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爱人,才能更称心?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女性常常感叹:“只怪年轻时死心眼,非得找个白马王子,结果遍体鳞伤;这都人老珠黄了才领悟,找个最爱自己的人相伴此生,方为明智之举!”更有知心大姐们热心肠地将这样一套“经典婚恋理论”的经验传授给涉世未深、情窦初开的女孩,颇有担心那些和当年的自己同样娇嫩美艳的花儿们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意味。那么,在选择爱人时,到底是选自己爱的还是爱自己的人呢?



  我常在生活里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最好还是找一个他爱我,我不那么爱他的人。”据说是可以避免两人出现矛盾甚至分道扬镳时当事人太伤心。高举这张择偶标准大旗的女性居多,尤以添了几岁年纪,多了几分阅历的熟女们为甚。事实上,找一个自己不怎么爱但特别爱自己的人真的会过上幸福生活吗?
  你为什么选择那个“我不那么爱他”的人
  偶然背后藏着必然,每种爱情的选择背后都富含其深层的心理动因。选择一个“我不那么爱他”的对象,当事人本身又怀揣怎样的心事呢?
  “恐惧与逃避”才是实质
  爱情,是除了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之外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亲密的情感。选择一个不太爱或者完全不爱的人共度余生,实际上是在逃避亲密关系。
  在爱情里不愿付出,只期待对方来全心全意呵护自己,代表的是当事人内心在建立亲密关系上存在恐惧。唯恐付出感情后一旦分手,自己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
  “被抛弃”的预设立场
  做出这样选择的当事人往往保有一种预设的立场,即自身的痛苦基于这段感情会走向终结的假想。“一个我很爱的人更有可能会抛弃我。”“如果我被抛弃势必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当事人表现出来的分离焦虑和恐惧也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感情中,从而导致对方接受了这些负面信号而产生了“分手认同”。
  实际上,当事人往往只是重现了过去的经历,比如一个很爱并且很需要父母的孩子曾经有过被严重忽视甚至被遗弃的经验,那么成年后的他基于早年形成的体验,便会认为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值得信任,因为那些看似亲近的人通常持有更多背叛的资本和抛弃的理由。于是,为了避免这种带有近乎诅咒色彩的“被抛弃”预言成真,当事人又掉进了另一个“我不靠近你,看你怎么办”的魔咒。
  “防止失控”的潜在心态
  持这种看法的人还有一种潜在的心态,就是一旦自己有所付出,对方就必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如若稍有违背就会觉得一切都失去控制,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为了避免这种挫折带来的痛苦,隔离自己的情感,就能免于痛苦的可能。
  然而问题在于,倘若感情里的一方并未真正投入,那么爱情从伊始就如同一株干涸的植物,毫无生命力可言,自然也谈不上开花结果了。
  你凭什么找一个“无条件最爱你”的人
  在我们分析完当事人的心理动因之后,再把关注点放在当事人的心理需求上,看看当事人寻求的“无条件最爱你”又意味着什么。
  26岁的外企白领Mia算得上是标准的白富美,容貌姣好,家境优越。大家一直认为Mia迟迟未定下长期交往对象的原因无非是她要求太高,但是Mia说,男方的外在条件她都不在乎,只有一点:一定要凡事以她为先,这才是爱她的证明。
  说实话,Mia的这个要求还真是蛮高的,也难怪曾经交往的几任男友都不堪重负落荒而逃了。看起来Mia并没有强调外表和物质,但“凡事以我为先”的自我中心主义却令人敬而远之。
  爱情对于女人总是显得无比重要,即便女权运动创始人西蒙·波娃选择了独立,但对大多数女人最有吸引力的也依然是爱情这条道路。大部分女人毕生都在寻求一个可以无条件包容、照顾、关心、宠爱自己的男人。而站在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我非常想告诉她们,实际上,这种需要甚至不应该通过广为人知的恋父情结来理解,因为这种去性化的需求退回到更早的心理阶段,她们找的其实是一个完美妈妈。
  当然,也有不少人申明立场,表示自己愿意付出。几年前经历了一场失败婚姻的苏静说,自己不再是怀揣童话梦想的小女孩,如果碰到合适的人,为他下厨也是一件乐事,但前提是一定要确保对方付出的比自己多。
  透过这种将爱情量化的标准反映的总归还是安全感的缺乏。在当事人心中,爱情变成了一场以筹码计输赢的博弈,怕吃亏,怕赌输,所以下注越少越好。
  爱情中总是令人遗憾地存在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化:男人想找的是个像母亲的女人,女人又想找个似父亲的男人,结果,大家都失望。
  20世纪的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著有寓言漫画《缺失的一角》,描述了一个缺了一角的圆是如何历经重重波折走上幸福轨迹的故事。在途中它曾经以为找到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与它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显然这个事实比不上亚当取出肋骨造就出夏娃的传说美妙。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理应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当我们将他人视为填补自身的创伤而存在时,不仅没有真正地看见对方的存在,同时也抹杀掉了自我成长的可能。
  那么两个同样具备创伤的人会更有共同语言,更默契吗?表面上来说是这样。与你同样经历累累创伤的那个人看起来比其他人更能理解你,但这种理解存在太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对你起到实际意义上的帮助。好比两个哭闹的小婴儿巧遇在了一起,哭声让他们共鸣,但却因自给不足,相互间更是无法喂养。
  你要如何塑造爱的能力
  苏格拉底曾教训斐德若说:“求爱之人比被爱之人更加神圣,因为神在求爱者那一边,而非被爱者那头。”神为什么会站在求爱者那一方呢?因为,爱是一种能力。
  审视自我,建立健康自恋
  不论在亲密关系还是普通人际关系中,付出和给予都是相互的。因人之不同,对方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产生矛盾冲突时便会让人感到挫败。平时我们讲换位思考,字面上指换个角度替对方着想,达成相互的理解,实际上也是指遭遇挫折时需要具备相应的承受能力。但对有些人而言,一点挫折就足以令其整个情感世界崩溃,他们以自己的标准来看待现实世界,觉得一切都变得不可信任,毫无意义,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自恋。   “自恋”一词源于西方,古希腊语音译为那耳喀索斯,意为水仙花,同时也是神话故事中一位美少年的名字。在古罗马作家奥维德的笔下,那耳喀索斯因其美貌被众仙女爱恋,但他拒绝了所有仙女的追求,只爱自己。美少年整天对着一潭镜湖中映出的倒影自怜自爱,无法自拔,最终憔悴而死,化作一枝水仙花。
  最初自恋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把关注的焦点完全放在自己身上的情景,后来这种心态被视为一种心理障碍,于是自恋就被纳入了精神病学中的诊断词汇表,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通常病理性自恋之人表现为自我夸耀、不能理解他人、需要不断地从别人那里得到赞赏和崇拜。
  究其根源,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下可看作来自于早年的母婴互动失调,孩子未被充分满足的愿望放大到了成年后的生活中。尼采曾说,“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恋人格障碍的发生有其特殊的过程。自体心理学理论假定,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有两种心态。一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比如那耳喀索斯。生活里一个备受娇惯宠爱的孩子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也有这个含义;二是觉得父母无比强大,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而自己因为与父母一体,所以也就变得同样强大。尼采自诩为神的言论固然隐藏了后期精神分裂的缩影,但将自己与光芒万丈的太阳画上等号,多少也反映了这位哲学伟人强烈的自恋。
  以上两种心态合起来称为原始自恋。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心态有机会逐渐被现实所修正,孩子得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父母也非自己想象的那般强大,于是,他会变得越来越能够面对自己的真实世界,在承认自己和父母并非全能的基础上建立起现实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这就是健康的自恋。
  接纳自我,疗愈过往创伤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早期的原始自恋由于各种原因干扰没有被修正,那么就很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自恋。
  这样说来,自恋是否应该完全被杜绝呢?一般人说起自恋这个词通常都含有贬义,认为不自恋才是正常的,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婴儿刚出生时那种全能感和把父母想象得无比强大的心态对他来讲是正常的,那是每个人心理发育的起始点。 所谓自恋型人格障碍,或者说通常被人认为不好的自恋,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受到了阻碍,以致成年后整个心态依然固执于婴儿时期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他的自恋没有经过现实化的发展而达到健康的状态。
  对于自恋的误解暗含着文化中一种带有批评性质的倾向,这种倾向有时会使人们把常态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也视为自恋而贬抑,引发另一些心理上的偏差。自恋不是有没有的问题,它是每个人心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我们要看一个人的自恋是原始的还是健康的。健康的自恋每个人都需要,它的意义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与现实相应的自尊、自信以及自我价值感。
  平日里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人们喜欢把“自恋”和“自负”画上等号,把“自卑”当成它们的反义词。其实自负和自卑同属于不健康自恋的两种对立表现形式,它们的特点都是关注点永远指向自身,难以将情感惠及他人。
  有些人的心灵家园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将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依然思念着一处自己也不知坐落于何处的家乡。正是由于自孩提时代便未曾浏览过足够的美好风景,在唯一熟悉的环境中也始终孑然独处,这种本乡本土的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居所。
  在客观的审视过后,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消除精神上的漂泊无依感。过去无法改变,明日另有机缘,活在当下成为我们疗愈创伤的关键步骤。



  主宰自我,与伴侣共同起舞
  爱情好比是一场交谊舞,最考验也最体验二人默契。即便一方跳得再好,但另一方抢拍、漏拍,都算不上是一场成功的舞蹈。
  以“找个爱我的人”为信念的当事人习惯于让对方在爱情圆舞曲中扮演教练的角色,而自己扮演依赖的一方。长而久之,对方会疲倦,自己也没有得到成长。
  真正的爱情,不应是镜花水月,紫微流星,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地球多一种高等动物。人活于世,和接纳被爱同等重要的是具备爱人的能力。当我们不懂得去爱,也就不可能了解被爱的滋味。
  让爱情绽放出自己的舞步,不再重复负性的模式;让自恋回旋在恰当的音律,重新演奏出健康的乐章。你会从恐惧中收获勇敢的精神,在迷恋里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便被缘分崴了脚,也能一笑置之,体验为一份经历的美好。
  原来,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全在乎我们自己的修为。
其他文献
用双辊熔体旋转法制得的Al-12.45Si合金薄带具有亚共晶组织,Si相以粒状形态均匀分布于α—Al相基体.在成带及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于α—Al相中的Si已有部分析出.用XRD内标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新型塑料模具标准件顶杆用钢(65MnV钢)一次冲击韧度的影响。冲击韧度值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升高,到220℃后降低,然后在260℃到达最低值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65MnV钢在低温回火
合成了7种2-(4-联苯基)苯并 唑衍生物,其中5种为未知物.经元素分析、IR、UV、1HNMR和MS表征,并测定了上述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和激光转换效率,结果发现5,7-二异丙基-2-(4-联苯基)苯并 唑的激光
橡胶组成物专利号:特开2007-107014公布日期:2007年4月26日发明人:井上笃司,中岛哲司申请者:宇部兴产株式会社、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本发明提供的橡胶组成物的特性:作为汽车
<正>凭着40多年专业经验,依靠优良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贵州百花医药的业绩每年以38%的速度递增
2008年第十届北京车展已经结束,但新国展超凡的气势为车展增添的光辉和车展本身的香车美女却让人回味无穷。为了更好地回味,本刊特评选出本次车展的最佳创意——当然,也包含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了茶叶中的磷、锰、钙、镁、铝、铁、钾、锌、钴、镍、铅、铜、钒、锶的含量。采用元素间干扰系数法校正元素之间的光谱
岁月待她不温柔,她要自己对自己温柔。扑倒在雪地这是个相恋飞快失恋也飞快的时代,快的像是都赶着去投胎。在那个夜晚,那个有雪的夜晚,南潇艰难地走了很久,才接近自己家所在
】通过对国际排联提出的盘局制比赛方法的实验和分析,证明盘局制比赛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比赛时间,而且还能相对控制比赛时间和缩小两队分差,从而大大提高排球比赛的竞技性、观赏性
研究发现,在硫酸介质中,痕量苯酚能灵敏地阻抑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该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苯酚的方法。本方法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