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189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对1890例儿童肺炎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检测1890例,检测阳性549例,阳性率为29.05%。其中,男童检测1195例,阳性301例,阳性率25.19%;女童检测695例,阳性248例,阳性率35.68%。结论: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方法简便,特异性强,是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有效方法。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支原体体形多样,基本为球形,亦可呈球杆状或丝状[1]。支原体是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为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对1890例儿童肺炎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象均为2012年1月~2012年10月在儿科门诊和儿科病区就诊者,行肺炎支原体检查1890例,其中,男1195例,女695例,年龄6个月~9岁。
  检测仪器与试剂:自动振荡混合器、移液管、平板观测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
  检测标本采集:抽取静脉血1~2ml,血样自然凝固后1500rpm,离心10分钟,取血清备用。
  检测样品要求:血清样品中存在的红细胞或其他有形成分应在试验前离心除去,以防止干扰试验结果。
  检测方法:①试剂准备:试验前30分钟,用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复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②定量测定:用一支经校准的滴管,向第1孔中滴加100μl,向第2~8孔(或更多)中各滴加25μl血清稀释液。用微量移液管向第1孔中滴加25μl样品。用加样器或微量移液管,从第1~8孔(或更多)进行对倍稀释。用试剂盒中提供的一支滴管向第2孔中滴加25μl未致敏粒子,用试剂盒中提供的另一支滴管向第3~8孔(或更多)各滴加25μl致敏粒子。用平板混合器彻底混合各孔中内容物约30秒钟,以便充分混匀。给反应板加盖,在室温下(15~30℃)静置2个小时,然后在平板观测器上读取凝集图像。静置过夜不会使图像产生显著变化。
  结果判定:①阳性结果判定:样品与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而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或(++),则结果判定为阳性。将显示出反应图像为(+)时的最终稀释倍数作为抗体滴度。②阴性结果:不论样品与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只要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显示为(-),则结果判定为阴性。
  结果
  189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549例,阳性率为29.05%。其中,男童检测1195例,阳性301例,阳性率25.19%;女童检测695例,阳性248例,阳性率35.68%。见表1。
  讨论
  本调查表明,儿童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为29.05%,表明是儿童肺炎重要的病原体。国内文献顾群英[2]报道,呼吸道感染患儿5640例采用体外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805例,阳性率为32.0%。佘吉佳等[3]报道,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支原体抗体检出率达13.78%,其中冬季感染率最高达22.77%。张德文等[4]报道,194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622例,总阳性率为32%,阳性率0~1岁组为24.1%,1~3岁组为36.9%,3~5歲组为38.1%,5~14岁为26.9%。大量文献显示,支原体抗体是儿童肺炎常见的病原体。
  支原体是1898年发现,广泛存在于污水、土壤、脊椎动物、昆虫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5]。自1940年青霉素第一个应用于在临床,在临床取得较好或显著的疗效[6],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日渐突出,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支原体的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治疗前要进行诊断,支原体检测有多种方法,各种检测都有其局限性,从选择药物方面来考虑,有条件的应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检测时间长、复杂、病情不等人,本文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方法简便,特异性强,按明确病原体后经验用药,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是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4-1187.
  2顾群英.海岛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及其流行特点[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4):384.
  3佘吉佳,严湘红,刘绍坤.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370例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2):1211-1213.
  4张德文,罗兴旺.被动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65-66.
  5周华.8145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8):113.
  6张春丽.2010年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4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对10月份第2周使用半夏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半夏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用量。方法:抽取10月份第3周所有使用半夏的处方,按照自行设计的方法,统计出各科使用半夏的资料。结果:制半夏最小应用剂量6g/服,最大应用剂量30g/服,常用剂量8,9,10,12g/服。结论:制半夏在汤剂中的现代临床用量大于2010版药典规定范围。  关键词制半夏现代临床用量分析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胆宁片在治疗胆道结石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胆道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胆宁片,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3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30例,好转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结论:胆宁片治疗胆管结石及胆道炎症患者,药物治疗后能够明显减轻上腹部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15天。结果:两组TG、CH、LDL-C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
期刊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治疗  黄褐斑,又称肝斑或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因内内分泌失调、代谢物瘀积所致的一种显性表现。常因肝气郁结、气血亏虚等因素引起,证见面部斑块,中医则以旺肾健脾、补肝益肺、养心养血为治则,使五脏气血充盈,肌肤得养,达到祛除斑块,还美丽与人的目的。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将黄褐斑源于忧思抑郁,血热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外科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取出支气管异物,异物取出成功率达100%。异物发生在右下叶基底段2例,发生在右中叶支气管1例,发生在右中间支气管2例,发生在右侧支气管12例,发生在气管1例。异物种类,辣椒皮1例,西瓜子3例,花生米6例,小石头1例,猪排骨2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恶性梗阻的CT征象及CT检查在诊断胆道良恶性梗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资料齐全的26例恶性胆道梗阻疾病患者的CT征象,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7例,壶腹部癌4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合并胆囊癌1例。结果:胆道恶性梗阻的CT表现有肝内胆管及肝门胆管扩张,表现为“软藤征”、“截断征”、“双轨征”,软组织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等。结论:CT检查对有无胆道梗阻、梗阻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5例,小肠4例,结肠1例,直肠2例,食管1例,肠系膜1例。14例中,恶性11例,良性3例。结论:CT可作为GIST常规检查方法,其敏感性高,定位相对清楚,并对定性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鉴别诊断  胃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腺癌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EA检测,怀疑复发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0例患者中,18F-FDG SPECT/CT检查发现原发灶25,胸内扩散19例,远处转移16例。CT示原发灶24例,胸内扩散21例;远处转移15例。CEA增高20例,不高18例。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脊柱结核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骨质破坏45例,其中斑片状破坏23例,椎旁脓肿22例,骨性椎管狭窄9例,洞穴状破坏17例,死骨形成30例,椎间盘破坏27例,骨质密度增高硬化19例,韧带增厚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不仅可以显示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骨质破坏,同时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多
期刊
原发性肺癌在近20年内发病率逐年升高,2004年上海市肺癌分别居男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和第2位[1]。其中非小细胞癌在确诊时仅20%~30%Ⅰ期和Ⅱ期,40%~50%Ⅲ期,30%Ⅳ期[2],而ⅢB期及Ⅳ期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目前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疗局部晚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3]。  传统的放射治疗由于放射野大、正常肺组织对放射线耐受量低,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25I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