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与启示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的一切革命与改革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赶上世界潮流;根本问题是实现民富国强,完成民族复兴。中国近30年的改革正是这一历史潮流的合理延续,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与时俱进和全球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不仅是改革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促进改革的重要手段。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打开突破口的地方,曾经走在全国前列,号称“改革之乡”。30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四川的工业化、城镇化。我省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从1978年的32.3%和11.1%提高到2007年的36.8%和35.6%,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
  尽管后来因种种原因,改革稍有滞后,发展不尽如人意,但四川仍然是西部大省,对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变革铸就辉煌
  
  在过去的30年中,四川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以务实的举措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统筹城乡的思路不断明晰,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等步伐较快
  农村改革在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形成。采用订单农业、“二次返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全省形成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经营大户等利益共同体。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84家,专业合作组织1.5万个,会员282万户,这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30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3%。
  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不断推进。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转移量大,是全国劳务输出第一大省。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建筑业“百万川军闯天下”的格局。2000年,全省有1200余万农民工,其中在省内外务工者各占一半。2007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万人中,省外过半,达到1109.04万人;人均劳务收入163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
  城乡统筹改革取得初步突破。近年来,我省强力推动城乡统筹改革。特别是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全省进入了分类梯度推进的新阶段。在全力支持成都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确定德阳、自贡、广元三市为省级试点,各市(州)确定一个县为市级试点。各市根据自身特点在城乡一体化、简政放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对农村产权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例如,较早启动集体林权改革,成都等地土地流转、“拆院并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等。
  市场化改革的领域不断拓宽,商品的市场化、市场主体的培育成效明显,土地、矿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始起步
  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不断壮大。我省在公有制比重极大的基础上,对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各类企业和自然人逐渐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并不断发展壮大。从1978年至2007年,四川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96.6%下降到49.8%,民营经济上升到50.2%,基本上平分秋色。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土地、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取得初步成效。除了电信、铁路、天然气、电力等垄断行业价格外,一般商品均已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目前,四川经营性用地出让中采取招标方式的比例已超过80%。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不断明确,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开始探索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教育均等化机制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大大提高了人口素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等,实实在在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扩大到154个,参合人数5329.6万人,参合率达到88.3%。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民族地区大骨节病防治等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健康。
  社会建设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层次不同的社会组织体系和进退有序的管理机制,协会、社团等社会组织得到发育并不断壮大。我省登记注册社团数量从1990年的1.78万个发展到2007年的2,61万个,占全国社会组织总数的7.1%,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
  
  统筹人与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投入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国家对此项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四川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行动早,成效较大。我省率先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2000年又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经过不懈努力,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06年,四川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36.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9.6%。累计减少土壤侵蚀量2.91亿吨,涵养水源量208.95亿立方米。截至2007年,落实森林管护面积3.23亿亩,累计营造公益林6449万亩,全省森林面积由工程之初的1172万公顷上升到15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31.27%,比工程实施前提高了7个百分点。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个长江干流泥沙含量下降32%~78%,为维护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三峡库区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生态省建设效果初显。2006年四川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四大工程,“生态四川”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7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8.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3%,建成生态示范区99个。全省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环境趋好。大力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污染源,加大对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整个环境质量稳中趋好。长江干流(四川段)、嘉陵江、岷江、沱江、金沙江五大流域达标率为82.6%,5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优于国家标准,24个省控监测城市中有22个达到国家规定的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招商引资的机制和方式不断创新。四川与20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来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139家。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环境优势和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能力。1978~2007年,全省共审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271个,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金额216.63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4.13亿美元,居西部地区第一位。
  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我省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41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43.84亿美元,30年增长了353倍,其中出口额由0.19亿美元增长到86.08亿美元,30年增长了451倍。2007年,进出口总额是2002年的2.22倍,外贸依存度为10.77%。比2002年提高了2.9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初,我省绝大多数出口产品是农副土特初级产品,2007年我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达到92.7%,其中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为42.5%和19.2%。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外经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四川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从1981年开始起步,当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营业额0.097亿美元,外派劳务0.16万人次。2007年,我省外经合作营业额达到12.14亿美元,27年增长了124倍;外派劳务达到2.63万人次,27年增长了16倍;全省境外投资企业累计达到108家,对外投资额6亿美元。2003年~2007年,全省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合作营业额均居中西部首位。2006年东电、成达、川铁公司被评选为全球最大200家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新签合同额49.67亿美元,同比增长3.2倍,居全国第3位。
  此外,外事、外宣、对外旅游也加快发展,“多外联动”的大开放大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日渐规范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快,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全面展开。行政审批和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政务中心为载体的服务型审批模式不断完善,市(州)行政许可项目逐步规范。行政审批方式不断改进创新,电子政务、网上审批方式逐步推广,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稳步推进,安全生产、环境监察、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等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点重要启示
  
  改革开放30年,四川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教训,是难得的宝贵财富。解放思想、把握方向、改善民生、科学部署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胜利推进。
   启示一:我省的改革开放,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在开创发展新路上敢闯敢试
  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思想解放史。30年来,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体制上的每一项重大创新,在政策上的每一次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发展,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我省改革在突破旧体制的过程中艰难探索,充满风险。几乎所有比较成功的改革走的都是先培育主体,再定规则的路子;先由基层干部群众探索突破,再由上级党委政府从政策层面认可;或是先由上级安排试点,取得经验教训,再从面上推开。这些改革,虽然最终被证明顺应历史发展、符合群众意愿,但开始总是不同程度地与现行体制冲突。包产到户、企业改制、公推直选等无一不是冒着政治风险才启动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探索,探索就可能失误。坚持失误会将探索引入歧途,但如果要求没有任何失误实际上也就没有改革。改革也可能失败,但只要历史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改革还会换一种方式或途径重新开始。因此,真正的改革者要有开明的思想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济世情怀,惟其如此,才能坚持改革,并为改革的追随者创造宽松的环境。
  
  启示二:我省的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把握发展方向上坚定不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改革正确与否的实践标准首先是生产力标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3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精神与四川省情有机结合起来,顺应趋势,掌握实情,适时调整,统筹兼顾,有序而进,就能推动改革胜利前进、发展大步跨越。发展一直是历届省委十分重视的问题。比如,八届省委提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推进“四个跨越”,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把握像四川这样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省情,提出加快发展正是促进全国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加上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检验标准,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九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决策。这些都是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举措,也是思想解放,更是实事求是的决策。
  30年的改革使共和国走出绝境。实现中兴,其必要性经得起历史检验。3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历史会有公论。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唯有坚持深化改革,才能促进发展。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30年来新生的、生机勃勃的生产力与新生的或旧而未能解决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些矛盾有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也有改革失误的问题,中止改革,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产生出更加难以解决的新问题。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我省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矿产资源“招拍挂”等改革举措增加了财力,使我们有可能大幅度改善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这些实践证明,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坚持人民民主与法治社会的统一,坚持基本道德与思想自由的统一。
  
  启示三:我省的改革开放,坚持以改善民生为追求,在确定发展目标上与时俱进
  检验改革方向是否正确的实践标准说到底是民生标准。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把能不能给绝大多数群众带来实惠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近些年,中央一再要求以人为本,强调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从四川的改革实践来看,早期的土地承包使广大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迅速走上了致富道路。近期成都等地的统筹城乡、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试点使农民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资产,有了较大幅度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可能。凡是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长远收益和较大好处的改革。都不会人亡政息。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改革的根本动力只能是实践的需要,即千百万人追求美好生活、先进分子建设理想社会的实践。
  
  启示四:我省的改革开放,坚持以科学部署为要求,在改革方式方法上循序渐进
  改革开放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又要避免孤军深入的失利;既要集中全力在某一时段抓好重点,又不可存“毕其功于一役”之心,搞短期行为。实施的步骤与工作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改革的成败。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我省全面探索,但重点是农村,一抓若干年。90年代以后,改革在经济领域全方位展开。但重点一直在企业,也是一抓若干年。在抓的过程中,都是采取试点先行、分类指导、总结经验、配套完善、逐步推广的做法,努力做到“群众有愿望,改革有基础,资金有来路,试点有条件,人员有去处”,从而取得较好的实效。先试点、后总结、再推广,以典型引路、用示范带动、突破重点难点,确保改革开放既有速度又稳妥推进,是我省积累的重要工作经验。
其他文献
2008岁末,走进广元。一过剑门关,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苍翠的柏树,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迎风伫立,威武不屈。心情随之由沉重变得振奋——广元,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重灾区,这条曾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蜀道,在这个非同寻常的辞旧迎新之时,将有怎样的抱负与愿景?对话罗强,探询答案。  记者:作为“5·12”特大地震灾害的6个重灾市(州)之一,再加上连片贫困地区、山区、余震频繁等特殊的市情和震情,使广
期刊
研究2009年经济工作的思路,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估量    要正视和承认不论是四川还是全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比较大、比较严重的问题。矛盾与问题不是今年才有的,而是早已有的,不仅重视不够,还有盲目乐观情绪。时至今日还有人说尽管危机“四”伏,中国经济不会出大问题,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承认矛盾与问题是存在
期刊
早就听说遂宁市开展“党员示范城”创建活动使各行各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真的吗?带着疑问,11月17日,记者对遂宁市的“党员示范公交车”与“党员示范出租车”进行了暗访。  记者在邮政宾馆站坐上了4路公交车,在半个小时的路程中,记者感觉到无论是司机还是售票员的服务态度都和蔼可亲,为了把座位让给乘客,售票员一路上一直站着售票,使记者大为感动。一位60多岁的大娘抱着孙女上车坐稳后,她告诉记者:“这辆车的
期刊
30年沧海桑田,改革开放使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省的摄影家们,亲眼目睹了成都的城市变化,一组组新老照片,真实地记录着城市的今昔;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成都的昨天、今天。选登这些照片,意在与读者一起抚今追昔,振奋精神,从而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创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富有魅力、更加富有竞争力的新成都。
期刊
11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主持召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干部会议,深入学习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精神和温家宝总理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分析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全省当前经济工作。  刘奇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决策部署和温家宝总理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政策调整的特定背景,准确把握中央重大决策的目标指向,准确把握
期刊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我国改革开放已到“而立”。30年间,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从以吃饱穿暖为主,到衣着消费时尚化;从“老三件”到不断更新的“新三件”……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在四川这个章节中就有足够精彩的篇章。  30年之变恍如隔世,打开记录四川历史的镜头,这里
期刊
在他的带领下,成都平原文物考古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多项重大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他主持并参加的考古科研项目,将成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从学术上确立了成都平原是中华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长江上游文明起源中心的特殊地位;  他改变了文物毁损事件频频发生的被动局面,探索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新模式,被誉为“成都经验”和“成都模式”。  近年,成都平原上多处重大考古发现,让神奇的古
期刊
作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金牛区“两新”组织(新社会、新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两新”组织从业人员24万余人,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50%。与之相适应,我们在创新组织设置、大力搭建活动平台、增进党建工作活力上狠下工夫,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努力承担社会责任,使“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因地制宜,创新组织设置形式    金牛区
期刊
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四川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30年,也是组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30年来组织工作始终与开放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相对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调适自身的观念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在服务和助推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组织工作的辉煌篇章。    发展源于科学理论武装    [现场回放]2005年4月,广安市启动农村村组干部
期刊
在川中丘陵地区欠发达的大英县,非公企业经济蒸蒸日上,处处充满着生机活力。  许多初来乍到的人纳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建县仅11年的新县,很快成为吸引民间资本洼地,县内非公企业实力不断壮大,迅速崛起呢?  走进大英非公企业,许多业主会充满感情地道出答案:“非公企业这些年迅猛发展,企业党组织功不可没!”    消除业主顾虑,党组织扎根非公企业    大英建县以来,引进了大批民营企业人驻,但不少非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