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工作为写作对象,介绍了保护区现状和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分析了环保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现在环保问题的具体对策,以便可以更好的开展张掖湿地资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黑河湿地;环保问题;成因;对策
一、基本概况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4月16日由国务院批准成立,该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中北部,属黑河流域中部平原区,东邻阿拉善右旗,西接酒泉市、金塔县,南临祁连山,北靠合黎山。保护区地表水径流主要为过境的黑河水,来源于南部祁连山区的降雨和冰雪融水,地表水资源量24.8亿m3。地下水主要由黑河、大磁窑河、梨园河、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马营河等河川径流的渗漏与潜流的侧向补给,地下水总补给量18.5亿立方米。保护区土壤类型呈多样化,主要分为8个土类、18个亚类、40个土属,75个土种,其中,地带性土壤类型为灰棕荒漠土与灰钙土,此外还包括灌耕土、潮土、草甸土、风沙土、盐土、沼泽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二、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成因
张掖市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甘肃省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成立的,成立之时由于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不高,再加之在勘测调查过程中科技应用不够,2016年、2017年两次被环保部卫星遥感出黑河湿地有诸多人为活动点,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责令张掖市立即进行整改。2017年2-3月份,国家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甘肃,针对祁连山和黑河两个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不彻底,随后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严肃处理。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有诸多因素,主要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区界定区划不合理。在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划界时,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地方财政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特别是受当时影像资料不清、不全,设备落后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影响,导致划定不科学,不细致,误将部分镇、村的农户居民点、耕地划入保护区内,造成保护区内人类活动频繁。
2.湿地保护的认识不足。湿地保護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可持续利用重要性缺乏认识。
3.水资源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多年来由于人们过度垦荒,超负荷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这种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黑河中下游的湿地补水不足。但由于黑河分水,地表水灌溉次数大幅度减少,加之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上游水电站、水库修建,导致渗流减少,湿地补水严重不足,造成黑河下游湿地大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致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水污染加剧和载牧过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工业经济速度加快,工业污水排向河流、湿地,影响了湿地资源产生破坏;同时,农田耕作使用发展的地膜、化肥、农药等污染物无序使用,也造成湿地污染,对候鸟栖息、繁殖等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5.湿地管理机构有待完善。保护区成立后,张掖市于2012年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随后甘州、临泽、高台三个湿地面积比较大的县、区也成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局内设规划建设科、资源管理科、监测站、保护站,配备了部分人员,山丹、民乐、肃南三县也成立了湿地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人员配备不齐,同时,配备的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单位调配而来,林业、水利、动植物保育等专业知识缺乏。
6.资金投入不足。目前资金投入力度远不能满足保护区的各项管理要求,严重困扰了保护区各方面的发展,导致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技术装备配备不齐,可研项目开展缓慢,管理手段受限,火灾防患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解决保护区环保问题的对策
1.开展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使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界更趋科学合理。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划已经批复6年,根据多年的运行管理实践证明,保护区划定时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给保护区管理工作造成了诸多困难,通过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2.尽快制定法律,把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法治轨道。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湿地所面临的困境,建议国家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各级、各行业机构的权限以及管理分工,规定管理程序、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为从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等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
3.提高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湿地环保理念。一是要积极进行保护区湿地重要性的普及教育,提高周边居民的湿地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使群众认识到保护湿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二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与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湿地,促进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要转变湿地就是盐碱地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资源环境观,使群众逐步认识到湿地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使群众自觉保护湿地资源。
4.坚持保护与利用兼顾,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合理利用湿地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湿地发展战略。一是要恢复保护区湿地功能。以保护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为中心,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为辅助为辅的原则,采取退耕还湿、退牧还湿、拆建还湿、植被恢复、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改善和增强生态功能区功能;二是加强城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三废”污染;完善相应监测体系,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三是政府应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契机,选择好本地区既有经济效益,又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保护湿地和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多渠道筹资,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湿地调查与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湿地资源管理与保育、人员培训以及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短缺,使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已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必要的湿地基础研究难以进行。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全面推动湿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同时,设立湿地保护专项基金,并根据湿地保护的特点,容许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捐赠和国际资金的融入,全方位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 周全民 ,牛赟 .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01): 27-28.
[2] 王生澤 ,王波, 李梦俊.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分析及保护对策[J].2014年绿色科技2014(09):1-2.
[3] 王波, 邓茂林,王刚,付宗斌.甘肃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年01:36-38.
关键词:黑河湿地;环保问题;成因;对策
一、基本概况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4月16日由国务院批准成立,该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中北部,属黑河流域中部平原区,东邻阿拉善右旗,西接酒泉市、金塔县,南临祁连山,北靠合黎山。保护区地表水径流主要为过境的黑河水,来源于南部祁连山区的降雨和冰雪融水,地表水资源量24.8亿m3。地下水主要由黑河、大磁窑河、梨园河、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马营河等河川径流的渗漏与潜流的侧向补给,地下水总补给量18.5亿立方米。保护区土壤类型呈多样化,主要分为8个土类、18个亚类、40个土属,75个土种,其中,地带性土壤类型为灰棕荒漠土与灰钙土,此外还包括灌耕土、潮土、草甸土、风沙土、盐土、沼泽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二、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成因
张掖市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甘肃省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成立的,成立之时由于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不高,再加之在勘测调查过程中科技应用不够,2016年、2017年两次被环保部卫星遥感出黑河湿地有诸多人为活动点,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责令张掖市立即进行整改。2017年2-3月份,国家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甘肃,针对祁连山和黑河两个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不彻底,随后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严肃处理。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有诸多因素,主要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区界定区划不合理。在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划界时,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地方财政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特别是受当时影像资料不清、不全,设备落后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影响,导致划定不科学,不细致,误将部分镇、村的农户居民点、耕地划入保护区内,造成保护区内人类活动频繁。
2.湿地保护的认识不足。湿地保護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可持续利用重要性缺乏认识。
3.水资源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多年来由于人们过度垦荒,超负荷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这种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黑河中下游的湿地补水不足。但由于黑河分水,地表水灌溉次数大幅度减少,加之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上游水电站、水库修建,导致渗流减少,湿地补水严重不足,造成黑河下游湿地大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致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水污染加剧和载牧过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工业经济速度加快,工业污水排向河流、湿地,影响了湿地资源产生破坏;同时,农田耕作使用发展的地膜、化肥、农药等污染物无序使用,也造成湿地污染,对候鸟栖息、繁殖等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5.湿地管理机构有待完善。保护区成立后,张掖市于2012年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随后甘州、临泽、高台三个湿地面积比较大的县、区也成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局内设规划建设科、资源管理科、监测站、保护站,配备了部分人员,山丹、民乐、肃南三县也成立了湿地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人员配备不齐,同时,配备的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单位调配而来,林业、水利、动植物保育等专业知识缺乏。
6.资金投入不足。目前资金投入力度远不能满足保护区的各项管理要求,严重困扰了保护区各方面的发展,导致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技术装备配备不齐,可研项目开展缓慢,管理手段受限,火灾防患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解决保护区环保问题的对策
1.开展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使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界更趋科学合理。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划已经批复6年,根据多年的运行管理实践证明,保护区划定时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给保护区管理工作造成了诸多困难,通过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2.尽快制定法律,把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法治轨道。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湿地所面临的困境,建议国家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各级、各行业机构的权限以及管理分工,规定管理程序、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为从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等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
3.提高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湿地环保理念。一是要积极进行保护区湿地重要性的普及教育,提高周边居民的湿地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使群众认识到保护湿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二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与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湿地,促进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要转变湿地就是盐碱地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资源环境观,使群众逐步认识到湿地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使群众自觉保护湿地资源。
4.坚持保护与利用兼顾,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合理利用湿地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湿地发展战略。一是要恢复保护区湿地功能。以保护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为中心,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为辅助为辅的原则,采取退耕还湿、退牧还湿、拆建还湿、植被恢复、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改善和增强生态功能区功能;二是加强城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三废”污染;完善相应监测体系,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三是政府应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契机,选择好本地区既有经济效益,又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保护湿地和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多渠道筹资,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湿地调查与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湿地资源管理与保育、人员培训以及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短缺,使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已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必要的湿地基础研究难以进行。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全面推动湿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同时,设立湿地保护专项基金,并根据湿地保护的特点,容许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捐赠和国际资金的融入,全方位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 周全民 ,牛赟 .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01): 27-28.
[2] 王生澤 ,王波, 李梦俊.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分析及保护对策[J].2014年绿色科技2014(09):1-2.
[3] 王波, 邓茂林,王刚,付宗斌.甘肃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年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