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议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沟通方式之一,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会议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正确决策、传达信息、整合意见,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文章旨在运用道法术器四层次的研究方法,针对企业会议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选择不同的对策路径,进而提出树立会议管理意识,不断创新会议管理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会议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的相关对策,提高企业会议管理质量。
关键词:企业:会议管理:对策
1企业会议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集中人的智力讨论议题的活动形式,并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企业管理当中的“标配”,几乎每个企业每个员工都参加过会议。按照《开会的革命》中所言: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职员,你一生中用以开会的时间,保守估计也有9000小时以上;如果你是一个中层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约35%的时间用于开会;如果是高层管理者,更可能超过50%。然而,关于“会议认知”问题,有人曾对各个国家的员工做过调查,其中认为“开会无用”的比例显示如下:南非:83.67%;中国香港:81.71%澳大利亚79.74%荷兰78.70%英国:78.62%美国:81.82%;新加坡:81_41%;比利时:79.61%;法国:78.69%;新西兰:77.50%。
从上述结果看,接近80%的人反对或者不愿意开会。对于多数员工来说,会议可谓是工作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其实,会议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企业决策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并经过认真讨论后才能作出,而这往往就是需要通过会议来实现的。人们之所以对开会有各种各样的反感情绪和抵触心理,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会议管理不当。对于不同公司来说,会议管理的成效千差万别。会议管理高效的公司,发展往往蓬勃向上;会议管理低效的企业,经营大多每况愈下。一家公司的会议管理质量,将直接反映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会间接影响这家公司的前途命运。管理咨询专家陈浩曾说过:“会议可以是一家公司走向成功的开端,也可以是一家公司走向衰亡的起点。”因此,提高企业会议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事实上,很多知名公司非常重视会议管理,如安迪·格鲁夫在他的《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专门用第一章来写开会;拉里佩奇刚接任谷歌公司CEO,就给公司全员发邮件,告诉大家如何像创业公司一样高效开会;万达集团更是投入了巨资,用以开发会议管理系统。由此看来,越是管理成熟的公司越重视会议管理。
2我国企业会议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会议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上来看,企业的會议宏观管理体制与微观运作机制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明显落后,这导致企业战略难以落实,决策执行乏力,管理目标大打折扣。关于当前我国企业的会议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2.1会议管理效率普遍偏低
会议管理是一个合成词,从字面上看,会议的“会”有聚合、汇集、合拢等意思,“议”是商量、讨论的意思,“管理”即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一个会议主要由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人员、会议组织和会议议题等组成,而会议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议的高效运转,对会议的准备、服务等工作有效协调。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会议管理效率偏低的情况。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甚至逐步开始集团化运作,但是在会议管理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理念和模式,未能与时俱进,不仅会议效率未能提升还导致时间和金钱成本上涨。以A公司为例。公司总裁在创业初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当企业增长到上亿元的规模时,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分支机构,一支上千人的员工队伍。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公司,在广大的地域分散作战,要求指令清晰、步调统一、集中精力奋勇作战,其会议管理方式却没有从过去小规模的状态下调整过来,喜欢诸侯、大将,随时“听宣上奏”。老总在总部的时候,习惯随时要求高管来开会,有些分公司经理在外地出差,即使有几个小时车程,也要中止工作往总部这边赶,既花费了金钱和时问,又拖延了工作的进度。其实,国内有不少这样的企业,经营者没有转变传统开会方式,忽视了电讯沟通媒介的会议管理模式。从侧面也可以看出经营者或管理人往往将管理重点集中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环节,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却对影响公司决策和战略方向的会议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管理者仅凭个人的陈旧经验进行管理,因此导致企业常处于一片“打乱仗”状态,经常搞得下属无所适从。这不仅造成公司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
2.2会议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会议管理制度指的是大家达到共识的会议守则,每次开会就照此制度实行,对会议的整体规划、从开会的时间、议程表的运用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定。但从现实中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体系的搭建和执行在中国企业不是非常畅通。
(1)中国人的思想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崇尚仁义道德,重视天理人情,往往认为制度缺少“人情味”。国人认为制度是“硬性”的,人是“软性”的,如果制度“不仁不义”,员工便会产生抵触情绪。
(2)有的企业相信人的柔性作用,不相信制度的刚性作用。认为建章立制就是文字游戏。因此企业会议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践行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会议制度或会议规则,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或规则要求去开展工作,使得会议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习主席就曾指出: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
(3)会议管理制度过于繁复或者太过于简要。好的会议管理制度应是把良好的惯例书写成文,以供新进的与会者依循。如寻找适合时间段的会议:上午八点到九点:此时段由于是上班的第一个小时,大部分人发言的欲望都还没有被唤醒。此时段不适合让与会者对简报由太多回应或业务分析。再如对制定结构完整的会议有帮助的建议超过1小时以上的会议,应有正式的书面会议通知、清楚的议程表,以及相关的议事资料。 2.3缺乏决策落实监督机制
开会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然而即便是会议组织者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也不能保证会议的高效。因为参会者在走出会议时,很可能就已经将会议内容忘记大半了,更别提还要去执行。如B公司的小曾最害怕参加公司会议,因为公司会议通常没有主题,话题往往从员工出勤聊到企业战略,直至结束才把话题转到业务的主题上来,会上通过了很多项决议,但半年后发现一项也没实行,同样的讨论在接下来的会议上继续上演。这样的会议不但没能起到互相理解和支持的目的,反而往往变成了员工推卸责任的平台,引起了更多抱怨和猜测。其实,案例中所说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只要我们将公司已公布的各种规划、计划和后来实际的完成情况进行一下简单对照就不难发现。“一分决策,九分落实”,不落实,再宏伟的目标,再清晰的思路,再具体的措施都是一句空话。“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表达的就是我们对于那些好高骛远、缺乏执行与实践能力者的批评。此前,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引用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对不抓落实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在笔者看来,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好的理念,许多想法也生动新颖,但却往往缺少将它转化为预期结果的工具。
3加强我国企业会议管理的措施
张晓东在《向会议要结果高效会议策划与落地全案》中曾提出用四个层级即道、法、术、器的思维落实会议管理,但并未对此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文章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启发下进行的深入的研究。“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把传统的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的会议管理相结合,“道”指价值理念,战略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等会议主题体系;“法”指会议管理制度,即用怎样的制度保证道的实施;“术”指会议管理方法与技巧;“器”指把会议简单化的工具。本小节运用道法术器四层次的研究方法,针对企业会议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选择不同的对应措施。
3.1管理之“道”一树立会议管理意识
管理之“道”主要演绎为明确会议管理的方向,将会议主题的选择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和方向标。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了在会议中获得更好的企业战略和决策,保证企业得到良好的运转,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管理意识。如娃哈哈的宗庆后从企业初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中期的科学管理再到后期的现代管理,完成了他在娃哈哈的“管理三步曲”,正是由于他对管理的重视以及不断地改进,娃哈哈才能进入中国当代一流企业家行列;李健熙执掌三星后,因为首先对会议管理进行改革,才开辟了三星迈向辉煌的道路。新形势下要求企业领导人加强会议管理意识,在会议管理的过程中展现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明确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企业文化特色,明确“道”。
3.2管理之“法”一制定会议管理制度
管理之“法”是制度规范,将企业的相关价值观念融于会议管理、制度流程的整体过程。企业的会议管理制度是保障会议落实和执行力的基础,其实,无数的案例或事实都向我们证明,严格的制度就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以海尔为例,张瑞敏刚刚接手海尔的时候,海尔只是一个快要倒闭的小电器厂,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毫无章法,企业亏损严重。可是张瑞敏用了20年的时间,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子一跃成为世界名牌企业,并一度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如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改变了海尔人?不得不说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海尔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功效。对于会议制度的坚决拥护执行,联想更是做到极致。联想的会议是准时召开的,如果谁迟到那就罚站一分钟,就连柳传志本人也曾经罚站过三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会议管理也是一样,制度的确立能够转化员工的行为习惯,不仅仅要制定好员工会议出勤等考核体系,还要确定会议管理制度的实操性,将会议当中的各个部分更好的磨合并不断研究新的制度方法。确定好“法”,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议,确保会议的高效运行。
3.3管理之“术”一创新会议管理方式
管理之“术”是方法载体,会议的关键并不是会议本身,而是会议管理的方式方法。经过会议讨论之后所确认的行动,要想让会议对现实问题发生作用就必须抓住会前的组织、会中的控制及会后的督办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会议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完善企业的会议管理体系,了解会议管理当中的“术”,需要特别包含以下方面:
(1)明确会议工作流程。明确制度制定流程,对制度的研究、立项、制定、审查、颁发、实施等环节统一规划,力求制定出的制度规范、严谨,符合企业实际、具备可执行性。将相关的工作程序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2)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形成落实决策的约束力。有了明确的责任,不仅可以增强对责任人的约束,而且可以理顺各方面的工作关系,避免互相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决策落实的步伐。
(3)搞好督促检查,加大落实决策的推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为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制度。督促检查是促进和保证决策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建立完善的督办机制,才能做到决策部署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4)把会议管理和绩效挂钩,形成“会议绩效”。把统计会议投入产出比,核算“会议绩效”,纳入会议管理范畴。以某公司为例,各部门开会数量、支出,不妨与部门的年度业绩考核挂钩,通过统一的比对,“会议绩效”排名一目了然,也更能鞭策管理部门提升办事效率。
抓住会议管理的关键环节,锁定“術”,才能够让企业的价值理念更加明确的传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能落地生根。
3.4管理之“器”一更新会议管理途径
管理之“器”是企业会议管理当中的支撑手段和方法。对于企业会议的管理要与时俱进并不断创新,侧重点主要集中在IT平台。随着WEB2.0、移动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文化管理的信息化基本实现,致使面对面的会议数量大大减少,电话会议、实时视频在线会议、电子邮件和因特网通讯这些数字技术正逐渐替代面对面会议。会议管理人员在召集各地人员开会之前,首先考虑以上选择可以大大节约会议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转变传统人员的会议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器”进行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会议的效率,同时搭建起会议IT信息管理平台或网络阵地,能够全面支撑会议召开工作。此外,网络平台的会议管理信息共享,不同公司的会议管理模式相互借鉴,优秀文化经验复制推广,推动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迭代更新,企业会议管理问题也在随之变化,应对这样的一种变化,企业能从传统的“人治”阶段,转向“法治”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文治”的文化管理的境界。只有不断调整完善会议管理思路、建立完善的会议管理体系、按照制度严格管理,才能提高会议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议管理:对策
1企业会议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集中人的智力讨论议题的活动形式,并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企业管理当中的“标配”,几乎每个企业每个员工都参加过会议。按照《开会的革命》中所言: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职员,你一生中用以开会的时间,保守估计也有9000小时以上;如果你是一个中层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约35%的时间用于开会;如果是高层管理者,更可能超过50%。然而,关于“会议认知”问题,有人曾对各个国家的员工做过调查,其中认为“开会无用”的比例显示如下:南非:83.67%;中国香港:81.71%澳大利亚79.74%荷兰78.70%英国:78.62%美国:81.82%;新加坡:81_41%;比利时:79.61%;法国:78.69%;新西兰:77.50%。
从上述结果看,接近80%的人反对或者不愿意开会。对于多数员工来说,会议可谓是工作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其实,会议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企业决策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并经过认真讨论后才能作出,而这往往就是需要通过会议来实现的。人们之所以对开会有各种各样的反感情绪和抵触心理,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会议管理不当。对于不同公司来说,会议管理的成效千差万别。会议管理高效的公司,发展往往蓬勃向上;会议管理低效的企业,经营大多每况愈下。一家公司的会议管理质量,将直接反映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会间接影响这家公司的前途命运。管理咨询专家陈浩曾说过:“会议可以是一家公司走向成功的开端,也可以是一家公司走向衰亡的起点。”因此,提高企业会议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事实上,很多知名公司非常重视会议管理,如安迪·格鲁夫在他的《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专门用第一章来写开会;拉里佩奇刚接任谷歌公司CEO,就给公司全员发邮件,告诉大家如何像创业公司一样高效开会;万达集团更是投入了巨资,用以开发会议管理系统。由此看来,越是管理成熟的公司越重视会议管理。
2我国企业会议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会议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上来看,企业的會议宏观管理体制与微观运作机制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明显落后,这导致企业战略难以落实,决策执行乏力,管理目标大打折扣。关于当前我国企业的会议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2.1会议管理效率普遍偏低
会议管理是一个合成词,从字面上看,会议的“会”有聚合、汇集、合拢等意思,“议”是商量、讨论的意思,“管理”即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一个会议主要由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人员、会议组织和会议议题等组成,而会议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议的高效运转,对会议的准备、服务等工作有效协调。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会议管理效率偏低的情况。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甚至逐步开始集团化运作,但是在会议管理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理念和模式,未能与时俱进,不仅会议效率未能提升还导致时间和金钱成本上涨。以A公司为例。公司总裁在创业初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当企业增长到上亿元的规模时,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分支机构,一支上千人的员工队伍。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公司,在广大的地域分散作战,要求指令清晰、步调统一、集中精力奋勇作战,其会议管理方式却没有从过去小规模的状态下调整过来,喜欢诸侯、大将,随时“听宣上奏”。老总在总部的时候,习惯随时要求高管来开会,有些分公司经理在外地出差,即使有几个小时车程,也要中止工作往总部这边赶,既花费了金钱和时问,又拖延了工作的进度。其实,国内有不少这样的企业,经营者没有转变传统开会方式,忽视了电讯沟通媒介的会议管理模式。从侧面也可以看出经营者或管理人往往将管理重点集中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环节,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却对影响公司决策和战略方向的会议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管理者仅凭个人的陈旧经验进行管理,因此导致企业常处于一片“打乱仗”状态,经常搞得下属无所适从。这不仅造成公司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
2.2会议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会议管理制度指的是大家达到共识的会议守则,每次开会就照此制度实行,对会议的整体规划、从开会的时间、议程表的运用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定。但从现实中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体系的搭建和执行在中国企业不是非常畅通。
(1)中国人的思想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崇尚仁义道德,重视天理人情,往往认为制度缺少“人情味”。国人认为制度是“硬性”的,人是“软性”的,如果制度“不仁不义”,员工便会产生抵触情绪。
(2)有的企业相信人的柔性作用,不相信制度的刚性作用。认为建章立制就是文字游戏。因此企业会议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践行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会议制度或会议规则,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或规则要求去开展工作,使得会议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习主席就曾指出: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
(3)会议管理制度过于繁复或者太过于简要。好的会议管理制度应是把良好的惯例书写成文,以供新进的与会者依循。如寻找适合时间段的会议:上午八点到九点:此时段由于是上班的第一个小时,大部分人发言的欲望都还没有被唤醒。此时段不适合让与会者对简报由太多回应或业务分析。再如对制定结构完整的会议有帮助的建议超过1小时以上的会议,应有正式的书面会议通知、清楚的议程表,以及相关的议事资料。 2.3缺乏决策落实监督机制
开会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然而即便是会议组织者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也不能保证会议的高效。因为参会者在走出会议时,很可能就已经将会议内容忘记大半了,更别提还要去执行。如B公司的小曾最害怕参加公司会议,因为公司会议通常没有主题,话题往往从员工出勤聊到企业战略,直至结束才把话题转到业务的主题上来,会上通过了很多项决议,但半年后发现一项也没实行,同样的讨论在接下来的会议上继续上演。这样的会议不但没能起到互相理解和支持的目的,反而往往变成了员工推卸责任的平台,引起了更多抱怨和猜测。其实,案例中所说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只要我们将公司已公布的各种规划、计划和后来实际的完成情况进行一下简单对照就不难发现。“一分决策,九分落实”,不落实,再宏伟的目标,再清晰的思路,再具体的措施都是一句空话。“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表达的就是我们对于那些好高骛远、缺乏执行与实践能力者的批评。此前,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引用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对不抓落实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在笔者看来,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好的理念,许多想法也生动新颖,但却往往缺少将它转化为预期结果的工具。
3加强我国企业会议管理的措施
张晓东在《向会议要结果高效会议策划与落地全案》中曾提出用四个层级即道、法、术、器的思维落实会议管理,但并未对此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文章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启发下进行的深入的研究。“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把传统的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的会议管理相结合,“道”指价值理念,战略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等会议主题体系;“法”指会议管理制度,即用怎样的制度保证道的实施;“术”指会议管理方法与技巧;“器”指把会议简单化的工具。本小节运用道法术器四层次的研究方法,针对企业会议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选择不同的对应措施。
3.1管理之“道”一树立会议管理意识
管理之“道”主要演绎为明确会议管理的方向,将会议主题的选择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和方向标。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了在会议中获得更好的企业战略和决策,保证企业得到良好的运转,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管理意识。如娃哈哈的宗庆后从企业初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中期的科学管理再到后期的现代管理,完成了他在娃哈哈的“管理三步曲”,正是由于他对管理的重视以及不断地改进,娃哈哈才能进入中国当代一流企业家行列;李健熙执掌三星后,因为首先对会议管理进行改革,才开辟了三星迈向辉煌的道路。新形势下要求企业领导人加强会议管理意识,在会议管理的过程中展现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明确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企业文化特色,明确“道”。
3.2管理之“法”一制定会议管理制度
管理之“法”是制度规范,将企业的相关价值观念融于会议管理、制度流程的整体过程。企业的会议管理制度是保障会议落实和执行力的基础,其实,无数的案例或事实都向我们证明,严格的制度就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以海尔为例,张瑞敏刚刚接手海尔的时候,海尔只是一个快要倒闭的小电器厂,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毫无章法,企业亏损严重。可是张瑞敏用了20年的时间,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子一跃成为世界名牌企业,并一度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如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改变了海尔人?不得不说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海尔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功效。对于会议制度的坚决拥护执行,联想更是做到极致。联想的会议是准时召开的,如果谁迟到那就罚站一分钟,就连柳传志本人也曾经罚站过三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会议管理也是一样,制度的确立能够转化员工的行为习惯,不仅仅要制定好员工会议出勤等考核体系,还要确定会议管理制度的实操性,将会议当中的各个部分更好的磨合并不断研究新的制度方法。确定好“法”,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议,确保会议的高效运行。
3.3管理之“术”一创新会议管理方式
管理之“术”是方法载体,会议的关键并不是会议本身,而是会议管理的方式方法。经过会议讨论之后所确认的行动,要想让会议对现实问题发生作用就必须抓住会前的组织、会中的控制及会后的督办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会议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完善企业的会议管理体系,了解会议管理当中的“术”,需要特别包含以下方面:
(1)明确会议工作流程。明确制度制定流程,对制度的研究、立项、制定、审查、颁发、实施等环节统一规划,力求制定出的制度规范、严谨,符合企业实际、具备可执行性。将相关的工作程序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2)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形成落实决策的约束力。有了明确的责任,不仅可以增强对责任人的约束,而且可以理顺各方面的工作关系,避免互相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决策落实的步伐。
(3)搞好督促检查,加大落实决策的推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为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制度。督促检查是促进和保证决策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建立完善的督办机制,才能做到决策部署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4)把会议管理和绩效挂钩,形成“会议绩效”。把统计会议投入产出比,核算“会议绩效”,纳入会议管理范畴。以某公司为例,各部门开会数量、支出,不妨与部门的年度业绩考核挂钩,通过统一的比对,“会议绩效”排名一目了然,也更能鞭策管理部门提升办事效率。
抓住会议管理的关键环节,锁定“術”,才能够让企业的价值理念更加明确的传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能落地生根。
3.4管理之“器”一更新会议管理途径
管理之“器”是企业会议管理当中的支撑手段和方法。对于企业会议的管理要与时俱进并不断创新,侧重点主要集中在IT平台。随着WEB2.0、移动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文化管理的信息化基本实现,致使面对面的会议数量大大减少,电话会议、实时视频在线会议、电子邮件和因特网通讯这些数字技术正逐渐替代面对面会议。会议管理人员在召集各地人员开会之前,首先考虑以上选择可以大大节约会议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转变传统人员的会议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器”进行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会议的效率,同时搭建起会议IT信息管理平台或网络阵地,能够全面支撑会议召开工作。此外,网络平台的会议管理信息共享,不同公司的会议管理模式相互借鉴,优秀文化经验复制推广,推动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迭代更新,企业会议管理问题也在随之变化,应对这样的一种变化,企业能从传统的“人治”阶段,转向“法治”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文治”的文化管理的境界。只有不断调整完善会议管理思路、建立完善的会议管理体系、按照制度严格管理,才能提高会议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