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单纯化疗64例,化疗联合TACE 19例,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19例.患者在术后3年内,每3个月来院随访复查1次,3年后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0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102例中行单纯化疗的64例患者,部分缓解15例、稳定22例、进展27例;化疗联合TACE的19例患者,部分缓解6例、稳定9例、进展4例;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的19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胃癌复发死亡者16例,其中局部复发10例、多灶复发6例.102例患者中有8例失访,随访时间9 ~ 149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2~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2%、17.7%、6.8%.其中64例单纯化疗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2~3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5.6%、3.5%、0;19例行化疗联合TACE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6.1%、6.5%、0;19例行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5 ~ 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31.6%、16.8%.联合肝转移癌切除者与单纯化疗和联合TACE者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00,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癌直径、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肝外转移、肝转移癌类型、肝转移癌数目和治疗方式与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预后相关(x2=6.307,7.908,4.375,45.188,18.234,23.9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癌类型和肝转移癌数目是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OR =5.217,3.292,95% CI:1.428 ~2.882,1.054 ~2.514,P<0.05).结论 手术切除肝转移癌仍然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考虑肝转移癌数目和转移癌类型这两个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摘 要】
:
目的 探讨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单纯化疗64例,化疗联合TACE 19例,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19例.患者在术后3年内,每3个月来院随访复查1次,3年后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随访时间截至2013
【机 构】
: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天津
【出 处】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1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基石.由于肿瘤位于食管和胃的结合部,所以对其定义、分型、分期和手术方式都还存在一些争议.Siewert分型是目前认可程度最高的分型方法.对于进展期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癌,其生物学特性和外科治疗方案更接近于食管癌;对于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外科治疗方案更接近于胃癌.而对于早
随着精准外科时代的来临,解剖性肝切除术作为精准肝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广为接受和开展.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比较,解剖性肝切除因其在手术效果、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被深入研究,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呈现多样化态势,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由于肝内胆管黏液性肿瘤(MPIBT)的胆管内存在大量胶冻样黏液,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腹部CT、经皮肝胆管穿刺等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MRCP检查较少用于MPIBT评估肿瘤可切除性.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MPIBT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RCP检查在术前明确MPIBT诊断及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中的作用.肝内胆管不对称性扩张和远离肿瘤的肝内
目的 探讨肛门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应用全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比较无痛结肠镜检查和普通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前行全结肠镜检查的333例肛门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病变患者为病变组(120例),未发现结直肠病变患者为正常组(213例).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及检查方式进行分层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中两种抵钉座置入方式行食管空肠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14例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常规行D2淋巴结清扫,切除全胃后抽取信封(术前按1:1每组各设16个信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信封混合,按手术时间顺序打开信封在术中决定患者分组)将患者分为经口抵钉座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 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
目的 探讨精准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施行精准LSG治疗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患者BMI、并发症情况以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缓解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SG,手术时间为(59±10)min,出血量为(10 ±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5.2±1.1)d.术后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同时或者在6个月内发生的2种或2种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发病率较低.2011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同时合并胃腺癌患者.该例患者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胃镜检查示食管、贲门至胃底多发包块,CT检查示食管中段隆起性包块,食管贲门至胃底管壁增厚,增强扫描见病灶轻度强化.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贲门中分化腺癌.食管基底细胞样鳞
目的 探讨胆道镜治疗肝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肝切除术后治疗方案分为术后胆道镜组(652例患者,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和保守治疗组(589例患者,门诊随访有症状时给予利胆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治疗效果、狭窄解除效果
目的 探讨经右胸-切口入路食管切除重建术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采用经右胸-切口入路食管切除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食管癌患者21例,年龄均〉70岁,PaO2(70-L-9)mmHg(1mmHg=0.133kPa),最大通气量:51%±9%,第1秒肺活量:57%±11%;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14例,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