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化疗药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与表阿霉素传统化疗方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 83例确诊的患者行肝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分为CPT-11组和阿霉素组,其中CPT-11组24例,阿霉素类组59例.末次随访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 CPT-11组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阿霉素组,分别为21.7,14.5个月(P =0.042);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但CPT-11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阿霉素组,分别为11.42及9.46个月.BCLC B分期亚组分析中,CPT-11组的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期具有优势(P=0.029及P=0.014).2组患者的术后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PT-11应用到TACE中对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可以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其他文献
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内引流术仍是目前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而腹腔镜手术自1999年Santoro等[1]报道以来,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取石困难等原因,至今文献报道很少.近1年,我们在国际上首先应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胰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胰管结石,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患者女,54岁,因发现肛旁肿块1个月于2012年3月21日入院.盆腔CT示肛门后方见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28 mm×32 mm,增强示显著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动脉相仿,病变边界清楚.患者在腰麻下行直肠后间隙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取出肿块1枚,大小4 cm×5 cm×2 cm,包膜完整,表面血管扩张,切面灰白色,质韧(图1)。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9例患者均通过病理确诊,且未发现肝外病灶.9例患者中,单纯化疗1例,单纯放疗1例,单纯射频消融1例.手术6例,均达到R0切除,术后放疗1例,围手术期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RAS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突变对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354例,对患者病情、治疗方式、病理特点、预后等情况进行详细研究.依RAS突变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病理类型、病情进展、复发情况及生存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评估RAS突变与不同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354例患者中86例有RAS突变.突变阳性与阴性者对比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的病因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有症状、采取手术治疗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残余胆囊的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案对残余胆囊的诊治经验.结果 52例患者术前依据超声、CT或MRI等均获明确诊断,且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32例行开腹残余胆囊切除术,7例行残余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术,1例行残余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行残余胆囊切除、胆道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223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116例,会阴区皮肤局部麻醉后再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包膜局部麻醉加前列腺神经阻滞麻醉;局麻组107例,单纯会阴区皮肤加前列腺包膜局部麻醉.两组麻醉成功后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记录穿刺后即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
患者男性,35岁.健康体检时发现左颈部有一橄榄大小肿块.局部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无怕热多汗等症状.CT示左侧甲状腺后缘可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灶,直径约2.4 cm,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强化病灶轻度均匀强化,考虑左侧甲状腺后缘结节(甲状旁腺来源可能).门诊以"左颈部肿块"收入院.行左颈部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甲状腺后方,颈总动脉内侧有一肿块,大小约3.0cmx2.0 cm,质地偏硬,有包膜,与食管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泛太平洋地区国家尿控事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由泛太平洋尿控协会(PPCS)主办的第九届PPCS年会于2014年9月12-13日隆重举行。庄耀吉教授担任主席,会议得到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以及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尿控协会的大力支持。
期刊
患者男,64岁.3年前因恶心、呕吐伴脐周隐痛住院;当时肠镜示:结肠肝曲肿瘤.病理学检查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转肛肠外科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结肠肝曲有一直径约6 cm溃疡型肿块,肠系膜存在肿大淋巴结,回肠末端未见异常.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溃疡型中分化腺癌,癌转移至腹腔淋巴结.术后予FOLFOX-6方案化疗6个周期。
期刊
目的 比较改良FOLFOX4(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DOF(奥沙利铂+多西他赛+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Ⅲ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86例确诊为Ⅲ期胃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其中42例采用改良的FOLFOX4方案,44例采用DOF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并分析其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