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5个地区10个采样点表层土壤的PAHs含量特征和污染水平.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的多环芳烃总量为0.83~14.41ng/g,其中菲的含量最高,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其污染水平较低.曲水县6个采样点PAHs含量分布表明,除国道边1个采样点由于处于主导风向下风向而受到机动车尾气影响外,其他5个点均具有相似的面源污染即地质成因来源.结合分析拉萨、曲水、巴青、昌都和格尔木5个地区PAHs含量分布特征,发现高原东部昆仑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拉萨、曲水、巴青和昌都)土壤中的PAHs有相同的地质成因来源
其他文献
采用箱式电化学反应器(具有氧化物涂层的钛基阳极)进行填埋场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考察了FeSO4浓度、初始pH值、电压(电流)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对比了铁促电解过程使用Fe^2+和Fe^3+的污
以湘黔汞矿带内典型矿区土壤为对象,基于BCR三步法和氢化发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湘黔汞矿区土壤中汞的形态含量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汞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有
现有油田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检测周期长、检测费用较高,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与倍比稀释法(MPN)相结合的DSR-MPN-PCR法,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从废水中制备
在进水盐度为0-3%的范围内,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人工合成采油废水的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盐度变化对该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度小于1%时,载体上活体微生
研究了拉萨市及其附近土壤气中的氡、汞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计指数法评价了其环境质量.1579个测点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气中氡、汞的背景值分别是7634.9Bq/m3、41.5ng/m3,标准偏差分别为2.7Bq/m3、2.2ng/m3.土壤气氡环境质量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比较好,在中部从南向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最高达到中度污染;氡的主要污染源是山间盆地沉积物中局部富集的放射性铀元素.从拉萨郊区向市
从被硝基苯污染的某河流底泥中分离到能在低温下生长并能以硝基苯为唯-碳源的7株细菌,其中菌株NBI在温度从2.5—35℃范围内时都可以生长并矿化20mg/L的硝基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析了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区和非砷中毒区(对照)居民尿样中砷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卟啉浓度,考察了燃煤污染造成的人体砷暴露与尿液中卟啉排
对我国4座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样品中的二噁英分析结果表明,二噁英的毒性当量范围为0.34—3.80ng/g.二噁英异构体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其中1,2,3,7,8-PeCDD和2,3,4,7,8-PeCDF共占毒性当量的33.6
接种硝化污泥以优势菌种法挂膜,在D0浓度为1.5~2.0mg/L,温度为(30±1)℃,HRT为24h的条件下,以pH控制启动移动床完全亚硝化生物膜反应器,并研究了氨氮负荷(NLR)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