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基含108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三代树状碳硅烷液晶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tian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发散法合成以四碳硅烷为核心,周边含108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3)端基的三代树状碳硅烷(D3)液晶,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法(WAXD)进行表征,D3为向列相液晶,与M3相同,三代(D3)、二代(D2)和一代(D1)树状物的相态由介晶基元的相态决定,D3的液晶态相行为是K79N1361132N,D3的熔点比M3的低19℃,D3的清亮点比M3的增加16℃,D3液晶态温区比M3宽35℃。
其他文献
对2-碘-9-苄基嘌呤与有机锡试剂RSnBu3之间的Stille偶合反应以及2-乙烯基-9-苄基嘌呤中的乙烯基的亲核加成和环加成反应进行了研究, 合成出了一系列新的2位取代的嘌呤衍生物.
检测蔬菜中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1]等方法, 不适应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关于快速分析方法, 国外主要采用电化学酶传感器法[2],
Dip-pen纳米刻蚀技术(简称DPN技术)为在目标基底上沉积一个有序或连续的图案提供了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途径[1,2]. DPN技术是一种直接书写的扫描探针刻蚀技术, 它使用原子力显微
由于高层建筑及大型混凝土设施接缝的特殊工程要求,使低模量、高延伸率的新型有机硅建筑密封材料成为近年来追求的目标[1,2].
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亲和识别作用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这些生物分子获得的途径复杂, 不易保存和使用条件苛刻等局限性而引发人工合成这样一类具有特异性识
以粗粒化的多肽链模型进行了SARS病毒包膜中E蛋白的计算机模拟, 描述了该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概貌.首先扩展了多肽链的HP模型, 使之能够用于研究在水或脂环境下蛋白质折叠的行为
设计合成了外围带咔唑基团的联苯桥联齐聚对苯撑乙烯撑衍生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表征.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结构稳定性
光学纯的环氧化物是合成许多药物和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并构成不对称碳碳键的重要合成子, 因此寻找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体系总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1~3]. 从Sharpless[4]
使用具有负有效淌度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胶束赋予中性分子有效淌度,以中性主体分子18-冠-6和中性客体分子对-硝基苯胺形成中性超分子包结化合物为实例,建立了中性分子相互作用的
应用一维多取向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中微孔洞的形态.结果表明,这些微孔洞沿纤维轴方向呈针状,并与纤维轴呈φ=14°角的取向排列;微孔洞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