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美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62-02
一、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已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图书馆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配合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对人才,尤其是网络信息专业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但现如今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却是不尽如人意,远不能满足图书馆事业的需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高校图书馆人员从传统借阅管理者向信息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其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弊端以及落后的管理思维习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人力资本匮乏。从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新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许多图书馆对人员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观念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上面,管理上重物轻人,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就是靠投入。资金短缺是图书馆发展的瓶颈,看重规模、設备和馆藏,轻视对人力资源的研究;看重经费投入,轻视人力方面的投入;看重拥有人力,轻视人力的利用。虽然平时也强调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缺乏人力资本的概念,只是单纯的从图书馆的业务技术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形成对人力和智力的投入、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维。
2.人本管理理念与人文关怀欠缺。现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变为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评价与过滤,各种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大量问世,专业指引库、特色数据库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知识交流的环节中扮演起知识工人的角色。因而,按照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实施图书馆的管理,强调人本精神、实施人文关怀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与判断标准。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以及足够的尊重是释放其潜能、刺激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前提,是弥补图书馆知识工作者进行了知识创新却无法取得经济回报的有力手段,是提高其服务能力的基础。
3.缺乏高层次人才的使用空间和发展空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高校图书馆界长期以来存在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愈发突出和严重。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图书馆机构臃肿,冗员众多,效率低下,大部分从业人员长期保持高度稳定;另一方面图书馆中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在不断流失。
4.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滞后。高校图书馆领导对学科馆员制度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但流于形式,服务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很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分布在不同部门,又没有统一管理机构,对学科馆员的资质认证、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等缺乏统一管理。由于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学科馆员工作宣传的不够,作为图书馆的高层次人才,学科馆员的素质和工作成绩尚待社会的充分肯定,加上图书馆馆员的待遇偏低、分配制度的不尽合理,因此不能充分保障学科馆员享有与其工作相当的物质待遇。
5.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不够。在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和投资较多,而以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智能、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新理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图书馆信息管理人员为目的的继续教育却很薄弱。在现有的人事体制下,“重文凭,轻技能”是我国图书馆界的普遍现象,馆员往往也只注重文凭的获取而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绝大多数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都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检索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前沿性的、新颖的课题较少,缺乏高层次的培训。
三、高校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理念。随着用户知识和信息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致使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应成为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服务,极力满足用户的需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所管理信息的性质、数量以及存取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可扩展标记语言等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图书馆开展许多新的业务。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使自己从“图书保管员”变成“信息领航员”和“信息工程师”,图书馆迫切需要具有现代信息管理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图书馆其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需要。新时代的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充分结合,将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知识的利用率,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
4.造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能力。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是图书馆所具有并为图书馆带来竞争优势的特定能力的有机结合。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是为图书馆创造更好的信息、知识产品,提供更优质的知识服务的行为主体和活力源泉。
四、结语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促进馆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高。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理念,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萍.吉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55-58.
[2]邱永明.人才心理需要特征和激励策略[J].人才开发,2012,(5):12-1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62-02
一、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已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图书馆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配合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对人才,尤其是网络信息专业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但现如今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却是不尽如人意,远不能满足图书馆事业的需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高校图书馆人员从传统借阅管理者向信息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其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弊端以及落后的管理思维习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人力资本匮乏。从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新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许多图书馆对人员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观念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上面,管理上重物轻人,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就是靠投入。资金短缺是图书馆发展的瓶颈,看重规模、設备和馆藏,轻视对人力资源的研究;看重经费投入,轻视人力方面的投入;看重拥有人力,轻视人力的利用。虽然平时也强调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缺乏人力资本的概念,只是单纯的从图书馆的业务技术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形成对人力和智力的投入、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维。
2.人本管理理念与人文关怀欠缺。现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变为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评价与过滤,各种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大量问世,专业指引库、特色数据库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知识交流的环节中扮演起知识工人的角色。因而,按照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实施图书馆的管理,强调人本精神、实施人文关怀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与判断标准。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以及足够的尊重是释放其潜能、刺激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前提,是弥补图书馆知识工作者进行了知识创新却无法取得经济回报的有力手段,是提高其服务能力的基础。
3.缺乏高层次人才的使用空间和发展空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高校图书馆界长期以来存在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愈发突出和严重。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图书馆机构臃肿,冗员众多,效率低下,大部分从业人员长期保持高度稳定;另一方面图书馆中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在不断流失。
4.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滞后。高校图书馆领导对学科馆员制度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但流于形式,服务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很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分布在不同部门,又没有统一管理机构,对学科馆员的资质认证、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等缺乏统一管理。由于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学科馆员工作宣传的不够,作为图书馆的高层次人才,学科馆员的素质和工作成绩尚待社会的充分肯定,加上图书馆馆员的待遇偏低、分配制度的不尽合理,因此不能充分保障学科馆员享有与其工作相当的物质待遇。
5.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不够。在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和投资较多,而以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智能、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新理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图书馆信息管理人员为目的的继续教育却很薄弱。在现有的人事体制下,“重文凭,轻技能”是我国图书馆界的普遍现象,馆员往往也只注重文凭的获取而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绝大多数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都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检索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前沿性的、新颖的课题较少,缺乏高层次的培训。
三、高校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理念。随着用户知识和信息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致使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应成为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服务,极力满足用户的需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所管理信息的性质、数量以及存取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可扩展标记语言等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图书馆开展许多新的业务。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使自己从“图书保管员”变成“信息领航员”和“信息工程师”,图书馆迫切需要具有现代信息管理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图书馆其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需要。新时代的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充分结合,将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知识的利用率,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
4.造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能力。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是图书馆所具有并为图书馆带来竞争优势的特定能力的有机结合。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是为图书馆创造更好的信息、知识产品,提供更优质的知识服务的行为主体和活力源泉。
四、结语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促进馆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高。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理念,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萍.吉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55-58.
[2]邱永明.人才心理需要特征和激励策略[J].人才开发,2012,(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