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临床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酮体和尿酮体水平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GDM患者,根据血清酮体水平分成A组(血清酮体阳性,51例)、B组(血清酮体阴性,33例),根据尿酮体水平分成C组(尿酮体阳性,46例)、D组(尿酮体阴性,38例),比较各组的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 A组的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比例显著高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C组的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比例显著高于D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酮体、尿酮体水平与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呈正相关(P<0.05).结论 GDM患者的血清及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密切,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
其他文献
质子重离子治疗系统的治疗床是治疗室里的关键设备,是治疗室所有设备中直接承载患者的设备,集重要性、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精确性等属性于一体.患者躺在治疗床上接受治疗,放疗技师摆位、定位,物理师做验证等都离不开治疗床.
期刊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双波长法同时测定丙烯酸骨架离子交换树脂中8种残留物,即丙烯酸(1)、甲基丙烯酸(2)、丙烯酸甲酯(3)、甲基丙烯酸甲酯(4)、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5)、甲基丙烯酸丙酯(6)、二乙烯苯(7)和萘(8).采用恒温振荡提取,以水和乙醇为提取液.色谱柱采用Thermo Acclaim-C18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A为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B为乙腈,梯度洗脱.1、2、3、4、5、6、8的检测波长采用210 nm,7的检测波长采用23
建立了2种HPLC法分别测定国内工业大麻花叶原料中四氢大麻酚(1)、大麻二酚(2)和大麻二酚酸(3)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20 nm.以乙腈∶0.1%磷酸溶液(76∶24)为流动相测定1含量;另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同时测定2和3含量.结果 显示,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和专属性,1在0.001~0.1 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2和3在0.01~1 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1、2、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盐酸莫雷西嗪片对心律失常患者核因子--κB (NF-κB)、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17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传统组口服盐酸莫雷西嗪片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以及NF-κB、CD40L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SDANN、SDNN、RMSSD均显著高于传统组,NF-κB、CD40L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盐酸莫雷西嗪片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显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