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然后呢?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高考已过,伴随着高校录取工作,“寒门再难出贵子”话题又被提及。而一些人更将这种讨论引向深入,认为是阶层的固化影响到了教育的质量,因为,作为阶层流动最大通道的高考制度,很难再像以前一样,能为寒门子弟提供向上流动的通途。
  我在此想提出的是,倘若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那么今后的教育趋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援引一组数据。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参加高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4.8%。这个数字后来逐渐上升,随着1999年启动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录取率一直攀升。2016年,录取率高达82.15%。这是包括本专科高校的录取率,那么本科录取率呢?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参加高考人数同样是940万,仅全国本科院校就计划招生372萬人,招生率高达39.57%。也就是说,全国考生10个人中有4个可以考上本科。
  这意味着什么?上大学的难度,比40年前要低太多了,因为学位增加的速度大大高于考生增加的速度。高考这条曾经被誉为“独木桥”的道路,已成了康庄大道。也就是说:高考作为一种社会人才优胜劣汰的工具的作用,大大减低了。
  这其实是个好事,表明我们这个社会更多元化了,选择的机会更多了。然而,这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高考录取率连年上升,本应意味着升学空间增加,竞争减少,但为什么孩子们的负担却连年加重,家长的焦虑愈来愈严重?
  有人说,正是因为上大学的机会多了,高等教育的含金量降低了,所以家长无法抓住能够让自己孩子在竞争中胜出的那一个点—最后只能向着最好的大学各种拼爹拼房。
  我认为不对。不是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吗?即使上了最好的大学,随着阶层固化的加剧,好大学并不就意味着好工作,好学位并不意味着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这在40年前甚至是20年前的金科玉律,到了今天已是过去式。
  还有人说:因为中小学之间竞争太激烈了,学校之间为了抢夺教育资源拼升学率,老师之间为了竞争绩效也拼升学率。
  这个观点指出了现行教育体制下一个重要的却常常被忽视的变量:学校的竞争。本来在体制下,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利益的纠结。本来简单的教学关系,也就是师生关系,加入了其他三个变量之后,变得越加难以把控,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升学率定输赢。升学率高了,家长有面子、焦虑减轻了;老师绩效提高了;学校牌子响了,资源和生源增加了;行政部门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教育质量,有了把控感。而学生的需求反而被放在了最后一位。
  这个循环往复的游戏中,学校特别是中学花了许多精力来抢夺最好的生源,无形中加剧了应试竞争的激烈甚至是惨烈程度—尽管这种激烈或是惨烈已经被国家越来越加大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所稀释,却无可奈何地在中学阶段被重新加剧了。这样一来,被牺牲的反而是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时间,进而是身心健康—他们本来可以快快乐乐不用很辛苦就通过高考,却因为学校之间的竞争而被来来去去的应试教育折腾。在这种框架下的“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说到这里,我却并不感到悲观。为什么?
  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社会竞争越来越被限制在某个阶层内部,因为阶层之间流动的可能性减小,也减低了这种流动所可能引起的剧烈竞争。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人会发现,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以后,社会竞争会以一种更为缓慢的、稳定的形式来出现。最终人们所比拼的范围,是在同一个阶层内部。而在这种场域中,学历的相似度会高度趋同,比拼的重点变成人才的素质,也就是包括了品格、性格、能力等综合因素在内的素质。只有在这个时候,教育部门推广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会凸显。而这个时候的素质教育,不再会是外在的点缀,而变成一种真实的需要。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10日,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开考,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红庙校区考点,考生们排队等候进场。  2018年6月10日至22日,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90所试点高校楼举行。通过初审的学生们刚走出高考的战场,又奔赴到自主招生考试的前线。在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中,自主招生考试无疑是为考生们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而对于高考中失利的考生们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复活赛。  今年,全国范围内报考自主招生考试的
2017年4月10日,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背景下,居民在木制门柱附近踢足球  当今世界,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有谁?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提到“巴铁”—巴基斯坦。它拥有2亿多人口、80万平方公里土地,既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又是中国在全球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近几年,中巴友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不断加深。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巴时正式提出“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中国承诺,将在巴投资46
特朗普身后三位男性,左起分别为副总统彭斯、商务部长罗斯、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  阿根廷时间12月1日的G20中美领导人晚宴上,特朗普经济班底的主要负责人除了年迈的商务部长罗斯之外都出席了,包括财长姆努钦、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  人员流动性大,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突出现象。就任总统不到两年,他的政府部门,很多岗位都经历了人员轮替。但另一个不容忽
随着英国脱欧谈判进入最后阶段,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双方陷入僵局。欧盟往往会拖到最后一刻才能达成交易,但英国议会可能会拒绝特雷莎·梅首相千方百计与欧盟领导人谈判所达成的任何安排。  挪威式的“软脫欧”能使英国留在欧盟的贸易架构之内,因此可能遭到梅所在保守党内欧洲怀疑论者的否决。而“硬脱欧”需要对爱尔兰共和国进行边境控制,因此决不会被爱尔兰政府和欧盟接受。此外,一项将北爱尔兰以外的英国领土脱离欧盟统一市场
李少威副主编  《复仇者联盟》里的超级英雄雷神索尔,有一把专属的锤子,除了他谁也拿不动,更遑论抡起来打人了。  类似的武器专属于一个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亚瑟王和“伊克卡利布尔”神剑,孙悟空和金箍棒。这种迷人的角色设计,包含着对权力这个词的深刻理解。它解释说:权力的合法性来自某种神圣的力量,而其存在方式则是绝对垄断的。  亚瑟王神剑还有一个“补充条款”,剑鞘不能丢失,确保这一点亚瑟王就永不流血。因
在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从来不缺了解中国的人。他们懂得汉语,来过中国,了解中国,并通过工作途径去传播自身对中国的理解。  这样的人在日本被称为“知华派”。他们有的是外务省、经济产业省等政府部门及下属研究机构的涉华人员,有的是大学和民间企业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人员,还有的是活跃在日本媒体上熟悉中国事务的记者和撰稿人。  “知华派”多为社会精英,名校、政经法专业、中国通,是他们普遍的标签。有声望的“知华派
同质化问题已经成为每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无法避而不谈的话题。城市与城市的较量中,除了经济实力以外,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往往决定着一座城市对发展所需的资金与人才的吸引力,决定着其他方面的竞争力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广州提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时,就颇具战略眼光地提出了“立足广州自然人文条件,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定位。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既是足球世界的盛大节日,也是令无数民众和商家狂欢的盛宴。观察世界杯,不同人自然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足球强国而言,足球是他们的信仰,也是罕见的可以增强民众凝聚力的绝佳机会。在绿茵场上拼抢的健儿们,在世界目光聚焦下的球星们,都会让他们振奋而欢腾。  对传统强队而言,夺冠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尽管意大利对、荷兰队无缘决赛圈,但这更像是一次短暂的休息,等待他们的是未来的重新崛起。而巴西队、
6月份,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话,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一阵“寒门难出贵子”的感慨。  面对镜头,这个少年说:“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小熊同学并没有揭示什么新鲜的道理,他所说的已经是
我对说唱、电竞之类青年“亚文化”只有极为模糊的印象,大概知道有一帮人在离我似乎有点心理距离的另一个社会空间里玩这些。但直到它们从“边缘”一跃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娱乐文化活动或事件,被推上社会舞台的焦点,我才看清楚—哦,玩这些的人还挺多的哈。  街舞倒是一直欣赏,“灌篮”节目看过。而《中国新说唱》的前身《中国有嘻哈》,在2017年因为“皮几万”的那些事情,有不太深刻的印象。不过我记得其中的一个导师好像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