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阳县地处宁夏六盘山东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残塬区,土地总面积2 528.65 km2。年平均温度7.4~8.5 ℃,降水量350~550 mm。地貌以梁峁沟坡丘陵为主,山多川少,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旱、旱中有涝、涝中有旱”是基本县情。为顺应自然规律,针对2011年全县抗旱工作实际,笔者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变被动为主动,采取各类综合措施,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
12011年旱情分析
1—6月,全县累计降雨量为65.8 mm,其中有效降雨仅为38.5 mm。春季全县5.8万眼水窖蓄水严重不足,据抗旱期间调查统计,蓄水量不足20万m3,较正常年份减少65%,无水水窖数达到了2.9万眼(平均每眼蓄水不足1.5 m2);全县1.2万眼土园井、92眼大口井灌溉机井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出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干涸。据调查,全县12个乡镇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人畜饮水困难,尤其是北部7个乡镇85个行政村0.98万户5.2万口人、3.8万头大家畜、4.2万只羊和65所中小学的2.1万名师生饮水困难。较为严重的是冯庄乡、小岔乡的机关干部和中小学师生1 350人,每天正常运水就需资金380元;罗洼乡机关干部和师生890人从附近群众土园井中运水,每桶(350 kg)3.5元;草庙乡的赵洼、包山、王岔等群众用水十分困难,家中的窖水早已用完,每天用水只能从20 km之外进行运输,1 m3水运到家中需投入的运费高达35元,家中所有成员同洗一盆水,而且是一水多用,严重影响群众的健康。
据农、林、牧部门调查统计表明,全县种植的1.87万hm2冬小麦有6 666.67 hm2翻拆,其余的不同程度减产。旱情严重影响夏秋农作物适时种植,全县抢墒播种的1.33万hm2马铃薯、1.4万hm2地膜玉米、8 000 hm2油料作物,由于受旱严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导致缺株短行,出苗极差。
2抗旱措施
面对旱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春播前及时召开发改、水利等抗旱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抗旱救灾紧急会议,分析了当年的旱情形势,尽快启动了抗旱预案,研究抗旱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应急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面对旱情,县上及时调整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发改、农、林、水、牧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及部门领导包村,乡干部包队的工作机制,明确规定了“旱情不解除、人员不撤除”的抗旱工作制度,确保了抗旱救灾工作的落实。
2.2部门联动,各尽其职
自全县抗旱救灾紧急会议后,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并先后按照预先确定的抗旱办法措施,全力投入抗旱。
(1)农业部门调集种子5 760 t,化肥9 000 t,农膜170 t,压夏增秋,以秋补夏,增加马铃薯、地膜玉米及小秋杂粮种植面积。
(2)林业部门动员群众整修林地1.67 hm2,组织群众对全县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的水平沟进行松翻、锄草、保苗,拉水补植树木50万株,栽植防风树种50万株,发展以金太阳为主的特色经济林34.67 hm2。
(3)畜牧部门投资360万元,购进紫花苜蓿种子300 t,适时翻拆了1.4万hm2紫花苜蓿,并积极与县农行协调,为农民联系养殖贴息贷款65万元,帮助农民购进基础母牛200头,投放仔猪5 000头,建养殖暖棚62栋。
(4)交通部门投资180万元整修公路两侧林带230 km,拉水浇灌栽植树木2.3万株。
(5)水利部门从1月开始给北部严重缺水机关、学校、贫困户送水6 800 t,确保机关职工、学校师生的正常生活,确保缺水区未发生水荒。同时延长了人畜饮水工程供水时间,为群众就近拉水提供方便。在沟道修筑土围堰拦截径流,为抗旱自救提供水源。维修柴配泵50台(套),清淤干支渠135 km,对吴川灌区、庙嘴灌区、红堡副坝灌区等9处灌区进行维修改造,先后对白林、火龙沟、周庄等15处人畜饮水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并开工建设了古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缓解了全县1.5万人的饮水困难。利用仅有的水量灌溉农田面积6 106.67 hm2。
(6)民政部门投入抗旱经费75万元,重点用于地处北部干旱带乡镇严重缺水,且拉水距离在5 km外的3.2万人生活用水补助。农业银行已发放支农贴息贷款8 000万元,用于维持农村正常生活、农业生产。
(7)劳动就业部门联系向上海、深圳、福建等地有关组织,有目的输出劳务人员5.2万人,创收近3.5亿元,实现了“农业损失副业补”的抗旱目标,有力地支援了当地农业生产,缓解了救灾压力。
3成效
2011年全县累计投入抗旱人数5.6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5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52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20辆次,抗旱用电58.2万kW·h,抗旱用油162.5 t,实现抗旱浇灌面积6 106.67 hm2,为孤寡老人、五保户免费送水1 800 t,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31万人和0.23万头(匹)大牲畜。并为北部乡镇机关及中小学校送水5 000 t,解决了干部职工及中小学师生的饮水困难。积极推广新技术,对地膜玉米采取了春季拆膜和冬季覆膜措施,有效保存土壤底墒,秋覆膜6 666.67 hm2,留膜留茬越冬面积1.04万hm2。水利部门对全县34座水库及骨干坝相继下闸蓄水近345.1万m3。据统计,全县5.8万眼水窖,蓄水量达85万m3,确保了冬季人畜饮水安全。
4结语
针对旱情实际,彭阳县抗旱工作早着手、早安排,下一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农业部门完成秋施肥1.9万hm2,秸秆还田9 466.67 hm2,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走避灾农业之路[1-2],发展特色农业2万hm2,设施农业1 466.67 hm2,实现粮食和经济的稳步增长。二是充分利用全县的蓄水设施与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多蓄水,为翌年做好抗旱工作、扩大灌溉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3-4]。三是筹措资金,及时维修供水工程和建设应急抗旱水源。四是加强抗旱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抗旱预案,确保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5参考文献
[1] 周其坤.织金县抗旱救灾工作实践与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99-400.
[2] 苏建伟,刘淑珍.建平县抗旱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65-266.
[3] 张国辉.山西省旱灾成因及抗旱措施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2):65-67.
[4] 张晓霞.宁夏彭阳县旱灾成因分析及抗旱措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5):160-164.
12011年旱情分析
1—6月,全县累计降雨量为65.8 mm,其中有效降雨仅为38.5 mm。春季全县5.8万眼水窖蓄水严重不足,据抗旱期间调查统计,蓄水量不足20万m3,较正常年份减少65%,无水水窖数达到了2.9万眼(平均每眼蓄水不足1.5 m2);全县1.2万眼土园井、92眼大口井灌溉机井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出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干涸。据调查,全县12个乡镇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人畜饮水困难,尤其是北部7个乡镇85个行政村0.98万户5.2万口人、3.8万头大家畜、4.2万只羊和65所中小学的2.1万名师生饮水困难。较为严重的是冯庄乡、小岔乡的机关干部和中小学师生1 350人,每天正常运水就需资金380元;罗洼乡机关干部和师生890人从附近群众土园井中运水,每桶(350 kg)3.5元;草庙乡的赵洼、包山、王岔等群众用水十分困难,家中的窖水早已用完,每天用水只能从20 km之外进行运输,1 m3水运到家中需投入的运费高达35元,家中所有成员同洗一盆水,而且是一水多用,严重影响群众的健康。
据农、林、牧部门调查统计表明,全县种植的1.87万hm2冬小麦有6 666.67 hm2翻拆,其余的不同程度减产。旱情严重影响夏秋农作物适时种植,全县抢墒播种的1.33万hm2马铃薯、1.4万hm2地膜玉米、8 000 hm2油料作物,由于受旱严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导致缺株短行,出苗极差。
2抗旱措施
面对旱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春播前及时召开发改、水利等抗旱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抗旱救灾紧急会议,分析了当年的旱情形势,尽快启动了抗旱预案,研究抗旱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应急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面对旱情,县上及时调整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发改、农、林、水、牧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及部门领导包村,乡干部包队的工作机制,明确规定了“旱情不解除、人员不撤除”的抗旱工作制度,确保了抗旱救灾工作的落实。
2.2部门联动,各尽其职
自全县抗旱救灾紧急会议后,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并先后按照预先确定的抗旱办法措施,全力投入抗旱。
(1)农业部门调集种子5 760 t,化肥9 000 t,农膜170 t,压夏增秋,以秋补夏,增加马铃薯、地膜玉米及小秋杂粮种植面积。
(2)林业部门动员群众整修林地1.67 hm2,组织群众对全县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的水平沟进行松翻、锄草、保苗,拉水补植树木50万株,栽植防风树种50万株,发展以金太阳为主的特色经济林34.67 hm2。
(3)畜牧部门投资360万元,购进紫花苜蓿种子300 t,适时翻拆了1.4万hm2紫花苜蓿,并积极与县农行协调,为农民联系养殖贴息贷款65万元,帮助农民购进基础母牛200头,投放仔猪5 000头,建养殖暖棚62栋。
(4)交通部门投资180万元整修公路两侧林带230 km,拉水浇灌栽植树木2.3万株。
(5)水利部门从1月开始给北部严重缺水机关、学校、贫困户送水6 800 t,确保机关职工、学校师生的正常生活,确保缺水区未发生水荒。同时延长了人畜饮水工程供水时间,为群众就近拉水提供方便。在沟道修筑土围堰拦截径流,为抗旱自救提供水源。维修柴配泵50台(套),清淤干支渠135 km,对吴川灌区、庙嘴灌区、红堡副坝灌区等9处灌区进行维修改造,先后对白林、火龙沟、周庄等15处人畜饮水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并开工建设了古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缓解了全县1.5万人的饮水困难。利用仅有的水量灌溉农田面积6 106.67 hm2。
(6)民政部门投入抗旱经费75万元,重点用于地处北部干旱带乡镇严重缺水,且拉水距离在5 km外的3.2万人生活用水补助。农业银行已发放支农贴息贷款8 000万元,用于维持农村正常生活、农业生产。
(7)劳动就业部门联系向上海、深圳、福建等地有关组织,有目的输出劳务人员5.2万人,创收近3.5亿元,实现了“农业损失副业补”的抗旱目标,有力地支援了当地农业生产,缓解了救灾压力。
3成效
2011年全县累计投入抗旱人数5.6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5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52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20辆次,抗旱用电58.2万kW·h,抗旱用油162.5 t,实现抗旱浇灌面积6 106.67 hm2,为孤寡老人、五保户免费送水1 800 t,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31万人和0.23万头(匹)大牲畜。并为北部乡镇机关及中小学校送水5 000 t,解决了干部职工及中小学师生的饮水困难。积极推广新技术,对地膜玉米采取了春季拆膜和冬季覆膜措施,有效保存土壤底墒,秋覆膜6 666.67 hm2,留膜留茬越冬面积1.04万hm2。水利部门对全县34座水库及骨干坝相继下闸蓄水近345.1万m3。据统计,全县5.8万眼水窖,蓄水量达85万m3,确保了冬季人畜饮水安全。
4结语
针对旱情实际,彭阳县抗旱工作早着手、早安排,下一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农业部门完成秋施肥1.9万hm2,秸秆还田9 466.67 hm2,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走避灾农业之路[1-2],发展特色农业2万hm2,设施农业1 466.67 hm2,实现粮食和经济的稳步增长。二是充分利用全县的蓄水设施与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多蓄水,为翌年做好抗旱工作、扩大灌溉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3-4]。三是筹措资金,及时维修供水工程和建设应急抗旱水源。四是加强抗旱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抗旱预案,确保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5参考文献
[1] 周其坤.织金县抗旱救灾工作实践与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99-400.
[2] 苏建伟,刘淑珍.建平县抗旱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65-266.
[3] 张国辉.山西省旱灾成因及抗旱措施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2):65-67.
[4] 张晓霞.宁夏彭阳县旱灾成因分析及抗旱措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5):160-164.