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71-01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科室与手术室在交接患者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主动防范风险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手术病人的交接确认是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重点。为避免和防止手术病人出入手术室发生差错事故,必须严格查对制度和交接制度。本文就手术病人接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 术前交接、查对不严格导致的安全隐患
1.1.1接错病人:由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未按规范进行当面交接。一种情况是只有手术室工作人员单方凭手术通知单来病房接病人,容易导致接错病人,另一种情况是查对的时候未查对姓名,只查对床号,存在把家属接到了手术间的隐患,还有就是换了床的的病人从而把病人接错。
1.1.2术前镇静剂、围术期漏注抗生素或未按时输入:常见于连台手术的病人,因手术时间不确定,护士接到手术室电话通知送连台手术后,未核对病人是否执行术前针医嘱就直接送病人人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也没有认真核对就实施麻醉;围术期漏注抗生素或未按时输入,为手术室护士未根据手术时间提前30分钟通知病房做术前准备,使术前围术期抗生素未能规范用药。
1.1.3病人用物交接不清:由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工人对病人所携物品以口头交接,特别是急诊手术病人,这样容易导致遗漏携带物品。
1.2 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隐患:护送途中病人管道脱落、坠床、跌倒等,主要是由于术前、术后对病人评估不足,准备不当引起。如出入门时未保护好病人头部及手足以致碰伤病人;术后病人处于麻醉半清醒状态,烦燥不安,运送途中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或因平车、床铺故障至意外发生;搬移病人前未理顺各种引流管,移动时步调又不一致,使得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
1.3 术后交接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如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特殊用药或有无抢救等麻醉师未逐项与病房护士进行交班,导致观察不到位,病人有并发症出现。②管道管理不到位。对各种留置管道的数量、引流部位等交待不清。
1.4 护理记录短缺、不连贯存在的安全隐患:术中护理问题(入引流液量、出血量等)护士未记录;病人入室、出室的时间不准确;引流道管、皮肤情况漏记等。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应把病人安全放在首位,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研讨会,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规范护理行为。
2.2 规范病人交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2.1 严格执行接送制度:术前接病人时病房护士必须把病人、病
历、物品等准备妥善,与手术室护士采用双向核对法认真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交接。查对的内容包括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临床诊断、腕带标识、手术日期、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前用药、禁食情况、皮肤准备情[1]。术后要交接病人术中手术情况、输液、输血、出血情况以及病人目前的意识、生命体征、皮肤伤口、管道、输液等[2]。
2.2.2 以腕带作为识别标志:“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指出医院药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并且要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3]。我院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制度,要求所有手术病人术前戴上腕带标识带。标识带上附有病人相关资料,如姓名、科室、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室护理人员接病人时除了严格查对接送表的內容外,还要查对病人手上腕带上的资料,确认病历、接送表、腕带三者资料完全一致后才接病人。腕带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手术安全措施,对防范护理差错起到良好的作用。
2.2.3 加强运送途中的管理: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要加床栏,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栏杆外,必要时加约束带,护士不得离开病人;出如门,包括电梯门的时注意保护病人头部和手足;搬运时要查看各管路是否从固定的架上取下、是否妥善固定、有无扭曲脱落;运送平车须设人每日检查,定期维修,每次使用前检查其安全性,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2.2.4 加强麻醉后的交接:病人由于麻醉、手术的刺激及药物的作用,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呼吸、心律、血压的变化以及辅助用药时出现异常的兴奋或抑制等,为预防麻醉手术后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必须规范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之间的交接程序,即术后病人必须由麻醉师和手术医生从手术室护送至病房,接班护士及时到位,由麻醉师报告护士应掌握的内容,如手术名称、术中生命体征,最近一次血压、术后各种引流管、输液管、尿管、镇痛泵是否通畅等。护士当场核对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伤口敷料及管道情况。
2.3 建立手术交接记录单:护理文件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
和凭证,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建议对所有实施手术的病人填写手术交接表,即病房护士将术前病人的准备情况、术前用药、物品准备、入手术室时间记在手术交接表上,术后手术室护士再将病人用药、管道、皮肤情况、出室时间记在表上,回病房后护士和麻醉师交接的同时核对表上各项记录是否与病人的情况相符,并双方签名。
手术病人的接送过程虽然时间很短,但风险很高,必须完善交接制度、设计完善的手术病人交接清单或者专科化的手术病人交接清单,以便于实施标准化的、预见性的手术病人交接,以加强交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才能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嫒媛,戴艳萍,黄琦,等. 手术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护理学报,2009,16(1B):76-77.
[2] 吴静,刘卫华. 手术病人交接确认登记单的改进与应用.中外医疗,2010 (29):143.
[3]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暨主要措施[J]:中国医院协会,2007.11(1):29.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科室与手术室在交接患者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主动防范风险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手术病人的交接确认是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重点。为避免和防止手术病人出入手术室发生差错事故,必须严格查对制度和交接制度。本文就手术病人接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 术前交接、查对不严格导致的安全隐患
1.1.1接错病人:由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未按规范进行当面交接。一种情况是只有手术室工作人员单方凭手术通知单来病房接病人,容易导致接错病人,另一种情况是查对的时候未查对姓名,只查对床号,存在把家属接到了手术间的隐患,还有就是换了床的的病人从而把病人接错。
1.1.2术前镇静剂、围术期漏注抗生素或未按时输入:常见于连台手术的病人,因手术时间不确定,护士接到手术室电话通知送连台手术后,未核对病人是否执行术前针医嘱就直接送病人人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也没有认真核对就实施麻醉;围术期漏注抗生素或未按时输入,为手术室护士未根据手术时间提前30分钟通知病房做术前准备,使术前围术期抗生素未能规范用药。
1.1.3病人用物交接不清:由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工人对病人所携物品以口头交接,特别是急诊手术病人,这样容易导致遗漏携带物品。
1.2 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隐患:护送途中病人管道脱落、坠床、跌倒等,主要是由于术前、术后对病人评估不足,准备不当引起。如出入门时未保护好病人头部及手足以致碰伤病人;术后病人处于麻醉半清醒状态,烦燥不安,运送途中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或因平车、床铺故障至意外发生;搬移病人前未理顺各种引流管,移动时步调又不一致,使得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
1.3 术后交接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如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特殊用药或有无抢救等麻醉师未逐项与病房护士进行交班,导致观察不到位,病人有并发症出现。②管道管理不到位。对各种留置管道的数量、引流部位等交待不清。
1.4 护理记录短缺、不连贯存在的安全隐患:术中护理问题(入引流液量、出血量等)护士未记录;病人入室、出室的时间不准确;引流道管、皮肤情况漏记等。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应把病人安全放在首位,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研讨会,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规范护理行为。
2.2 规范病人交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2.1 严格执行接送制度:术前接病人时病房护士必须把病人、病
历、物品等准备妥善,与手术室护士采用双向核对法认真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交接。查对的内容包括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临床诊断、腕带标识、手术日期、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前用药、禁食情况、皮肤准备情[1]。术后要交接病人术中手术情况、输液、输血、出血情况以及病人目前的意识、生命体征、皮肤伤口、管道、输液等[2]。
2.2.2 以腕带作为识别标志:“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指出医院药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并且要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3]。我院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制度,要求所有手术病人术前戴上腕带标识带。标识带上附有病人相关资料,如姓名、科室、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室护理人员接病人时除了严格查对接送表的內容外,还要查对病人手上腕带上的资料,确认病历、接送表、腕带三者资料完全一致后才接病人。腕带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手术安全措施,对防范护理差错起到良好的作用。
2.2.3 加强运送途中的管理: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要加床栏,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栏杆外,必要时加约束带,护士不得离开病人;出如门,包括电梯门的时注意保护病人头部和手足;搬运时要查看各管路是否从固定的架上取下、是否妥善固定、有无扭曲脱落;运送平车须设人每日检查,定期维修,每次使用前检查其安全性,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2.2.4 加强麻醉后的交接:病人由于麻醉、手术的刺激及药物的作用,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呼吸、心律、血压的变化以及辅助用药时出现异常的兴奋或抑制等,为预防麻醉手术后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必须规范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之间的交接程序,即术后病人必须由麻醉师和手术医生从手术室护送至病房,接班护士及时到位,由麻醉师报告护士应掌握的内容,如手术名称、术中生命体征,最近一次血压、术后各种引流管、输液管、尿管、镇痛泵是否通畅等。护士当场核对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伤口敷料及管道情况。
2.3 建立手术交接记录单:护理文件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
和凭证,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建议对所有实施手术的病人填写手术交接表,即病房护士将术前病人的准备情况、术前用药、物品准备、入手术室时间记在手术交接表上,术后手术室护士再将病人用药、管道、皮肤情况、出室时间记在表上,回病房后护士和麻醉师交接的同时核对表上各项记录是否与病人的情况相符,并双方签名。
手术病人的接送过程虽然时间很短,但风险很高,必须完善交接制度、设计完善的手术病人交接清单或者专科化的手术病人交接清单,以便于实施标准化的、预见性的手术病人交接,以加强交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才能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嫒媛,戴艳萍,黄琦,等. 手术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护理学报,2009,16(1B):76-77.
[2] 吴静,刘卫华. 手术病人交接确认登记单的改进与应用.中外医疗,2010 (29):143.
[3]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暨主要措施[J]:中国医院协会,2007.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