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连“单身”身后跟着拎不清的烦恼 朱子
歌神张学友有句歌词:“25岁恋爱是风光明媚”。这27岁,依然单身,则是有了阴天的苗头。周围人的嘘寒问暖、担忧延伸,常让人心中酝酿出风暴一场。单身,貌似是身上最耀眼的标签,随之衍生出“恨嫁”,如影随形。
“无论是回家还是外出交际,一说没男朋友,所有人统一口径,一副焦急模样,貌似没找到男朋友人生就不完整。”于连说这种感受,也许是单身太久,有些敏感。“有时会刻意不说这个话题,一是实在是懒得解释,二是害怕别人知道我还没有男朋友。”平时,她也不会特别在意这件事,“但过节时,‘单身’这两个字就是灾难。这时就特别希望在这个城市中,能育一个窗户的灯是为自己亮着的。”
“单身”两个字,身后貌似跟着一串儿拎不清的烦恼。“亲朋好友跟着你焦灼;过节时总是一个人……年龄越大,就越来越期待有个自己的家。也非常想找个人能结婚。”偶尔也心急,跑去参加联谊。“聊天时,发现大家都有一个问题,都是接触的人太少,遇不到合适的,便剩下来了。而且很多人都希望赶紧结婚。”几番折腾,却没得到预想的结果。“被朋友说太挑剔,但就是遇不到合适的,又不想凑合。”于是,抱着一颗想结婚的心,但对于自己什么时候能结束单身,于连心里也极其没谱:“不确定,好像一直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吧,也许哪一天缘分就来了。”
小王不管怎样,都不放弃对爱情的理想 程戈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席绢、亦舒的言情小说是我们这帮女孩子打发闲暇时光的最爱。经常一本书被同寝室的8人传阅,之后再一起谈论男女主人公的优劣,时不时蹦出“我未来的老公要怎么怎么样”的“豪言壮语”。转眼快15年过去了,我们中的大部分都升级成了孩儿他妈,甩开了幻想中的白马王子,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不过在南方的上海,仍有一位姐妹小王,在向着结婚的目标迈进。
小王的家在南方一座富裕的小城市,家里的条件不错,从小没怎么操过心,性格单纯,还有点小迷糊。上大学的时候正是她开启了我们寝室的言情小说之风。也许是完美的爱情故事看多了,现实中的她一直没遇到令她心动的另一半。按照现在的话说,小王是标准的“三高剩女”。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她在一家世界500强的IT企业担任部门总管,月入3万余元,前几年读完了MBA,还在上海买了自己的房子。在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的热心介绍下,小王不断地在相亲,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打电话聊起这个话题,她也很无奈,“好几个男的我看了照片就不想见了,长得显老不说,还谢顶。有些形象还行,但就是普通的公务员,一个月才挣几千元,真是不甘心呀。”1976年出生的她至今仍是单身,也没怎么谈过恋爱,只是在公司派去美国工作期间有过一次刚刚萌芽的异国恋,但最终还是分手了。
前几年,小王的父母很是着急,但又不想给女儿增加压力,每次见面总是小心地问起女儿的新进展。这让小王觉得很不自在,甚至过年的时候都不敢回家。随着小王年龄的增大,她的父母反而不着急了,希望女儿能够慎重地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而小王也在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我只想有一次婚姻,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对的人。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对爱情的理想。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我的Mr.right。”
小何 遇到的不喜欢喜欢的遇不到 朱子
如果说“人以群分”,网站编辑小何便是于连“单身军团”中的一枚战友。两人一同读研究生,毕业,留在北京。“我们同学留在北京的不多,就几个人,上学时就是好朋友,所以现在依然关系很好。”小何介绍说。
前几天,小何的父母来北京看她,请朋友来吃饭,“我妈妈问朋友是否有结婚的打算,朋友回答说还没找到男朋友。妈妈顿时跟我们说要着急之类的话。对于我的婚姻大事,爸爸妈妈还是非常在意的。”但是小何目前也没有目标,“遇到的不喜欢,喜欢的遇不到,估计大家都是这个问题吧。”
平时,性格开朗的小何,经常与朋友出去游玩,“我喜欢旅游,到处走走,心情会很好。今年去了四川,爬了雪山,感受了一把缺氧的感觉。明年想去台湾玩。”说起旅行,小何有点眉飞色舞。但一说到结婚这两个字,眉头有点小皱紧:“还有些遥远,当下之急是结束单身的状态,跟这两个字说再见。”
家在南方,如今混在北京,小何非常期待能在北京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她说:“我自己这样想,也经常会跟周围的朋友说,赶紧找个人嫁了,买个房子。哪怕地方小一点也没关系的。你看我同事刚刚结婚,两个人买的房子空间非常有限,去做客,一部分人要坐在地上。但也非常羡慕。”
能在北京建立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住处,也是小何留在北京的一个动力。“在北京生活压力很大,很多朋友都离开这里回了老家。尽管我很热爱当下的工作,也能习惯如今的生活,但偶尔特别累的时候,也想过要回家,毕竟在老家会轻松很多。所以,能在北京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日后也许就在这个城市扎根了。”
专家解读恐婚百合网首席婚恋咨询师周小鹏“恐婚”可以化解 藏武
《咱们结婚吧》热播,婚恋当中的“恐婚”现象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百合网首席婚恋咨询师周小鹏女士,对于“恐婚”现象,周小鹏告诉记者:“这种现象目前非常普遍,而且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婚姻和恋爱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多考虑到经济、家庭、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恋爱状态下,这些问题都可以不用太多考虑。造成‘恐婚’这一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所导致的,有些人可能感觉结婚的经济压力比较大,也有些人对处理家庭关系存在压力,这就是造成‘恐婚’原因。那么,造成恐婚的因素并不仅只有家庭关系问题,还有像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条件、远距离条件等都是造成‘恐婚’的诱因。比如:两个年轻人相恋,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他们就会考虑,以后结婚了,过节回哪啊?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就会有人说:‘算了吧,我们恋爱其实挺好的,不考虑结婚也就不用考虑那些麻烦。’还有一些人过多考虑经济压力问题。这种类型的‘恐婚’称之为‘不自信型恐婚’,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恐婚’都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解决的。”
对于《咱们结婚吧》当中的果然因为上一代婚姻状态等原因而造成的“恐婚”现象,周小鹏说:“现在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父母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也会影响下一代的心理健康。那么,站在婚恋咨询师的角度上,当我们面对这一类型的‘恐婚族’时,首先要让他们区别开自己的婚姻和上一辈的婚姻是完全不同的,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通过较长时间的心理调整,也是可以将这一类型的‘恐婚’化不利为有利的。”
歌神张学友有句歌词:“25岁恋爱是风光明媚”。这27岁,依然单身,则是有了阴天的苗头。周围人的嘘寒问暖、担忧延伸,常让人心中酝酿出风暴一场。单身,貌似是身上最耀眼的标签,随之衍生出“恨嫁”,如影随形。
“无论是回家还是外出交际,一说没男朋友,所有人统一口径,一副焦急模样,貌似没找到男朋友人生就不完整。”于连说这种感受,也许是单身太久,有些敏感。“有时会刻意不说这个话题,一是实在是懒得解释,二是害怕别人知道我还没有男朋友。”平时,她也不会特别在意这件事,“但过节时,‘单身’这两个字就是灾难。这时就特别希望在这个城市中,能育一个窗户的灯是为自己亮着的。”
“单身”两个字,身后貌似跟着一串儿拎不清的烦恼。“亲朋好友跟着你焦灼;过节时总是一个人……年龄越大,就越来越期待有个自己的家。也非常想找个人能结婚。”偶尔也心急,跑去参加联谊。“聊天时,发现大家都有一个问题,都是接触的人太少,遇不到合适的,便剩下来了。而且很多人都希望赶紧结婚。”几番折腾,却没得到预想的结果。“被朋友说太挑剔,但就是遇不到合适的,又不想凑合。”于是,抱着一颗想结婚的心,但对于自己什么时候能结束单身,于连心里也极其没谱:“不确定,好像一直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吧,也许哪一天缘分就来了。”
小王不管怎样,都不放弃对爱情的理想 程戈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席绢、亦舒的言情小说是我们这帮女孩子打发闲暇时光的最爱。经常一本书被同寝室的8人传阅,之后再一起谈论男女主人公的优劣,时不时蹦出“我未来的老公要怎么怎么样”的“豪言壮语”。转眼快15年过去了,我们中的大部分都升级成了孩儿他妈,甩开了幻想中的白马王子,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不过在南方的上海,仍有一位姐妹小王,在向着结婚的目标迈进。
小王的家在南方一座富裕的小城市,家里的条件不错,从小没怎么操过心,性格单纯,还有点小迷糊。上大学的时候正是她开启了我们寝室的言情小说之风。也许是完美的爱情故事看多了,现实中的她一直没遇到令她心动的另一半。按照现在的话说,小王是标准的“三高剩女”。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她在一家世界500强的IT企业担任部门总管,月入3万余元,前几年读完了MBA,还在上海买了自己的房子。在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的热心介绍下,小王不断地在相亲,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打电话聊起这个话题,她也很无奈,“好几个男的我看了照片就不想见了,长得显老不说,还谢顶。有些形象还行,但就是普通的公务员,一个月才挣几千元,真是不甘心呀。”1976年出生的她至今仍是单身,也没怎么谈过恋爱,只是在公司派去美国工作期间有过一次刚刚萌芽的异国恋,但最终还是分手了。
前几年,小王的父母很是着急,但又不想给女儿增加压力,每次见面总是小心地问起女儿的新进展。这让小王觉得很不自在,甚至过年的时候都不敢回家。随着小王年龄的增大,她的父母反而不着急了,希望女儿能够慎重地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而小王也在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我只想有一次婚姻,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对的人。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对爱情的理想。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我的Mr.right。”
小何 遇到的不喜欢喜欢的遇不到 朱子
如果说“人以群分”,网站编辑小何便是于连“单身军团”中的一枚战友。两人一同读研究生,毕业,留在北京。“我们同学留在北京的不多,就几个人,上学时就是好朋友,所以现在依然关系很好。”小何介绍说。
前几天,小何的父母来北京看她,请朋友来吃饭,“我妈妈问朋友是否有结婚的打算,朋友回答说还没找到男朋友。妈妈顿时跟我们说要着急之类的话。对于我的婚姻大事,爸爸妈妈还是非常在意的。”但是小何目前也没有目标,“遇到的不喜欢,喜欢的遇不到,估计大家都是这个问题吧。”
平时,性格开朗的小何,经常与朋友出去游玩,“我喜欢旅游,到处走走,心情会很好。今年去了四川,爬了雪山,感受了一把缺氧的感觉。明年想去台湾玩。”说起旅行,小何有点眉飞色舞。但一说到结婚这两个字,眉头有点小皱紧:“还有些遥远,当下之急是结束单身的状态,跟这两个字说再见。”
家在南方,如今混在北京,小何非常期待能在北京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她说:“我自己这样想,也经常会跟周围的朋友说,赶紧找个人嫁了,买个房子。哪怕地方小一点也没关系的。你看我同事刚刚结婚,两个人买的房子空间非常有限,去做客,一部分人要坐在地上。但也非常羡慕。”
能在北京建立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住处,也是小何留在北京的一个动力。“在北京生活压力很大,很多朋友都离开这里回了老家。尽管我很热爱当下的工作,也能习惯如今的生活,但偶尔特别累的时候,也想过要回家,毕竟在老家会轻松很多。所以,能在北京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日后也许就在这个城市扎根了。”
专家解读恐婚百合网首席婚恋咨询师周小鹏“恐婚”可以化解 藏武
《咱们结婚吧》热播,婚恋当中的“恐婚”现象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百合网首席婚恋咨询师周小鹏女士,对于“恐婚”现象,周小鹏告诉记者:“这种现象目前非常普遍,而且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婚姻和恋爱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多考虑到经济、家庭、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恋爱状态下,这些问题都可以不用太多考虑。造成‘恐婚’这一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所导致的,有些人可能感觉结婚的经济压力比较大,也有些人对处理家庭关系存在压力,这就是造成‘恐婚’原因。那么,造成恐婚的因素并不仅只有家庭关系问题,还有像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条件、远距离条件等都是造成‘恐婚’的诱因。比如:两个年轻人相恋,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他们就会考虑,以后结婚了,过节回哪啊?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就会有人说:‘算了吧,我们恋爱其实挺好的,不考虑结婚也就不用考虑那些麻烦。’还有一些人过多考虑经济压力问题。这种类型的‘恐婚’称之为‘不自信型恐婚’,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恐婚’都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解决的。”
对于《咱们结婚吧》当中的果然因为上一代婚姻状态等原因而造成的“恐婚”现象,周小鹏说:“现在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父母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也会影响下一代的心理健康。那么,站在婚恋咨询师的角度上,当我们面对这一类型的‘恐婚族’时,首先要让他们区别开自己的婚姻和上一辈的婚姻是完全不同的,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通过较长时间的心理调整,也是可以将这一类型的‘恐婚’化不利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