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师下企业锻炼之感悟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x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应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新的合作途径,指导和帮助教师到企业兼职,让教师真正深入企业,在企业里得到锻炼。使学校教师在负责或参与企业项目过程中,找到改善教育教学的方法与途经。
  关键词:职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兼职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7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等,均需要加快、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而现行的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学生或实训基地的层面,教师层面的“教师下企业锻炼”流于形式。所以,急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师下企业锻炼,探索和推进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重要性
  (一)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是国家教育规划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这为教师走进企业提供了法规保障。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在国内外早有先例。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专门制定了兼职法规约定教师到企业兼职。《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明文规定:“鼓励企业设立自主创新岗位,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学校科学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二)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是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与现实企业需求相脱离,是因为教师专业思想、专业水平、专业技能不足。从企业引进人才,让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但企业技术人员懂技术不懂教学,难以掌握学生心理,不会运用职业教育心理学,更谈不上教育教学方法,常有“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尴尬。让教师到企业兼职,则可以把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带到学校,教给学生,从而培养出掌握最先进技术并受企业欢迎的劳动者,达到互惠互利。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现状
  总结现行的校企合作,基本是两大类型:一是学校引进企业办学、办厂办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等,可归纳为硬件的合作开发;二是“工学交替”、“工教结合”、“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等,可归纳为学生技能学习与就业合作。这些合作方式在实施中普遍没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纽带作用,难以使教师很好地把握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与实用技能,也就难以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推行“教师下企业锻炼”是在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了解企业需求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这项工作往往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企业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从企业方面考虑,让某个企业吸收几十或上百人锻炼,这些人身心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也着实让企业为难,由此导致教师下企业锻炼最终流于形式,或是企业把教师当作客人,或是教师走马观花地参观。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探索
  (一)校企合作的关键——互惠互利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学校个别业务骨干专业特点,让教师短期或在一定期限内到企业兼职。兼职教师作为企业的兼职工人,应享受一定的薪资等待遇,更应符合企业需求,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或完成某个项目。这不同于以往校企培养或设备合作,也不同于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教师到企业锻炼,而是学校与企业的共同需求,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
  比如,扬州某商务学校旅游专业的某教师,利用暑期帮助某旅游公司带团旅游。对于旅游公司,暑期是旅游旺季,人手不足,急需导游;对于教师个人,带团出去锻炼自己,同时可以了解最新的旅游资源,把握最新的旅客需求,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这种实践能得到劳动报酬,这种报酬使该教师工作更有积极性和责任心,更加理解旅客心理和各种需求。
  (二)教师须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任祖平教授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业培训中心主任,现任东南大学保卫处处长,多次担任江苏省职业教育四大赛事之一“创新大赛”的评委专家组组长,还担任华东工程训练教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评标专家组成员、南京汽车维修管理协会理事、南京市消协仲裁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这么多的社会职务,让任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任教授自己曾总结到“我实施或参与实施了上万个种类或项目的技术革新”。所以,民间称他为“创意王”、“在机电、控制、汽修,没有任教授不懂的”。目前,虽没有任何人或组织让任教授到某企业兼职,但他一直在企业、行业兼职,而且我认为这是教师到企业、行业兼职非常成功的案例。
  除了任教授和上述教师的成功探索,笔者也在企业兼职中逐步成长。2010年春节前一个月,接到一个与企业合作项目——来料加工油箱配件(50套31种约2000件大小不等产品)。据了解,基本没有难度,仅涉及车、铣、钳加工;加工精度不高,公差在1~1.5mm左右;产能也没有问题。既可以锻炼师生,又可以创收,我欣然接收,于是亲自挂帅并组织7名技能大赛参赛师生组成最强阵容,但我们却是仓促而又尴尬地“完成”了任务,其原因如表1所示。虽然在这个项目上我们不是很成功,但在教学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效指导了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除了上述工作,笔者也到校外企业兼职,在一个个项目中锻炼自己,并及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一系列经验教训强化了我的质量意识。在平时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质量体系,在校本教材中植入质量体系内容。针对切屑问题,强化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技能 素养”2S培养模式的研讨,参加省级课题“职业学校‘技能 素养’2S培养模式研究”。参与了企业工艺制定、工艺卡编制与监督工人对已定工艺的实施,形成了强烈的工艺意识和规范化品质,也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并申报了市级课题《创新与“呆板”的校本特色教育》。参与企业人事招聘会,了解到企业对员工更重视素养和可塑性,技能不足可以培训,素质差是坚决不要的,这指导我日后的教学以规范为首、素养为要。参与企业现场改善,了解到“定置管理”——大到液压车,小到螺丝刀都有其固定的位置,这是企业现场5S规范化要求,是企业整洁有序的基础,是企业从细微处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也被引进学校,作为实训管理和对学生实训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在每一个项目中,总能找到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或途径,有些可能仅仅是意识问题,如切屑、毛刺的处理等;有些需要提供环境或文化氛围,如定置管理的“定置”等;有些是需要反复强调和不断考核的,如质量和工艺等。这些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在书本上很难学到或难以有深刻体验的。
  参考文献:
  [1]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2011-12-28).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104094336693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使各位教师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能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然标举现代.又声称体系.就必须是系统的.而不能是封闭的:就必须是多元的.而不能是单一的;就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断裂的:就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人为敌的。
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过于偏重艺术音乐教育,致使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们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潜在本能的现象,本文提出:①音乐教育要唤起人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②让学生自己
福建省首次试点中职优秀毕业生免试入读高职工作.2012年福建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等福建28所高等职业院校将面向114所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免
摘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语汇是民俗语言的活化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民俗语汇对于提高交际能力、学习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民俗语汇的含义、特点、语文教学应用等几方面对民俗语汇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9-02    
现代篮球运动具有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高对抗、快速灵活的特点,进攻向移动进攻方向发展,防守日趋综合多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移动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代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