2000~2008年4月21日~10月20日≥10℃积温资料,对河北省棉花熟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结果表明:中熟区向北大幅度扩展,中早熟区北移而面积缩小,早熟区向北扩展。通过河北省由南向北三个地区种植不同熟性品种试验发现,在覆膜条件下,同属中熟棉区的冀南应试种中晚熟品种,而冀中应种植中熟品种,作为早熟区的冀东应种植早熟品种。  关键词:气温升高;地膜覆盖;熟区划分;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S5
期刊
摘要: 从卫星搭载的玉米自交系鲁原3624自交后代中选育出1份雄性不育突变体。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花粉镜检对其育性进行鉴定,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了不育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另通过测交、正反交、回交以及自交对不育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不育突变材料雄穗无任何花药外露,花药内基本无可染花粉粒,且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均能稳定遗传,属于隐性单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  关键词:玉米;太空诱变
期刊
摘要:为研究速溶甘蓝粉的加工工艺,对影响喷雾干燥甘蓝粉品质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80℃,均质压力为20 MPa,均质2次,添加总固形物含量60%的麦芽糊精作为助干剂,喷雾效果较好,进一步通过流化床造粒,可得到冲调性较好的甘蓝固体饮料。经此工艺加工的甘蓝粉营养损失小,速溶性好。  关键词:喷雾干燥;甘蓝粉;工艺  中图分类号:TS255.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河北省承德市果园多为山地果园,由于区域气候、地形、生物、植被差异显著,成土条件复杂,土壤类型较丰富,但相对土壤瘠薄。为提高承德市果品的产量、质量和总体生产水平,选择了3个不同规模、不同果树品种的果园为试点,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对其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施用土壤调理剂后结果树新稍生长量较大,产量随施用量递增,其中3 kg/株施用量效果最为明显,使用土壤调理剂对果树幼树有促生长作用,以08 kg
期刊
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沟施地蚜灵、地鹰拌种、高巧种衣剂机械包衣、高巧+普尊混合种衣剂机械包衣均对花生出苗无显著影响;各处理对蚜虫有明显的防效,药后25天不同处理防效为700%~830%;药后55天防效为402%~613%,其中地蚜灵、高巧、高巧+普尊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显著高于地鹰。不同药剂的增产幅度为24%~75%。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结果,各药剂在花生荚果和土壤中
期刊
摘要:我国是农业用水大户,农业灌溉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论述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利用问题,以期为节水农业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水分;节水农业  中图分类号:S512.1+10.6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41-04  水作为物质运输、合成和转化的媒介物质参与作物的整个生
期刊
摘要:研究了吡虫啉在金银花、大青叶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及消解动态。样品经乙腈提取,再经NH2柱净化,用U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在金银花中的半衰期为171~158 d,在大青叶中的半衰期为245~197 d,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在金银花及大青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3%~831%、818%~8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5%~63%、31%~50%。  关键词:吡虫啉;
期刊
摘要:滨梅(Prunus maritima Marshall) 是蔷薇科李属的一种耐盐果树。滨梅既可在逆境中生长,又可保护环境,用于海岸沙滩等环境修复和沙丘固定;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食用,用于果品、色素加工。滨梅较易栽培,可通过播种、扦插、分株、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获得大量苗木。  关键词:滨梅;特性;用途;栽培  中图分类号:Q949.751.8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各地逐步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本文就济南市在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进行探讨,为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R282(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23-03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瑰宝,是中药方剂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