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缩果病作为危害枣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任新郑市枣树研究所所长的陈贻金先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等多学科的专家联合攻关,通过努力找到了病源,探明了病因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30多年来新郑枣区的广大枣农和有关技术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技术和高效新农药,对枣缩果病进行了更有效的防治,使这种病害在当地枣区连续20多年没有造成危害,现将我们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病原
据研究,枣缩果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属细菌植物门、草生群、肠杆菌科、欧文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噬枣欧文氏菌,之后的多年内又有多位研究者报导,枣缩果病为聚生小穴壳菌及细交链孢菌、毁灭茎点霉菌等。到目前为止,对枣缩果病的病原菌的认识仍存在一定争议,但专家们的研究证明。这几种细菌或真菌单独侵染或混合侵染均可诱发枣缩果病,所以枣缩果病属于一种多病原体病害。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枣缩果病从始花到采收前均可受侵染。但一般从枣果梗洼变红到1/3时(着色期)、枣肉含糖量18%以上。气温在23~26℃时是发病盛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早晨有露水的天气,最易爆发成灾。
病原菌主要通过风雨作用下的机械摩擦伤口侵入危害,刺吸式昆虫枣壁虱、叶蝉、蝽象、介壳虫等危害造成的伤口也是重要的侵染途径。
3 危害症状
枣缩果病病菌侵入枣果后,从直观形状区分可分为晕环、水渍、着色、萎缩和脱落5个时期,果肉被侵染后。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解剖后。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感病果肉味苦,病斑外果皮收缩。果柄受害后呈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造成果实未熟先落。
4 防治措施
4.1 广泛彻底的冬季清园
冬季清园是防治一切病虫害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消灭树上树下越冬病原菌,降低越冬虫口密度是防治枣缩果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项措施在新郑枣区已被枣农所广泛接受,主要措施包括:(1)深翻枣园土地,翻地深度40厘米以上;(2)刨树盘,把树干下周围1平方米之内的土壤挖出、易位、冻晒;(3)刮树干,刮去主干及主枝上老死的翘皮、带出枣园,集中焚毁;(4)剪枯枝,剪除树上被蚱蝉等危害致死的枯枝,带出枣园。集中焚毁;(5)涂石硫合剂,在刮过翘皮后的树上均匀涂抹石硫合剂。
4.2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4.3 消灭传播媒介,截断传染途径
由于食蚜蟓甲、叶蝉、蚱蝉、枣壁虱、红蜘蛛、日本龟蜡蚧等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是传播枣缩果病重要媒介之一,所以对这些害虫的防治尤为重要,在新郑枣区枣农历来都十分重视对这些害虫的防治,这也是多年来枣缩果病不能在枣区爆发的原因之一,防治这些害虫用药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综合性,市场上此类农药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4.4 药物防治
我们使用的主要农药和使用方法为:黄腐酸盐1000倍液、农用链霉素100~140国际单位/毫升、50%DT杀菌剂500倍液,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视枣园情况,单独喷洒黄腐酸盐或混合链霉素或50%DT杀菌剂2~3次,平均每10天1次。
枣缩果病是目前全国枣区危害大枣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其防治关键措施是冬季清园、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消灭传播媒介截断传染途径和药物防治等几项措施。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的落实。20多年来新郑枣区设有大面积爆发枣缩果病,枣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 病原
据研究,枣缩果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属细菌植物门、草生群、肠杆菌科、欧文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噬枣欧文氏菌,之后的多年内又有多位研究者报导,枣缩果病为聚生小穴壳菌及细交链孢菌、毁灭茎点霉菌等。到目前为止,对枣缩果病的病原菌的认识仍存在一定争议,但专家们的研究证明。这几种细菌或真菌单独侵染或混合侵染均可诱发枣缩果病,所以枣缩果病属于一种多病原体病害。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枣缩果病从始花到采收前均可受侵染。但一般从枣果梗洼变红到1/3时(着色期)、枣肉含糖量18%以上。气温在23~26℃时是发病盛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早晨有露水的天气,最易爆发成灾。
病原菌主要通过风雨作用下的机械摩擦伤口侵入危害,刺吸式昆虫枣壁虱、叶蝉、蝽象、介壳虫等危害造成的伤口也是重要的侵染途径。
3 危害症状
枣缩果病病菌侵入枣果后,从直观形状区分可分为晕环、水渍、着色、萎缩和脱落5个时期,果肉被侵染后。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解剖后。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感病果肉味苦,病斑外果皮收缩。果柄受害后呈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造成果实未熟先落。
4 防治措施
4.1 广泛彻底的冬季清园
冬季清园是防治一切病虫害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消灭树上树下越冬病原菌,降低越冬虫口密度是防治枣缩果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项措施在新郑枣区已被枣农所广泛接受,主要措施包括:(1)深翻枣园土地,翻地深度40厘米以上;(2)刨树盘,把树干下周围1平方米之内的土壤挖出、易位、冻晒;(3)刮树干,刮去主干及主枝上老死的翘皮、带出枣园,集中焚毁;(4)剪枯枝,剪除树上被蚱蝉等危害致死的枯枝,带出枣园。集中焚毁;(5)涂石硫合剂,在刮过翘皮后的树上均匀涂抹石硫合剂。
4.2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4.3 消灭传播媒介,截断传染途径
由于食蚜蟓甲、叶蝉、蚱蝉、枣壁虱、红蜘蛛、日本龟蜡蚧等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是传播枣缩果病重要媒介之一,所以对这些害虫的防治尤为重要,在新郑枣区枣农历来都十分重视对这些害虫的防治,这也是多年来枣缩果病不能在枣区爆发的原因之一,防治这些害虫用药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综合性,市场上此类农药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4.4 药物防治
我们使用的主要农药和使用方法为:黄腐酸盐1000倍液、农用链霉素100~140国际单位/毫升、50%DT杀菌剂500倍液,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视枣园情况,单独喷洒黄腐酸盐或混合链霉素或50%DT杀菌剂2~3次,平均每10天1次。
枣缩果病是目前全国枣区危害大枣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其防治关键措施是冬季清园、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消灭传播媒介截断传染途径和药物防治等几项措施。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的落实。20多年来新郑枣区设有大面积爆发枣缩果病,枣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