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的组成与周转

来源 :养殖技术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组成猪群结构,既能保证获得最大量的畜产品,又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猪群的扩大再生产。猪群的合理结构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人们根据猪的再生产经济规律来组建。所以在组成合理的猪群结构时,首先就要分析研究场内猪的繁殖能力和肥育品质、饲料生产供应情况、以及必要的技术设备和劳动条件,再根据猪场的经营方针的要求,结合猪场今后的发展计划,考虑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然后作出适当安排。同时,还要经常检查猪群结构状况,使各个时期的实际猪群结构同计划要求的猪群结构趋于一致,以便达到有计划地使养猪数量与质量迅速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使所经营的猪场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繁殖猪群
  正常的繁殖猪群,包括有母猪、公猪、后备猪等三群。这三个群各在全部猪群中所占比例,应以基础母猪群为转移,因为基础母猪是直接生产者,他的比重大小,决定着猪群的增长速度。至于基础母猪占存栏猪的比例多少,应根据养猪场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在繁殖猪场或种猪场,是取决于年度内母猪分娩的胎次和每胎的繁殖存活仔猪数。若分娩次数多,并且每胎繁殖存活的仔猪数又高,基础母猪的比例可小些,否则比例应增大。在商品养猪场内,基础母猪的比例是取决于肥育猪饲养期的长短。若出场或屠宰的肥猪周转快,基础母猪的比例要大些。若肥育猪的饲养期长,则基础母猪的比例可以小些。如果大量利用一产母猪,则基础母猪的比重可以再降低。例如,基础母猪一般按年产两胎,每胎繁殖育成仔猪为8~10头来计算,那么基础母猪只要占年初存栏总头数的1%就可以补足当年所需出售、屠宰和死亡的猪数,使年底和年初的存栏总头数一样多。如果需要扩大再生产,年初保持基础母猪的比例为5%~10%左右,就可使存栏猪数每年平均递增1~2倍。
  公猪和后备猪占群中的比例,是取决于基础母猪的头数。因此,在计算这两类猪群的比例时,可以根据他与基础母猪的比例来推算。公猪与基础母猪的比例,在采用本交情况下,一般为1∶20~30,如果采用人工授精,公猪数量则可大大减少。后备猪为每年应淘汰和补充的基础母猪数的1~2倍。
  在繁殖猪群中,种猪群的年龄结构对于生产指标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繁殖母猪的平均年龄很小(即幼龄母猪的比例高)时,则其平均排卵率较低,以致窝产仔数也有较低的倾向。相反,平均年龄很大(即老年母猪比例太高)时,虽说其排卵率较高,每窝产仔数较高,但死产较多,生后被压死的头数也较多。而且幼龄母猪和老年母猪的受胎率均较低。前者由于其生殖器官在解剖上的不正常情况有着较高的倾向,这就干扰了正常的交配和授精。后者由于其生殖器官的退化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等病),从而导致较高的胚胎死亡。所以,在繁殖群中,幼龄和老年母猪的比例都不宜过高。
  虽然有些母猪在8~10岁或年龄更大些,仍能继续生产出好的仔猪,但按年产活仔猪头数与育成头数来说,仍以青壮年母猪(即2~4歲的母猪)比例大的猪群较高,并且降低了因更换幼龄母猪所付出较多的培育费用。同时也防止了因老年母猪(同样在老年母猪的后代内)更易生病和死亡所造成的损失。
  一般青年公猪性欲较旺盛,配种能力较强,繁殖性能也较好,故我国各地农村,多主张较早利用公猪,常有“嫩公猪”之称,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但是利用过早往往影响本身的生长发育,也易使之早衰,缩短了利用年限。但幼龄公猪有时对配种发生恐惧,使配种难以进行。而年老公猪又因体重较大而显得笨重,配种不便,故配种能力减退。因此对于一般生产猪群,一种较好而妥善的办法,是将经后裔测定证明生产性能好的公猪,将饲养的时间适当地延长一些,用以与幼龄母猪或壮年母猪配种。在育种猪场,理想的猪群年龄结构,随着育种工作的选择方法而变化。为加速育种的进度,首先应考虑的是猪群的遗传改进量。如何使猪群的年龄结构与缩短世代间隔和使种猪周转加快相适应,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 育肥猪群
  育种猪场或商品猪场母猪群的年龄组成比例,则应根据猪场具体情况及生产要求,作适当安排。为了保证母猪群的正常发展,必须注意每年均匀地补充母猪群,减少母猪群中相同年龄最多的母猪肥育猪应占整个猪群中比例的多少,则视场内肥育任务来决定。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养生问题,传统养生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而现在传统养生体育也成为了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走进高校的课
女孩一思想,世界不再单调。14岁的女孩典典一开篇就把一个原本混沌的自我分解成:(1)性格直率、我行我素、敢想敢做的17岁男孩;(2)性格冷静,喜欢看书、喜欢玩,乐观开朗,平凡正常的14岁女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铜系催化剂,并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对铜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分子量低聚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