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良好的班级,不但要有很强的凝聚力,还要有勇于拼搏、奋发努力的上进心,更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即:润物细无声;加强引导,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制定制度,改正学生不良习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复训练,深入强化。通过细致分析,进一步指出:班主任只要及时引导,发现问题,马上解决,让坏习惯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日积月累,学生养成教育就会得到实现。
【关键词】习惯 引导 率先垂范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必须与时代紧密相连,所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目前班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供各位教师参考。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益,坏习惯也是有一个慢慢演化的过程,有时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特别是九零后,外部环境对他们影响非常大,当问题出现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处处找理由,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的推卸责任,或者归咎于别人,如果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对任何出现的问题不负责任、听之任之,最后就越走越远。
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你就很容易的发现学生很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同学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劳动积极,尊重师长,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但是在家里却衣来张手,饭来张口,高高在上,什么事也不干;还有的同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无所顾忌;也有的同学不尊重长辈,污言秽语;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井然有序的习惯,无论家里还是学校里,书桌上总是乱糟糟的,一些作业本或者书找半天找不到;也有的学生学校没有计划性,尤其是自习时间,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对班集体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漠不关心,不参加,没兴趣,更不用说关心同学和维护集体了;还有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不会洗衣服,迟到、旷课、吃零食,班级中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天长日久,班级就会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我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方法予以改正:
1.润物细无声
每逢早读时,总是有一些同学趴在桌子上打瞌睡,一点精神也没有,这时候,我总是走过去,轻轻抚抚他的背,让他打起精神来,这样每天坚持下去,学生也非常懂得应该怎样去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使学生真正明白懒散的坏习惯带来的恶果,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切就会得心应手。
2.制定制度,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改正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班主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督促,所以,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也可以让班干部代为执行,并约束他们的行为。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必要的惩罚也是应该实施的。例如:有些同学在喝水时总是在上课喝,这不但影响学生认真听课的注意力,还对老师很不尊重,试想,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而你却似乎悠闲悠哉,这样,对那些班主任课上强调的事情屡次不执行的,就给予处罚,如: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再违犯就没收或者扣个人量化分,学生也会逐渐注意,也会慢慢改变了。又如有些同学打扫卫生时,总是敷衍了事,打扫不干净,可以采取小组自查,各小组轮流查的方法,隔一段时间评一评优秀值日小组,我想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有很大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也会销声匿迹。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些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班主任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如你要求学生早操不迟到、不旷操,你班主任首先要按时到操场,假如班主任不能说到做到,学生也会不听你的。
4.反复强调,深入强化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像魏书生老师一样,让学生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贴在自己的课桌最醒目处,时刻警醒自己,强化自己的习惯意识,同时,建立计划本,按照一定的顺序,设计一天要完成的事情,并设计好时间,完成一样打对号,并对自己点赞。开始时候很多同学不适应,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时间表,也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多表扬,勤鼓励,使学生逐渐增强信心,完成目标也就变得很容易了。
参考文献:
[1]邓春峰.《浅议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5年11期.
【关键词】习惯 引导 率先垂范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必须与时代紧密相连,所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目前班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供各位教师参考。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益,坏习惯也是有一个慢慢演化的过程,有时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特别是九零后,外部环境对他们影响非常大,当问题出现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处处找理由,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的推卸责任,或者归咎于别人,如果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对任何出现的问题不负责任、听之任之,最后就越走越远。
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你就很容易的发现学生很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同学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劳动积极,尊重师长,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但是在家里却衣来张手,饭来张口,高高在上,什么事也不干;还有的同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无所顾忌;也有的同学不尊重长辈,污言秽语;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井然有序的习惯,无论家里还是学校里,书桌上总是乱糟糟的,一些作业本或者书找半天找不到;也有的学生学校没有计划性,尤其是自习时间,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对班集体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漠不关心,不参加,没兴趣,更不用说关心同学和维护集体了;还有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不会洗衣服,迟到、旷课、吃零食,班级中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天长日久,班级就会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我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方法予以改正:
1.润物细无声
每逢早读时,总是有一些同学趴在桌子上打瞌睡,一点精神也没有,这时候,我总是走过去,轻轻抚抚他的背,让他打起精神来,这样每天坚持下去,学生也非常懂得应该怎样去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使学生真正明白懒散的坏习惯带来的恶果,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切就会得心应手。
2.制定制度,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改正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班主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督促,所以,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也可以让班干部代为执行,并约束他们的行为。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必要的惩罚也是应该实施的。例如:有些同学在喝水时总是在上课喝,这不但影响学生认真听课的注意力,还对老师很不尊重,试想,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而你却似乎悠闲悠哉,这样,对那些班主任课上强调的事情屡次不执行的,就给予处罚,如: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再违犯就没收或者扣个人量化分,学生也会逐渐注意,也会慢慢改变了。又如有些同学打扫卫生时,总是敷衍了事,打扫不干净,可以采取小组自查,各小组轮流查的方法,隔一段时间评一评优秀值日小组,我想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有很大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也会销声匿迹。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些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班主任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如你要求学生早操不迟到、不旷操,你班主任首先要按时到操场,假如班主任不能说到做到,学生也会不听你的。
4.反复强调,深入强化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像魏书生老师一样,让学生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贴在自己的课桌最醒目处,时刻警醒自己,强化自己的习惯意识,同时,建立计划本,按照一定的顺序,设计一天要完成的事情,并设计好时间,完成一样打对号,并对自己点赞。开始时候很多同学不适应,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时间表,也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多表扬,勤鼓励,使学生逐渐增强信心,完成目标也就变得很容易了。
参考文献:
[1]邓春峰.《浅议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