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想象力这个主阵地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灵动 激发 培养 展开 想象
那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在语文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借助丰富的语言材料,启发想象
语言是思维的直观展现,而思维的表达形式是通过词来表现的。因而,语文教学就得从语言文字开始,让孩子在感知语言的同时凭借有效的语言材料去启发想象,并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1.注重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读,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的积淀,使课文的抽象语言文字在大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动力,培养了想象的能力,还丰富了课文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2.利用动人情节,展开想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可谓是情有独钟。他们被它那声情并茂的语言、委婉曲折的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充,并对故事情节进行改写、续写和扩写,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而且还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培养。这样通过续写,要求学生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推测,重新创造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凭借生动的形象材料,启发想象
对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动的画面、可感的声音等形象材料,借助想象的翅膀,在大脑中重新勾勒出生动形象、绚丽多姿的画面,并且用语言将之生动形象地描叙出来。
1.借助文本插图,启发想象。叶老语:“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不论是何种版本,都穿插了许多紧贴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文本插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充分利用文本插图,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述故事,或栩栩如生地描摹人物,或身临其境地畅谈感受,努力将诗、画、情、景、色、声融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就充分利用了文中蒙古人民套马的插图。课堂上,我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象当时的热闹场景:草原人们会怎样套马?围观的人又是怎样的反应?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会是怎样?此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也身处在大草原,骑着骏马,在扬鞭套马,那该多好啊!孩子们双眸凝视图片,仿佛正在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上哩!使教学达到了“言而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创设特定情境,激发想象。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特定的情境,这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如在执教《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境。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伴随下,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听着优美的乐曲,欣赏着迷人的美景,仿佛置身其间,流连往返!这样,通过创设美丽的情境氛围,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去想象。
三、开展多彩活动,培养想象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一些有益有趣的演、画、说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更多的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情境表演,激发想象。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力展现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文本创造性的改编成课本剧,然后通过演来加以演绎。通过演课本剧,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2.利用形象绘画,培养想象。绘画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诗歌教学中,运用这种手法就非常的得当。诗不离画,画可赋诗,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因此,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想象力的手段。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熏染,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再通过实践绘画来展示脑海中想象画面的美丽。之后,通过师生评画,张贴展览等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促使其在今后的绘画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将画绘得更美。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没有想象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教育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调动并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对灵动的翅膀,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大胆创新。
(作者单位: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编辑/杨帆
【关键词】灵动 激发 培养 展开 想象
那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在语文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借助丰富的语言材料,启发想象
语言是思维的直观展现,而思维的表达形式是通过词来表现的。因而,语文教学就得从语言文字开始,让孩子在感知语言的同时凭借有效的语言材料去启发想象,并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1.注重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读,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的积淀,使课文的抽象语言文字在大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动力,培养了想象的能力,还丰富了课文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2.利用动人情节,展开想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可谓是情有独钟。他们被它那声情并茂的语言、委婉曲折的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充,并对故事情节进行改写、续写和扩写,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而且还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培养。这样通过续写,要求学生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推测,重新创造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凭借生动的形象材料,启发想象
对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动的画面、可感的声音等形象材料,借助想象的翅膀,在大脑中重新勾勒出生动形象、绚丽多姿的画面,并且用语言将之生动形象地描叙出来。
1.借助文本插图,启发想象。叶老语:“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不论是何种版本,都穿插了许多紧贴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文本插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充分利用文本插图,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述故事,或栩栩如生地描摹人物,或身临其境地畅谈感受,努力将诗、画、情、景、色、声融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就充分利用了文中蒙古人民套马的插图。课堂上,我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象当时的热闹场景:草原人们会怎样套马?围观的人又是怎样的反应?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会是怎样?此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也身处在大草原,骑着骏马,在扬鞭套马,那该多好啊!孩子们双眸凝视图片,仿佛正在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上哩!使教学达到了“言而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创设特定情境,激发想象。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特定的情境,这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如在执教《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境。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伴随下,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听着优美的乐曲,欣赏着迷人的美景,仿佛置身其间,流连往返!这样,通过创设美丽的情境氛围,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去想象。
三、开展多彩活动,培养想象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一些有益有趣的演、画、说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更多的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情境表演,激发想象。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力展现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文本创造性的改编成课本剧,然后通过演来加以演绎。通过演课本剧,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2.利用形象绘画,培养想象。绘画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诗歌教学中,运用这种手法就非常的得当。诗不离画,画可赋诗,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因此,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想象力的手段。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熏染,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再通过实践绘画来展示脑海中想象画面的美丽。之后,通过师生评画,张贴展览等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促使其在今后的绘画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将画绘得更美。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没有想象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教育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调动并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对灵动的翅膀,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大胆创新。
(作者单位: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