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业保险发展能够引导农业经营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行为.首先,基于农业经营规模、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进步等路径,对发展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基于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作用效果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发现是:①总体来看,农业保险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平均而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00万元、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每增加1元和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业保险保费每
【机 构】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发展能够引导农业经营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行为.首先,基于农业经营规模、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进步等路径,对发展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基于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作用效果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发现是:①总体来看,农业保险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平均而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00万元、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每增加1元和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业保险保费每增加1元/hm2时,该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分别实现71 t、364 t和254 t的减排效果.②在异质性分析中,农业保险发展对碳排放总量的削减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省份和非粮食主产区省份;而在中、西部省份和粮食主产区的样本中,农业保险发展没有起到推动农业碳排放总量降低的作用.③进一步分析中,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密度和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也是负向的.④在机制分析中,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粮食作物比重增加是农业保险减碳的有效机制;而农业保险发展虽然能够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但并不会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低碳化转型.据此形成的政策含义:一是,可以继续通过补贴推广农业保险,引导农业生产者采用有利于碳减排的规模化经营与作物结构模式;二是,在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简化赔付手续、规范定损标准,强化参与农业保险的收益教育,使农业保险产品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创新和发展绿色农业保险,以引导农业生产者采纳绿色低碳的生产技术.
其他文献
蔡坚rn1993年生于潮州,现工作生活于广州、上海.rn蔡坚的艺术实践涉及绘画和装置,从对材料、对象以及对绘画过程中重复行为的关注出发,拓展到对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研究.通过对日常物件和文化符号的反复描绘,展开对材料、图像和当代视觉的探索.在《Hyperfocus》系列中,蔡坚描绘的镜头提供了一种错觉性的波普景观,这种对三维幻觉的追求也使空间具有了超现实气息,让人思考这些绘画的再现与重复的意义.
奥地利艺术家Gustav Deutsch以美国画家霍普的油画为灵感,将虚构主角雪莉的不同经历作为主线串连起来,进行全新的艺术摄影创作.作品中的雪莉,无论是在旅行途中看书,还是染上一头金发去剧院当引座员……她的生活始终被一张无形的孤独之网所笼罩,雪莉并未试图去挣脱,而是冷静地去面对它.因为,生活本就是一场孤独的经历,有时候一个人能够享受自我的孤独也是一种浪漫.在Gustav的摄影作品里,恰恰有着箴默至极的浪漫.每一个雪莉都是一座孤岛,而我们成为不了别人的孤岛,但可以成为孤岛的窥探者.
人生这趟旅途,注定有很多时刻只能一个人去经历,但没有人甘愿沉溺于孤独.有人说,孤独可以拿来享受,这有点自欺欺人.我们想尽各种方法去躲避它,却不断地败下阵来.摄影师Ole Marius Joergensen却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孤独,他用相机将孤独永远定格在某个瞬间,通过审视它而变得坚强.作品中大面积的冷色调在眼前蔓延,阴郁之感仿佛要将人卷入其中.然而,在画面的某处, Joergensen却留下一丁点温暖的色彩给人以勇气与希望.这正是他的作品受人喜爱的原因,让每一位迷茫的人,于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之中得到慰籍
来自瑞士的收藏家Maja Hoffmann是当代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赞助人之一,作为LUMA基金会的创始人,她支持世界各地的艺术、电影和环境计划——泰特美术馆、东京皇宫、威尼斯双年展、蛇形画廊等.由她投资1.5亿欧元创立的标志性建筑卢玛-阿尔勒文化中心由混凝土核心及金属框架构成,玻璃盒子以及闪闪发光的铝板不规则地围绕其外,沿着圆形玻璃中庭蜿蜒而上,成为了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的新地标.Maja Hoffmann不仅事业与艺术密切相关,她的日常生活也是围绕着艺术的方方面面而展开.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障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水平之间的和谐平衡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元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将基于全新投入视角的Super?SBM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9省区、7个城市群、62个主要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多尺度识别其水资源利用水平的时间变动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结合Tapio脱钩理论构建不同适配模型,探究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动态适配关系.研究发现:①2008—2018年山东省效率值均大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主产区,也是促进绿色减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战场,探索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5年中国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本,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总量和人均两个层面考察政策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利用事件分析法、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安慰剂检验、对照组筛选等方法检验了结论的稳健性.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总量和人均两个层面上,国家重点
研究了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与均衡度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规律和集聚特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回归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技术方法,依据价值量和均衡度划分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类型.结果显示,全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9897.09×108元/a,其中最高的市级单元为东营市,最低的为枣庄市;最高的县级单元为济宁市微山县,最低的为青岛市市南区.全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均量为6.27×104元/(hm2·a),人均量为9823.03元/(人·a)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基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流域协同治理之路.黄河流域协同治理面临现实挑战,现有管理体制和涉水法律,难以有效解决其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水环境超载、水灾害严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建立黄河流域的协同治理体系,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域协同治理重要论述为指引,在治理架构上从涉水管理转向流域治理,构建主体功能与定位明确的协同治理体制;在治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是启动内循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研究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促进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沿黄地区中心城市进行界定,运用综合指数模型确定沿黄城市群,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3—2018年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模型对影响其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明晰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其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