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为乐先生点评专题邮集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8月29日上午10点到12点,由’99邮展评审员,到各类别展框前为观众点评获奖邮集。
  陈为乐先生首先为我们讲解了《胡须》、《稻米》两部邮集。他说这两部邮集的共同优点是,第一,选题比较新鲜,都是冷门;第二,制作十分精巧,外观印象很好;第三,他们的计划搞得好,很有逻辑性,很平衡;第四,邮集里用的邮品档次也蛮高,早期、中期、现代的都有,如试模印样、设计原稿等。
  陈先生还特别为我们介绍了获得大金奖的《澳大利亚鸟类》。他说,如果说最好的专题邮集,应该属于这一部。在外国,一般都是先搞传统邮集、邮政史邮集,最后才搞专题邮集。所以,他们搞专题邮集的,其集邮知识要超过国内大多数搞专题邮集的人。
  《澳大利亚鸟类》的计划很有特色,用三个贴片来作前言、目录页。虽然这页的邮品在评审时是不给分的,但是,这些邮票几乎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邮品。比如这枚天鹅印样,这枚实寄封,这枚中心倒印邮票,都是一流的东西。
  它的选题很窄,不是世界的鸟类,而是澳大利亚的鸟类,只包括南太平洋范围。
  陈为乐先生说这部邮集在拓展方面是一流的,它是用邮品来讲故事———
  “以前,人们认为天鹅全部是白色的。到了18世纪,才发现也有黑天鹅。”———这枚黑天鹅印样来介绍这段历史。
  又比如,“人类从科克群岛慢慢移民到新西兰。”用来介绍这个过程的,是不同发行时期、不同发行地点的四枚邮票。
  “先让我们看看澳大利亚的鸟吧———”用了一枚盖销一个旅游者手持望远镜图案的宣传戳的实寄封剪片。
  “唉,慢点,慢点!焦距还没有调整好!”用了一枚胶印移位、将鸟的图案印成重影的错票。“现在看清楚了。”旁边才是一枚正票。
  所以我说,作者的构思技巧真好。“有些鸟类做了人的食物。”在讲到火鸡被带到太平洋群岛作为一种食物时,作者找到了一枚明信片,图案是火鸡把伸长的脖子放在树墩上,一个人高举起大斧头,好像要砍掉它的头,表示要吃它。
  “但是有些火鸡在运输的途中逃掉了,跑进了森林。”作者又找到一件实寄封,封上的戳记恰恰是一只火鸡在奔跑,惊慌失措的样子。再以后,“火鸡在森林中繁衍,越来越多。”好,就用这枚实寄封上的5枚火鸡图案宣传戳来展现。拓展得非常好。
  在邮集的最后部分。“为了拯救这些几维鸟,在新西兰设立了一个养殖几维鸟的工作站,防止几维鸟灭绝。”作者用了新西兰几维鸟邮票票边上的几维鸟图案,从两只到3只、4只、5只、6只、7只、8只!其目的是用邮品来说话。
  另外,作者讲到,“人类把森林砍掉,鸟类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少。”看这枚新西兰KOKOKO鸟1元邮票。这枚正票,表示鸟的生存空间是正常的;双联折白票,表示森林被砍伐;随后展示三枚逐渐变窄的同图同面值变体票中,KOKOKO鸟的图案越来越小,表示其生活空间逐渐缩小,生动地表现了鸟类生存的危机!除了他的拓展搞得很好以外,他的集邮知识也是一流的。他研究了那些戳记。很可惜,国内很多专题集邮者由于没有搞过传统邮集,所以忽略了对邮品的研究。往往对邮品上的一些信息都没有做认真的考究。比如说,这个邮局被烧了,在两周之内没有邮戳可以使用。于是由邮局局长签名代替盖戳和销票。作者找到了这样的鸟类邮品并做了展示。又比如,1967年,科克群岛当时的本地邮资由5个便士改为4分。但是在这个岛上邮局当时还没有收到新来邮票。那里的局长没有其他办法,只好一枚一枚地用手写上新的面值。这就是全世界唯一的手写改值的一个方连。
  这部邮集中,独一无二邮品有50多件;全世界仅存10枚以下的有100多件。
  这枚“鹦鹉王”的戳记是唯一的。这枚手写面值的邮票也是唯一的。
  《澳大利亚鸟类》邮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贴片相当大,一个展框只能摆放12页贴片。当我们问起像这种每框12个贴片的尺寸,将来会不会推广时,陈为乐先生说,国际集邮联并没有规定贴片的大小尺寸,只规定一框的面积为1平方米。当然,一般来说,看贴片大小主要看能否找到恰如其分的护邮袋。因此有时候要以护邮袋的大小来考虑贴片。一般为230×290毫米。这种贴片容易装进护邮袋,因此好多人使用这种贴片。另外在欧洲,他们展出邮品一般都是一框12个贴片,面积还是一平方米。我建议还是不要使用12个贴片,关键在于编组。
  我们又问,这部邮集的前言页使用了3个大贴片,他的目录甚至放在了第3页,这有什么意义?陈为乐先生说,使用3张贴片作前言也是可以的,用以吸引评审员注意。把最好的东西放在这里,虽然不给分,但是它里面的东西也许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陈为乐先生最后说,目前中国的专题水平在世界上可以排在第五、第六位。当然,中国现在还没有一部专题邮集可以拿到金奖、大金奖。最大的原因还是钱。真的要学习就要从镀金奖、大镀金奖中去学习。大金奖的邮品是一流的,不容易学习得到。
其他文献
在建国初期,“同志”这一称呼可谓是最亲近的了。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很多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志同道合地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同志”这一称呼,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人生追求。后来,“同志”这一称呼又变成了“师傅”,这是因为这一年代,商品极为奇缺,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凭票购买,商家成了“上帝”。而在师傅带徒弟的年代,师傅能否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徒弟,成为徒弟能否养家糊口的关键。同师傅能否搞好关系成为能否在这
期刊
编者按:邮票欣赏茶座本期特邀李克东先生与本刊记者探讨邮票的“雅”和“俗”。  甲(本刊记者刘劲):在中华民族的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作为“传统节日系列邮票”之首的《春节》为节日增添了一抹喜庆色彩。不仅设计者一心想描绘出心中的春节,每个集邮者(也是欣赏者)更渴望看到民族的节日在方寸间得到充分反映。  乙(特邀嘉宾李克东):是啊!民俗题材邮票,最能体现民族特色。如何选择设计语言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人口的8
期刊
丹麦职工教育专家、国际劳工组织与丹麦国际开发署援助中国工会职工教育合作项目协调员拉斯·丁斯库(Lars·Tingskow)于1988年7月14日到北京任职,在中国工运学院办公。同年9月来兰州考察援助兰州职工中专合作项目的实施准备情况。我在与他的交谈中,了解到他受父亲集邮的影响,从小就集邮,于是向他赠送了《敦煌壁画》第一组邮票和纪念封、极限明信片。看得出,他非常喜爱,并说将给我寄丹麦邮票和纪念封。从
期刊
《集邮》杂志曾于1984年第10期、1987年第2期、1987年第12期发表文章,介绍了《人民胜利纪念》明信片的来龙去脉,逐步揭开了《人民胜利纪念》明信片的面纱。1993年4月,由王泰来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封片简图录》,曾把这套明信片收录进去。但遗憾的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即20枚明信片的顺序问题。  在编《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时,我的一个朋友借给我一批邮政用品,其中有全套的《人民胜
期刊
[本刊讯]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退休干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常务理事,文化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原中国邮票总公司资料室主任,中国邮票博物馆筹备处主任、顾问、研究员吴凤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2月22日1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吴凤岗先生,1920年2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曾任中国邮票总公司业务部副经理、中国邮票总公司资料室主任、中国邮票博物馆筹备处
期刊
几度风雨、风度春秋,作为中国集邮总公司的窗口,北京分公司在2000年给广大集邮者提供什么样的优质服务、新的服务,满足集邮爱好者多方面的需求,这是集邮爱好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北京分公司新年伊始的几个动作不负众望、深得好评。1月13日,’99集邮知识有奖问答开奖,热心参与者得到了回报,获得特别奖的一位北京市老年集邮协会的老同志代表参与者道出心声:“参加知识问答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希望总公司将这一有意
期刊
伴随着2000年的钟声,人类进入了新的千年。地处皖北宿州的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处集邮协会利用元旦、春节期间经常开展集邮活动日的机会,发挥该处邮协会员多、会员文化素质高的优势,大兴集邮研究之风。  一是研究邮集。制作邮集,是开展集邮研究的结晶,也是举办邮展的基础。该处邮协成立10年来,已举办过三届职工邮展,邮展规模和邮集质量日益提高。为了庆贺龙腾千年和该处邮协成立10周年,该处邮协正在进行精心筹备,确定
期刊
4月19日,《大理风光》大理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4枚邮票主要表现以苍山洱海为主体、有“东方瑞士”称誉的湖泊山岳风景名胜区。  “苍山”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是大理市邮电局(671000)。“崇圣寺三塔”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是大理市邮电局(671000)。“鸡足山”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是云南宾川县邮电局(671600)。“石宝山”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是云南剑川县邮电局(671300)。  4月3
期刊
我的《中国戏剧》邮集获99世界邮展开放类最佳奖。  下面分六部份来谈谈我的制作心得:    一、版面的设计    为了反映中国戏剧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我选用了浅黄色的贴片和棕色的衬纸,体现一种古色古香的效果。在邮品与非邮品的编排上,采用了开天窗取材和重叠堆放等手法,创造出一个活泼生动、多姿多采的画面。(图①)我用梅兰芳的相片复盖了首日封的空白,再用开天窗方法选取信封图案和纪念戳,以表现梅兰芳多姿多
期刊
公元2000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庚辰年,即十二生肖中的“龙年”。今年又恰值三千年一遇的辰龙逢千的大好时机,山东省邮政局特于2000年2月5日,即龙年正月初一,推出庚辰年春节拜年邮戳一套17枚,分别在全省各地市邮政局中心营业室正式启用。更令人欣喜的是,龙山文化发祥地的山东省,带有“龙”字的邮政局的龙年春节拜年纪念邮戳也同台亮相。  从夏朝陶罐上的龙蛇图纹至清代九龙壁的巨龙,从殷商时期“龙”字甲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