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消费;内需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及内涵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全文第五条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第十六点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第十七点指出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总结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国内经济大循环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的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总体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资源配置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特别指出:一个国家国内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关键是要完成商品到资本的惊险跳跃,社会总资本这一范畴也只有在运动中才有意义,单个资本是在运动中即在不断地循环和周转中才相互发生关系的。从运动形式来看,都要先后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三种循环;也就是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所以要想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
1、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经济的发展模式,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近几年,中国市场和资源发展的模式已经由原来的两头在外逐渐发展成为依靠国内消费为主的模式,中国经济的自主性显著提高,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研发自主独立性,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强核心科技的自主研发性,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独立性,打开自主品牌的市场,提高国货的质量,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形成强大的内需,最终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2、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我国正处于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继续乘胜追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站在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高度审时度势,深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新冠肺炎肆虐,经济发展受阻,未来任务艰巨的大环境中,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景是光明的,是中国经济顺应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
3、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新冠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甚至受阻,在此环境下,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三、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1、《建议》第十六条指出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对其之前的政治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首先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他的对方。这是因为马克思批判以前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太物化了,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在解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时也必须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人的活动。首先生产直接是消费,个人在生产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耗这种能力。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了对方。
2、《建议》还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及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升。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因此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要完善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党和政府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制定政策时要加大力度扩大内需,在执行时要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3、《建议》第十八条指出要全面促进消费。
(1)创新消费方式。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文化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节能消费、低碳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提高人民预期可支配收入。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从最终用途来看,可以归纳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其中积累基金是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为社会劳动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用来追加生产资金的那部分国民收入。消费基金是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另一部分国民收入,用来满足劳动者个人及社会公共的消费需要。消费基金又分为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简单点解释就是用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和社会福利保障的资金,个人消费基金就是居民自己的收入及其用于家庭的消费支出。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还不高,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个人消费基金占比较大,相反,社会消费基金所占比重则较小,所以应该适当扩大社会消费基金,提高劳动者个人收入,促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人民预期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影响着其消费,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成正比关系,于是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 (3)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消费基金还包括社会保障基金,即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中国养老体系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居民减少消费,将可支配收入转变成银行固定存款,缩小了内需,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4)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恢复有所滞后。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代金券等形式促进人民消费,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条例 ,监督监测商品的质量把好关努力做到使人民消费放心。
(5)科技创新。
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公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构建系统完备科学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
4、拓展投资空间。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5、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领导人会议于15日上午举行,十五国领导人共同见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这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这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實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RPEC不是简单地打开一个市场而是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了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供应链。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两个国家要按绝对优势分工,通过交换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后来,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与他国比没有绝对优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双赢,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共享发展收益。一个民族和国家要想进步,首先必须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万万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中国必须进一步敞开国门,同世界各国开拓竞争共享发展成果,对外开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毫不动摇坚持的基本国策,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东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目标取向[N].经济日报,2020-09-02.
[2李剑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N].经济日报,2020-10-30.
[3]刘鹤.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N].人民日报,2019-11-2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消费;内需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及内涵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全文第五条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第十六点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第十七点指出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总结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国内经济大循环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的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总体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资源配置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特别指出:一个国家国内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关键是要完成商品到资本的惊险跳跃,社会总资本这一范畴也只有在运动中才有意义,单个资本是在运动中即在不断地循环和周转中才相互发生关系的。从运动形式来看,都要先后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三种循环;也就是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所以要想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
1、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经济的发展模式,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近几年,中国市场和资源发展的模式已经由原来的两头在外逐渐发展成为依靠国内消费为主的模式,中国经济的自主性显著提高,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研发自主独立性,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强核心科技的自主研发性,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独立性,打开自主品牌的市场,提高国货的质量,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形成强大的内需,最终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2、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我国正处于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继续乘胜追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站在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高度审时度势,深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新冠肺炎肆虐,经济发展受阻,未来任务艰巨的大环境中,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景是光明的,是中国经济顺应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
3、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新冠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甚至受阻,在此环境下,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三、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1、《建议》第十六条指出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对其之前的政治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首先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他的对方。这是因为马克思批判以前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太物化了,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在解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时也必须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人的活动。首先生产直接是消费,个人在生产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耗这种能力。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了对方。
2、《建议》还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及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升。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因此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要完善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党和政府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制定政策时要加大力度扩大内需,在执行时要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3、《建议》第十八条指出要全面促进消费。
(1)创新消费方式。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文化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节能消费、低碳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提高人民预期可支配收入。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从最终用途来看,可以归纳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其中积累基金是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为社会劳动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用来追加生产资金的那部分国民收入。消费基金是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另一部分国民收入,用来满足劳动者个人及社会公共的消费需要。消费基金又分为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简单点解释就是用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和社会福利保障的资金,个人消费基金就是居民自己的收入及其用于家庭的消费支出。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还不高,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个人消费基金占比较大,相反,社会消费基金所占比重则较小,所以应该适当扩大社会消费基金,提高劳动者个人收入,促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人民预期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影响着其消费,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成正比关系,于是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 (3)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消费基金还包括社会保障基金,即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中国养老体系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居民减少消费,将可支配收入转变成银行固定存款,缩小了内需,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4)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恢复有所滞后。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代金券等形式促进人民消费,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条例 ,监督监测商品的质量把好关努力做到使人民消费放心。
(5)科技创新。
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公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构建系统完备科学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
4、拓展投资空间。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5、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领导人会议于15日上午举行,十五国领导人共同见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这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这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實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RPEC不是简单地打开一个市场而是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了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供应链。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两个国家要按绝对优势分工,通过交换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后来,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与他国比没有绝对优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双赢,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共享发展收益。一个民族和国家要想进步,首先必须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万万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中国必须进一步敞开国门,同世界各国开拓竞争共享发展成果,对外开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毫不动摇坚持的基本国策,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东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目标取向[N].经济日报,2020-09-02.
[2李剑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N].经济日报,2020-10-30.
[3]刘鹤.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N].人民日报,2019-11-2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