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像民族志——古滇青铜器呈现的历史现场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视觉人类学角度,把古滇青铜器看做一种视觉性历史文献阅读。这些青铜器大多为祭器、礼器或包含较多社会文化信息的饰品。在铜鼓、贮贝器盖的铸像、刻纹及大量青铜扣饰上,以直观写实的具象性叙事形式,呈现了关于古代滇人及其他族群生产、生活、族群关系、战争、祭祀等历史现场。通过对它们的再度观看,讨论古代民族以铸像(包括镌刻)形式进行"类民族志书写"的叙事特点。这种"书写",主体是写实的,它们真实还原了古滇族群的社会生活,许多情景仍然可以和现代的民族志调查形成互文关系;其次,铜片上的图像记事展示了古滇族群以图叙事的传统,它们为图画文字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至今某些民族还在使用的图画文字与此一脉相承;最后,正如那个时代流行的叙事风格一样,它们又兼是和神话、巫术与信仰杂糅在一起的,以具象铸像暗示特定象征意味的写意性视觉表达。
其他文献
当前技工教育呈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综合化、法制化的新趋向,作为技工院校的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神圣使命,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教
毕飞宇的小说理想是轻盈而凝重,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运用隐喻修辞、转喻修辞、反讽修辞等实现的.从叙事话语层面来看,反讽修辞叙事主要有克制叙述、夸张叙述和戏仿叙
基于2008-2015年29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城市居民用电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回弹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回弹规模及回弹类别.结果显示:电价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