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受到媒体和学者关注。本文以央视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作品为例,从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叙述节奏、意象选取等方面分析央视“留守儿童”报道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节奏;意象选取
一、多视角叙事凸显主题
零度焦点叙事是指叙述者无固定视角,不受视域限制,如同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世间一切。叙事灵活,全方位、全景式的叙述。旁白作为视听新闻作品中最典型的全知视角,旁白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可以根据情节发展和叙述需要对事件进展进行直接告知,在跨越时间跨度、合理调度素材方面具备其他叙述视角不可比拟的优势。央视“留守儿童”的报道中,旁白串起了整个片子的叙述脉络,灵活地改变和转移叙述视角。
内焦点叙事是指以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叙述者,叙述者是事件的主导參与者或者目击者。内焦点叙事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作品《留守儿童》和《留守空巢》中,留守儿童亲自讲述了独自生活或跟爷爷奶奶生活的经历,这是内焦点叙事。留守儿童叙述自己的经历,使得报道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带有很强的真实感,更能能引起观众共鸣。
外焦点叙事是指叙述者象一台摄像机那样客观记录事情的表象,不追溯事情的历史背景,不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在《留守空巢》中,外视角叙事是用画面直接表达,例如留守儿童赵丽与羊玩、赵丽远望空山和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墙上贴满心愿卡,这些画面没有旁白,用画面直接表达了留守儿童孤寂的内心和渴望父母陪伴的心情。
二、叙事结构顺畅分明
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体现思路、线索、情感、逻辑等;外部结构则是表现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在《留守儿童》中有两条结构线,一条是由“困难、孤独、关爱”报道主题凝聚起来的内部结构,另一条是由采访多个留守儿童串联起来的外部结构。
《留守儿童》和《留守空巢》分别叙述了多个留守儿童不同的生活状况,有的是自己独立生活,有的是姐妹或兄弟一起生活,有的是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作品以对多个留守儿童的采访作为外线,以“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内线。在叙事过程中,前后呼应,叙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改善方式,叙事结构自然顺畅、层次分明。
作品《留守儿童,为什么没留老师的命》以“事件产生的原因”为内在结构,以事件回顾、主持人解读和嘉宾评述为外部结构,作品《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怎么查?》以四川省留守兒童人数的排查工作情况作为内线,以采访排查进展、主持人就排查工作的述评和嘉宾点评作为外线,叙述了留守儿童排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策略。作品《知道了有多少留守儿童,然后呢?》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为内线,以采访贵州毕节市留守儿童的状况、主持人点评和嘉宾解读为外部结构,叙述了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的一系列方法。
三、叙事节奏详略得当
对叙事时距的运用是叙述者表达自己主观意图的一种叙事策略,文本篇幅的长短说明叙述者希望唤起的注意程度。叙事有两个时间序列,一是故事本身的时间,二是说故事的时间。
把握叙事节奏,有利于唤起受众的注意。故事时间是指事件发生、发展实际消耗的时间。文本时间是指作品展现该故事所用的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关系形成了叙事节奏。作品《留守儿童》是40分钟,重点讲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精神状态等。叙事节奏与表达意图紧密相关,反映了主体对事实的理解和传播意图。作品《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分别在40分钟里形成了详略得当的叙事节奏,展现了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的日常活动,展示了留守儿童的自立、孤独和渴望父母关爱。
《新闻1+1》作品《留守儿童,为什么没留老师的命》、《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怎么查?》、《知道了有多少留守儿童,然后呢?》分别在23分钟内回顾了事件的内容,从原因和解决方式两个方面探讨了留守儿童问题。《新闻1+1》的“留守儿童”作品采用了主持人评论和嘉宾评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持人和嘉宾分别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23分钟的作品中,既有事件的简单梳理,又有对相关人的采访;既有主持人的述评,又有专家的见解;叙事节奏详略得当,观点清晰并有建设性。
四、选取意象表达情感
“意”是主体的思想、价值、情感。“象”是客观事物。意象强调的是主体运用物象表达感情。叙事中选取意象,表达情感,能统摄立意,深化主题。视听新闻报道的情感表达要寓于客观叙述的字里行间,防止无情或滥情。以象说话,借物抒情,情感表达更自然更深刻。
画面意象有自然意象、人物意象、社会意象等。在作品《留守儿童》和《留守空巢》中,简陋的窗户、黑暗的屋子等画面表现了留守儿童艰苦的生活条件;看空山和跟羊玩等画面展示了留守儿童的孤寂之情;家里墙上父母的名字和学校墙上的心愿卡等画面表达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视觉效果意象有线条光影、色彩、蒙太奇等,多用在节目开头、过渡、结尾。色彩是视听作品的暗线,色彩的变动会带动受众心理的变化。央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条件的报道中,运用了黑、灰等沉暗色调,让新闻观众感受到留守儿童艰苦的生活状况。运用黑暗屋子中微弱的灯光意象,增强了作品主题的表达。音响意象有对话、解说、配乐等,音响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视听作品的表达氛围。在作品《留守儿童》中,展示小朋友在学校过生日的画面时,插穿了温馨的音乐,使得整个作品把“留守儿童渴望温馨陪伴”的主题得到很好地表达。
央视“留守儿童”报道选取了经典意象深刻、自然、真诚地表达了情感。但是报道中也存在不少留守儿童流泪的采访画面。与流泪的采访画面相比,选取意象表达情感,更加自然、深刻,更能减少对留守儿童情感的伤害。
结语
央视“留守儿童”报道中运用了多视角叙事讲述了有关留守儿童的故事,以“孤寂、困难、关爱”主题凝聚在报道中,通过有序地人物转换形成了顺畅分明的叙事结构。央视“留守儿童”报道有“去标签化”的趋向,例如在作品《知道了有多少留守儿童,然后呢?》中,“留守儿童之家”定义为“阳光少年之家”,“留守儿童档案”定义为“阳光少年档案”。媒体在今后报道留守儿童时,应注重“去标签化”的报道;可以通过对比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展现留守儿童坚强的一面,而非只是“标签化”地报道留守儿童孤僻的一面。
“留守儿童”报道应把握好个案报道的度,避免不公正的报道对留守儿童造成塑造二次伤害。《留守儿童,为什么没留老师的命》用个案塑造“留守儿童不爱老师”的群体形象,有些偏颇。实际上,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爱,在心理上很依赖和热爱老师。春节和“六一”儿童节是央视“留守儿童”报道的高峰期,建议增加“留守儿童”的系列报道,并非只在节日时关注留守儿童。在报道“改善留守生活状况的举措”时,除了学校关爱、志愿者服务等,应为留守儿童呼吁法律保护途径。此外,可以增加群体叙事和外焦点的比重,增强了作品主题的表达力度。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郜琪:《论电视媒介对农村留守现象的报道——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吉林大学,2014年。
【关键词】:留守儿童;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节奏;意象选取
一、多视角叙事凸显主题
零度焦点叙事是指叙述者无固定视角,不受视域限制,如同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世间一切。叙事灵活,全方位、全景式的叙述。旁白作为视听新闻作品中最典型的全知视角,旁白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可以根据情节发展和叙述需要对事件进展进行直接告知,在跨越时间跨度、合理调度素材方面具备其他叙述视角不可比拟的优势。央视“留守儿童”的报道中,旁白串起了整个片子的叙述脉络,灵活地改变和转移叙述视角。
内焦点叙事是指以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叙述者,叙述者是事件的主导參与者或者目击者。内焦点叙事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作品《留守儿童》和《留守空巢》中,留守儿童亲自讲述了独自生活或跟爷爷奶奶生活的经历,这是内焦点叙事。留守儿童叙述自己的经历,使得报道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带有很强的真实感,更能能引起观众共鸣。
外焦点叙事是指叙述者象一台摄像机那样客观记录事情的表象,不追溯事情的历史背景,不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在《留守空巢》中,外视角叙事是用画面直接表达,例如留守儿童赵丽与羊玩、赵丽远望空山和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墙上贴满心愿卡,这些画面没有旁白,用画面直接表达了留守儿童孤寂的内心和渴望父母陪伴的心情。
二、叙事结构顺畅分明
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体现思路、线索、情感、逻辑等;外部结构则是表现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在《留守儿童》中有两条结构线,一条是由“困难、孤独、关爱”报道主题凝聚起来的内部结构,另一条是由采访多个留守儿童串联起来的外部结构。
《留守儿童》和《留守空巢》分别叙述了多个留守儿童不同的生活状况,有的是自己独立生活,有的是姐妹或兄弟一起生活,有的是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作品以对多个留守儿童的采访作为外线,以“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内线。在叙事过程中,前后呼应,叙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改善方式,叙事结构自然顺畅、层次分明。
作品《留守儿童,为什么没留老师的命》以“事件产生的原因”为内在结构,以事件回顾、主持人解读和嘉宾评述为外部结构,作品《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怎么查?》以四川省留守兒童人数的排查工作情况作为内线,以采访排查进展、主持人就排查工作的述评和嘉宾点评作为外线,叙述了留守儿童排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策略。作品《知道了有多少留守儿童,然后呢?》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为内线,以采访贵州毕节市留守儿童的状况、主持人点评和嘉宾解读为外部结构,叙述了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的一系列方法。
三、叙事节奏详略得当
对叙事时距的运用是叙述者表达自己主观意图的一种叙事策略,文本篇幅的长短说明叙述者希望唤起的注意程度。叙事有两个时间序列,一是故事本身的时间,二是说故事的时间。
把握叙事节奏,有利于唤起受众的注意。故事时间是指事件发生、发展实际消耗的时间。文本时间是指作品展现该故事所用的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关系形成了叙事节奏。作品《留守儿童》是40分钟,重点讲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精神状态等。叙事节奏与表达意图紧密相关,反映了主体对事实的理解和传播意图。作品《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分别在40分钟里形成了详略得当的叙事节奏,展现了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的日常活动,展示了留守儿童的自立、孤独和渴望父母关爱。
《新闻1+1》作品《留守儿童,为什么没留老师的命》、《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怎么查?》、《知道了有多少留守儿童,然后呢?》分别在23分钟内回顾了事件的内容,从原因和解决方式两个方面探讨了留守儿童问题。《新闻1+1》的“留守儿童”作品采用了主持人评论和嘉宾评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持人和嘉宾分别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23分钟的作品中,既有事件的简单梳理,又有对相关人的采访;既有主持人的述评,又有专家的见解;叙事节奏详略得当,观点清晰并有建设性。
四、选取意象表达情感
“意”是主体的思想、价值、情感。“象”是客观事物。意象强调的是主体运用物象表达感情。叙事中选取意象,表达情感,能统摄立意,深化主题。视听新闻报道的情感表达要寓于客观叙述的字里行间,防止无情或滥情。以象说话,借物抒情,情感表达更自然更深刻。
画面意象有自然意象、人物意象、社会意象等。在作品《留守儿童》和《留守空巢》中,简陋的窗户、黑暗的屋子等画面表现了留守儿童艰苦的生活条件;看空山和跟羊玩等画面展示了留守儿童的孤寂之情;家里墙上父母的名字和学校墙上的心愿卡等画面表达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视觉效果意象有线条光影、色彩、蒙太奇等,多用在节目开头、过渡、结尾。色彩是视听作品的暗线,色彩的变动会带动受众心理的变化。央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条件的报道中,运用了黑、灰等沉暗色调,让新闻观众感受到留守儿童艰苦的生活状况。运用黑暗屋子中微弱的灯光意象,增强了作品主题的表达。音响意象有对话、解说、配乐等,音响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视听作品的表达氛围。在作品《留守儿童》中,展示小朋友在学校过生日的画面时,插穿了温馨的音乐,使得整个作品把“留守儿童渴望温馨陪伴”的主题得到很好地表达。
央视“留守儿童”报道选取了经典意象深刻、自然、真诚地表达了情感。但是报道中也存在不少留守儿童流泪的采访画面。与流泪的采访画面相比,选取意象表达情感,更加自然、深刻,更能减少对留守儿童情感的伤害。
结语
央视“留守儿童”报道中运用了多视角叙事讲述了有关留守儿童的故事,以“孤寂、困难、关爱”主题凝聚在报道中,通过有序地人物转换形成了顺畅分明的叙事结构。央视“留守儿童”报道有“去标签化”的趋向,例如在作品《知道了有多少留守儿童,然后呢?》中,“留守儿童之家”定义为“阳光少年之家”,“留守儿童档案”定义为“阳光少年档案”。媒体在今后报道留守儿童时,应注重“去标签化”的报道;可以通过对比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展现留守儿童坚强的一面,而非只是“标签化”地报道留守儿童孤僻的一面。
“留守儿童”报道应把握好个案报道的度,避免不公正的报道对留守儿童造成塑造二次伤害。《留守儿童,为什么没留老师的命》用个案塑造“留守儿童不爱老师”的群体形象,有些偏颇。实际上,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爱,在心理上很依赖和热爱老师。春节和“六一”儿童节是央视“留守儿童”报道的高峰期,建议增加“留守儿童”的系列报道,并非只在节日时关注留守儿童。在报道“改善留守生活状况的举措”时,除了学校关爱、志愿者服务等,应为留守儿童呼吁法律保护途径。此外,可以增加群体叙事和外焦点的比重,增强了作品主题的表达力度。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郜琪:《论电视媒介对农村留守现象的报道——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吉林大学,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