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对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水质状况、氮磷收支和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间各水质指标呈波动现象,其中TN(除5月份外)浓度较高,养殖末期(10-11月)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TP含量在4-6月份急剧上升,7-11月份TP含量显著高于4月份.氮磷收支研究表明,饲料是养殖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占氮总输入的(87.43±0.19)%,占磷总输入的(94.52±0.09)%.底泥沉积、水体渗漏、吸附等综合积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项目,分别占氮、磷总输出的(72.07±1.04)%和(85.27±1.08)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2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水质状况、氮磷收支和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间各水质指标呈波动现象,其中TN(除5月份外)浓度较高,养殖末期(10-11月)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TP含量在4-6月份急剧上升,7-11月份TP含量显著高于4月份.氮磷收支研究表明,饲料是养殖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占氮总输入的(87.43±0.19)%,占磷总输入的(94.52±0.09)%.底泥沉积、水体渗漏、吸附等综合积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项目,分别占氮、磷总输出的(72.07±1.04)%和(85.27±1.08)%,其次是养殖鱼类,终末水层积累的氮磷占总支出的比例较小.养殖池塘的氮、磷平均利用率分别为17.51%和9.78%,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对氮、磷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和鲢之间的氮、磷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为明确不同播期和刈割期对燕麦(Avenasativa L.)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粮饲兼用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进行了5个播期和3个刈割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种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但推迟播种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其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受年份和刈割期影响较大;燕麦饲草粗蛋白含量受刈割时间影响显著(P<0.001),在抽穗期含量最高;燕麦饲草产量在灌浆期达到最大;生育期间积温对燕麦饲草生长影响显著,拔节到抽
为了阐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法氏囊和腺胃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的法氏囊和腺胃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法氏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滤泡的结构尚存在,但大部分淋巴细胞已经消失,周围由增生的网状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的反应带.滤泡间的间质增宽;被膜下、滤泡之间见有大量红细胞,滤泡中心也发生坏死;上皮细胞增生,由单层变成多层,滤泡体积缩小,滤泡间结缔组织增生,有时滤泡中心也发生坏死,有大量异嗜性白细胞浸润;腺胃黏
统计了2020年秋季9-10月黑龙江全江段,以及2015年、2019年5-6月抚远乌苏里江通江口至抓吉镇江段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的资源、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秋季9-10月在黑龙江上游绥滨到漠河江段可捕获到不同大小的鱼体,较大个体达2100 g,从绥滨江段开始捕获有少量的个体,到开库康江段上游捕获数量逐渐增多;春季在黑龙江下游抚远乌苏里江通江口至抓吉镇江段,捕到的个体多数性腺已成熟,体重在477~1254.9 g,体长在34.5~46.5 cm,其
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及单产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自1995年以来中国从大豆出口国到进口量突破1亿吨的世界最大进口国的变化过程,对国内中长期大豆供应形势进行了预测.同时,从种用消费、食用消费、压榨消费等三大方面介绍了中国大豆消费需求情况,对大豆需求未来变动的趋势进行了预判和分析.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对中国大豆未来发展途径给出建议.
中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夏季为高温、高湿的天气.干燥机组在这些地区的食品粉体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根据各地区取风含湿量的不同,针对性的适配除湿方案,使干燥塔、风机及附属设备无需加大设计应对高温高湿的取风条件,降低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和土建投入.同时合理的除湿方案可以较好的控制粉体的含水率及出粉温度,保障产品质量.
农产品供应链是其生产流通的必然过程和网络体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优劣关系农产品产量均衡与价格稳定,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提出以贸易平台为基础的六种供应链模式,研究分析了供应链优化的措施,并提出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苏豆2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临豆4号为母本,德纯1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189.0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7.7%;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959.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1.6%.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41.27%,粗脂肪含量为21.66%.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百粒重25.6克,平均生育期100.5天,具有大粒、中早熟、高产等特点,适宜江苏作夏播大豆种植.
云黄18平均生育日数115天,属于高产、高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75.8公斤/公顷,较对照平均增产10.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4.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5.1%.蛋白质含量41.50%,脂肪含量21.1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云南省海拔1944米以下区域种植.
近年来,山东省大豆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生种类繁多且不断发生演变,生理病害加重、新病虫不断增加.而化学防控仍是目前大豆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因此,实现大豆病虫绿色可持续治理,亟需加快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做好病虫监测预警,集成推行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使用低风险高效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
寄生虫玻片标本制作是做好寄生虫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科学的染色方法是制作高质量玻片标本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方便且效果良好的制作残缘璃眼蜱玻片标本的方法,本试验用硼砂卡红对残缘璃眼蜱标本进行染色,采用6种浓度的卡红染液与不染色进行染色效果对比,由此选择一种标本清晰度高、对比性强且状态易于识别的染色浓度.结果表明,80%硼砂卡红染液制作残缘璃眼蜱时,玻片标本轮廓结构最清晰,颜色鲜艳明亮,染色后虫体整体为粉红色,假头和躯体界限分明,可作为残缘璃眼蜱玻片标本染色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