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国藩是近代的杰出人物,其关于为人处事、子女教育、选人用人的思想为很多现代人借鉴,毛泽东也曾经发出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感慨。其实,其很多观点也可以为我们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所借鉴。曾氏思想中可以为职业发展所借鉴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志可以理解为职业目标的确立。我们要把自己的职业做到什么高度,取决于我们设立的目标。曾国藩的祖父经常教育他,做官就做个千古留名包文正公似的好官;做人,就做个曾参一样的大圣人;种田,就做个百里挑一的好庄稼把式。曾氏深受教益,“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有志的另一个方面是职业领域的选择。曾氏本人的职业选择虽然局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其本人所处的位置,身不由己,遵循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没有想法。他在咸丰11年3月13日的家书中认为自己的性格不合军事职业,而且从军建功太难,社会声誉不好。“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曾氏的有识主要是关于“业”的。曾氏关于“业”的思想可以理解为专业化的思想。曾氏首先认为,业,可以类比为今天的专业技能,专业精通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正道,事业成功依赖于专业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而把成功寄托于奇谋险略,天助我也,很少有不失败的。其次,曾氏认为,业与财富、机遇不同,取决于自我努力。业精就一定有生存空间,最可怕的是业之不精。“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之不精由我作主,然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特患业之不精尔。”
那么如何发展业呢?一要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若志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兼营则必无所能矣。”二要“钻”,“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由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三要“勤”,“熟源于勤,熟导致精。”“心越用则越灵, 技越推则越巧。”
是否需要发展一专多能呢?与传统的“技多不压身”观点不同,曾氏强调“艺多不养身”。曾氏认为,与其发展很多不够精深的专业,不如持续钻研一项专业,“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认为恒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大保障。有恒的具体含义又包括三点,“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这些可以解读为在职业发展的时候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专注于同一方向、循序渐进地发展专业水平。
除了上述三条,曾氏的思想对于职业变化、职场心态等也很有借鉴意义。比如他既强调“成大事者,应适时求变”,另一方面,又要“慎变,勿因小利小害而轻易变化。”提醒我们一个人的职业方向不是不可改变的,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但是也不要随大流,看到一些小利小害就轻易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
曾氏说,“好名好胜,用心太过,诸病易生”,就是说在工作上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在名利方面过于在意、用心太过。对于事业上的付出与回报,则要尊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不必苛求。“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
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曾氏说:“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就是在事业兴旺的时候,不要贪恋事业上的繁华景象,忽视了家庭生活的建设。人的事业总会有起有落,如果不预先准备,学会为将来享受天伦之乐打下基础,在事业巅峰过去之后就会没有心灵的寄托。
虽则曾国藩所处历史时代与今日大相径庭,但其金玉良言,今日读之,仍然受益无穷。
“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志可以理解为职业目标的确立。我们要把自己的职业做到什么高度,取决于我们设立的目标。曾国藩的祖父经常教育他,做官就做个千古留名包文正公似的好官;做人,就做个曾参一样的大圣人;种田,就做个百里挑一的好庄稼把式。曾氏深受教益,“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有志的另一个方面是职业领域的选择。曾氏本人的职业选择虽然局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其本人所处的位置,身不由己,遵循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没有想法。他在咸丰11年3月13日的家书中认为自己的性格不合军事职业,而且从军建功太难,社会声誉不好。“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曾氏的有识主要是关于“业”的。曾氏关于“业”的思想可以理解为专业化的思想。曾氏首先认为,业,可以类比为今天的专业技能,专业精通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正道,事业成功依赖于专业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而把成功寄托于奇谋险略,天助我也,很少有不失败的。其次,曾氏认为,业与财富、机遇不同,取决于自我努力。业精就一定有生存空间,最可怕的是业之不精。“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之不精由我作主,然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特患业之不精尔。”
那么如何发展业呢?一要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若志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兼营则必无所能矣。”二要“钻”,“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由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三要“勤”,“熟源于勤,熟导致精。”“心越用则越灵, 技越推则越巧。”
是否需要发展一专多能呢?与传统的“技多不压身”观点不同,曾氏强调“艺多不养身”。曾氏认为,与其发展很多不够精深的专业,不如持续钻研一项专业,“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认为恒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大保障。有恒的具体含义又包括三点,“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这些可以解读为在职业发展的时候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专注于同一方向、循序渐进地发展专业水平。
除了上述三条,曾氏的思想对于职业变化、职场心态等也很有借鉴意义。比如他既强调“成大事者,应适时求变”,另一方面,又要“慎变,勿因小利小害而轻易变化。”提醒我们一个人的职业方向不是不可改变的,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但是也不要随大流,看到一些小利小害就轻易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
曾氏说,“好名好胜,用心太过,诸病易生”,就是说在工作上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在名利方面过于在意、用心太过。对于事业上的付出与回报,则要尊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不必苛求。“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
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曾氏说:“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就是在事业兴旺的时候,不要贪恋事业上的繁华景象,忽视了家庭生活的建设。人的事业总会有起有落,如果不预先准备,学会为将来享受天伦之乐打下基础,在事业巅峰过去之后就会没有心灵的寄托。
虽则曾国藩所处历史时代与今日大相径庭,但其金玉良言,今日读之,仍然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