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广大党员奋发进取,但也有不和谐之音不时冒泡,其中一个就是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当挡箭牌,堂而皇之地消极怠工,不作为、慢作为。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呢?
别逃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不是挡箭牌
十八大以来,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广大党员奋发进取,但也有不和谐之音不时冒泡,其中一个就是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当挡箭牌,堂而皇之地消极怠工,不作为、慢作为。这不但把自己陷于自甘平庸、落后掉队的不利境地,更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意曲解,甚至是一种软抵抗。
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干得越多自然越容易出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否则,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躬身实践、勤奋敬业,自身能力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造福一方、积累业绩,也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和认可。“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应该感到羞耻。诚然,干事难免有差池,干得越多,出错的可能性越多,但绝不能因噎废食,以此作为避事的理由。如果因为担心犯错,就原地打转,那何必占着位子、握着权力,既耽误自己,更耽误事业。
公道自在人心,为公而干造成的“误”,与为私而营所犯的“错”,截然不同。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那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干部,一心为公、敢闯敢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步入深水区的情况下,勇于探索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计个人成败得失毁誉,即便出现一时的失误,只要自身忠诚干净,组织和群众都看得清清楚楚。
相反,源于私心杂念,谋求一己之私,为实现个人野心、满足膨胀的私欲,不惜践踏党纪国法,损公肥私、与民争利;或计较个人得失,缺乏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事业担当,担心冒风险、得罪人,“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此种种,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严肃追责。
别消极,犯错、失误也是一种成长
其实,错误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态、胸襟和眼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活越多,出错概率越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若因担心犯错而缩手缩脚、裹足不前,最终影响和耽误的是个人的成长进步。
不难发现,那些有意无意为“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论调推波助澜的人,实际上没有走出“私”字的困扰。有的是因为自己干事不得要领、没有章法,于是用“越干越错”掩饰自身能力的不足;有的消极懈怠、毫无担当,遇事百般推诿,看到别人犯错,就幸灾乐祸,企图以“多干多错”的谬论将庸懒无为合理化;有的品行不端、自身不干净,为了逃避罪责,把违纪违法归咎于工作需要,假借改革创新之名行蝇营狗苟之事。私念一开,方寸自乱。庸人的无能、懒人的无为、坏人的无品会在叽叽歪歪中显露无遗。
事实上,干活越多,见识越广,成长越快。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坦然接受,以错为鉴,时刻警醒自己,避免再次出错。那么,错误就会变成你成长过程中的财富。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惧怕犯错,但应追求少犯错或不犯错,弄清楚错在哪里、如何改進。尤其是简单、低级、重复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这方面可多向曾国藩学习,每日静坐片刻,或者写日记,或在回忆中反思,分析当天的“失分点”。
别担心,干事环境会越来越好
其实,每名党员干部心中,都应有一杆秤,“心底无私天地宽”,把“越干越错”这种话挂在嘴边,迷惑不了别人,只能麻痹自己,于党于民、于人于己,全无益处。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相继出台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办法,建立健全了容错纠错的体制机制,着眼点就在于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干事环境会越来越好。
此外,从党组织的角度而言,在批评教育拿“多干多错”当挡箭牌的同时,还应树立鲜明导向、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保护肯干、能干的好干部,指导帮助不会干、不能干的干部,督促问责尸位素餐的懒散干部,严肃处理以身试纪、试法的干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
(《中国纪检监察》)
别逃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不是挡箭牌
十八大以来,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广大党员奋发进取,但也有不和谐之音不时冒泡,其中一个就是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当挡箭牌,堂而皇之地消极怠工,不作为、慢作为。这不但把自己陷于自甘平庸、落后掉队的不利境地,更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意曲解,甚至是一种软抵抗。
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干得越多自然越容易出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否则,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躬身实践、勤奋敬业,自身能力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造福一方、积累业绩,也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和认可。“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应该感到羞耻。诚然,干事难免有差池,干得越多,出错的可能性越多,但绝不能因噎废食,以此作为避事的理由。如果因为担心犯错,就原地打转,那何必占着位子、握着权力,既耽误自己,更耽误事业。
公道自在人心,为公而干造成的“误”,与为私而营所犯的“错”,截然不同。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那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干部,一心为公、敢闯敢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步入深水区的情况下,勇于探索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计个人成败得失毁誉,即便出现一时的失误,只要自身忠诚干净,组织和群众都看得清清楚楚。
相反,源于私心杂念,谋求一己之私,为实现个人野心、满足膨胀的私欲,不惜践踏党纪国法,损公肥私、与民争利;或计较个人得失,缺乏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事业担当,担心冒风险、得罪人,“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此种种,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严肃追责。
别消极,犯错、失误也是一种成长
其实,错误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态、胸襟和眼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活越多,出错概率越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若因担心犯错而缩手缩脚、裹足不前,最终影响和耽误的是个人的成长进步。
不难发现,那些有意无意为“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论调推波助澜的人,实际上没有走出“私”字的困扰。有的是因为自己干事不得要领、没有章法,于是用“越干越错”掩饰自身能力的不足;有的消极懈怠、毫无担当,遇事百般推诿,看到别人犯错,就幸灾乐祸,企图以“多干多错”的谬论将庸懒无为合理化;有的品行不端、自身不干净,为了逃避罪责,把违纪违法归咎于工作需要,假借改革创新之名行蝇营狗苟之事。私念一开,方寸自乱。庸人的无能、懒人的无为、坏人的无品会在叽叽歪歪中显露无遗。
事实上,干活越多,见识越广,成长越快。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坦然接受,以错为鉴,时刻警醒自己,避免再次出错。那么,错误就会变成你成长过程中的财富。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惧怕犯错,但应追求少犯错或不犯错,弄清楚错在哪里、如何改進。尤其是简单、低级、重复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这方面可多向曾国藩学习,每日静坐片刻,或者写日记,或在回忆中反思,分析当天的“失分点”。
别担心,干事环境会越来越好
其实,每名党员干部心中,都应有一杆秤,“心底无私天地宽”,把“越干越错”这种话挂在嘴边,迷惑不了别人,只能麻痹自己,于党于民、于人于己,全无益处。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相继出台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办法,建立健全了容错纠错的体制机制,着眼点就在于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干事环境会越来越好。
此外,从党组织的角度而言,在批评教育拿“多干多错”当挡箭牌的同时,还应树立鲜明导向、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保护肯干、能干的好干部,指导帮助不会干、不能干的干部,督促问责尸位素餐的懒散干部,严肃处理以身试纪、试法的干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
(《中国纪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